某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2011-07-03 01:53卢清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6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预防性抗菌

卢清涛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深圳 518111

目前细菌耐药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临床的用药安全[1]。2009年,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2]。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下半年206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下半年外科围手术病历206例,其中男127例,女79例,年龄5~76岁。Ⅰ类切口105例,Ⅱ类切口86例,Ⅲ类切口15例。

1.2 方法

对病例资料按照分析项目逐一录入数据,分析项目包括:①基本资料:手术部位、切口类型、入院天数、入院费用等。②用药情况:抗菌药物选择、使用时机和疗程、抗菌药物用量、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给予评价[3]。

2 结果

2.1 围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情况

在随机抽查的206例围手术病例中有195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占94.66%(195/206)。其中192例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98.46%(192/195);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3例,占1.54%(3/195)。19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共涉及4类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应用最多167例(86.98%),其次为硝基咪唑类52例(27.08%)、克林霉素类11例(5.73%)、大环内酯类4例(2.08%)。因存在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故出现了应用例数大于总例数的情况。

2.2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手术切口类型

192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Ⅰ、Ⅱ、Ⅲ类切口患者分别为 91、86、15例,构成比例分别为 47.40%、44.79%、7.81%。其中11例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均为Ⅰ类切口患者。

2.3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表1)

表1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

2.4 抗菌药物用量分析

笔者所在医院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给药剂量偏大。19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给药剂量基本合理的有135例,占70.31%;给药剂量偏大的有57例,占29.69%。

3 讨论

3.1 预防用药的指征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清洁手术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手术,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才考虑预防用药[4]。本研究所调查的105例I类切口清洁手术中,有11例在围手术期未使用抗菌药物,颅脑手术、骨科手术100%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外科预防性用药如果不论手术大小、性质、切口有无细菌感染,均给予抗菌药物,极易产生耐药菌及二重感染。

3.2 预防用药品种的选择

笔者所在医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共涉及4类,其中头孢菌素类最多,克林霉素一般在对头孢菌素类过敏的情况下才使用,手术期联合使用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符合卫生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的规定,有4例选用抑菌剂大环内酯类,为不合理使用。按照卫生部规定,应根据手术部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患者有无高危因素等综合考虑选择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通常选择头孢菌素,以第1、2代头孢菌素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选用头孢曲松等3代头孢,避免选用超广谱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5]。

3.3 预防用药时间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术前用药,应在术前0.5~2 h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人侵切口细菌的给药浓度,术前未用术后用药属不合理用药,笔者所在医院术前0.5~2 h使用抗菌药物的占97.34%,仅有2.66% 超过2 h用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小于24 h的有29.69%,大于24 h而小于48 h的占59.38%,大于48 h的有10.93%,基本在合理范围内。有文献报道,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超过48 h,非但不能降低切口的感染率,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Ⅰ类切口和Ⅱ类切口术后用药时间分别不应超过24 h和48 h,Ⅲ类切口手术后用药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8 h,少数可延长至3~7 d,本次调查大于48 h的基本为Ⅲ类切口手术。

3.4 预防用药剂量存在偏大的情况

目前在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时,常常出现超大剂量用药的情况,或不论是否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把1 d的剂量1次性给药。在本次调查中,超出说明书剂量范围,预防性给药的占29.69%。

3.5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基本合理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联合,依据手术野污染、可能的污染菌种类与可能的混合菌污染情况而应用,本次调查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中,均为2种联合:头孢菌素类与硝基咪唑类的联合,主要用于阑尾手术和其他腹腔手术,所以这些联用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基本合理,但在选药、用药时间、用药疗程、用药剂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建议切实加大抗菌药物的监控与管理力度,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进行适当干预,以提高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合理性。

[1] 谭颖华.笔者所在医院206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健康天地,2010,4(11):22-23.

[2] 黄凯文,梁锦诗.基层医院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3):1620-1623.

[3] 安新利.我院236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6):2580-2581.

[4] 王乃文,颜耀东,刘茵,等.清洁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26(3):265-267.

[5] 高惠,袁勇,吴凯,等.笔者所在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J].临床医学,2010,23(12):4752-4754.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预防性抗菌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