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习护生实习前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分析*

2011-07-12 08:52崔丽君李姗姗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护生认同感条目

崔丽君,李姗姗,何 剑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人事科,四川 南充 637000)

职业认同感(Professional Self-identity)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1]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是指本科护生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积极看法、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积极心态,被认为是现代护理人才素质的首要组成成分,在素质优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2]本科护生是护理队伍中的后备力量,加强本科护生实习初期的职业认同感研究迫在眉睫。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某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随机抽取本科护生144名,均为女生,年龄21~23岁,为五年制本科护生。

1.2 研究工具

1.2.1 自编一般情况及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年龄、报考高校时护理专业是否为你的第一选择专业、对已在读的专业选择的满意度、谁影响你决定选择自己的专业、选择护理专业的依据、毕业后希望的工作环境、毕业后希望的工作医院等。

1.2.2 职业认同感问卷。

刘玲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问卷[3]为3个维度,5个因子,30个题目,3个维度分别是职业的自我认知、职业的自我体验和职业的自我控制,5个因子分别为职业认知评价(9个条目)、职业社交技能(6个条目)、职业社会支持(6个条目)、职业挫折应对(6个条目)和职业自我反思(3个条目),为5级评分,满分15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越高。因该量表要调查实习护生,所以根据调查对象的变动而对原量表做部分改动。并选取50例实习护生对改动后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做预实验,分半信度、总量表以及各个分量表的α系数高于0.8,表明该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项目区分度较高(高分与低分组比较,P<0.01;条目得分与总分相关在0.7以上);探索性因素分析中提取出5个相同的因子,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结构效度。

1.3 调查方法

2011年6月对两所医院实习满一个月的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对实习护生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护生,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对实习队干部(实习队队长、副队长以及各实习小组组长)进行统一培训后发放问卷,当场让实习同学完成问卷后回收,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回收率为96%。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作一般资料的统计描述,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三样本均数比较用F检验。

2 结果

2.1 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相关情况

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相关情况:75%的护生选择护理是其第一专业志愿;对护理专业的满意度,仅有18.8%的护生对自己所选专业满意;专业选择方面,护生主要是取决于自己、父母或老师等人的综合意见,68.8%的护生是由于护理专业好就业来主导自己的专业选择;对于毕业后对工作地点和医院的选择,62.5%的护生希望到中等城市,87.5%的护生希望在三级医院工作(见表1)。

表1 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相关情况(n=144)

不满意 36 25.0一般 75 52.1满意 27 18.7不知道 6 4.2谁决策你的专业选择自己 48 33.3家长 33 22.9老师 6 4.2亲朋好友 12 8.3综合以上意见 45 31.3选择护理专业的依据适合自己 24 16.7好就业 99 68.8听别人介绍好 6 4.1估计还可以 15 10.4毕业后希望的工作地点大城市 51 35.4中等城市 90 62.5小城市 3 2.1乡镇 0 0毕业后希望的工作医院三级医院 126 87.5二级医院 18 12.5一级医院00

2.2 本科护生实习初期的职业认同感情况

将实习护生职业认同问卷(30条目)得分划分为4组,即总得分为30~60分的为职业认同低分组,61~90分为职业认同水平偏低组,91~120分为认同水平中等组,121~150分为认同水平高分组。[3]144名本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初期的职业认同感以及各因子得分如下(见表2)。

表2 本科护生在实习初期的职业认同状况

2.3 不同状况本科护生实习初期职业认同感的区别

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其职业认同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由自己决定就读护理专业和因适合自己而选择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均明显较高(P<0.05)。本科护生在实习初期对未来就业环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未来工作医院的期望,本科护生大多期望到三甲医院工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状况本科护生在实习初期职业认同总分比较

3 讨论

3.1 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相关情况结果分析

表1显示,大部分本科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前没能很好地自我认识和护理专业认识,没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本科护生在实习初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不高;本科护生对护理行业发展的现状及社会需求认知不足,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认识不清,没认识到一级医院如社区医疗和农村医疗的发展前景。

3.2 本科实习护生实习初期职业认同现状

表2显示,本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初期职业认知评价得分为26.46 ±6.54、职业社会支持为 23.13 ±3.32、职业社会交往技能为19.73 ±3.16、职业挫折应对为22.71 ±3.5、职业自我反思为11.17±2.02,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03.19±13.11,其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这可能表明本科护生在实习前期无法接受与面对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与书本上所学的知识的差异,难以适应护士的角色。部分本科护生觉得护理工作卑微,不能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护理职业的低地位仍然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存在的事实。[4]首先,实习前期的本科护生感觉得不到社会、病人、医生的支持,认为护士就是听医生指挥的,从而影响其职业认同感;其次,本科护生自身因素,如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遇事应对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也影响其职业认同感。[5]

3.3 相关性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3.3.1 本科护生选择护理专业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表3显示,本科护生的择业情况、专业满意度等因素会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认同感不高。因此,培养本科护生对护理行业的热爱显得尤为重要。

3.3.2 本科护生就业环境、工作医院期望情况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本科护生期望到三甲医院工作,但在未来的就业中,本科护生对工作环境及单位的期望不一定能全部得到满足,会出现就业期望与现实有偏差的情况,这在实习初期也会影响其职业认同感。

3.4 对策

3.4.1 提高社会支持。

应当着力改善社会重医疗轻视护理现象,可利用新闻传媒等向社会展示护士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恢复健康、减轻痛苦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3.4.2 尽早地开展职业认知教育。

本科护生即将是临床护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关键群体。因此,在本科护生进入大学后就应该对其开展护士职业认知教育,大学应尽早开设职业认同感的相关课程,积极引导护生正确认识护理职业的重要作用。

3.4.3 加强护生实习期间的教育。

在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初期,借助护生对临床实践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带教老师应给予积极影响,使本科实习护生认识护理行业的社会价值。在选择带教老师时,要选择具有亲和力、生活与工作态度积极、做事严谨、技术操作熟练的老师负责带教,以有利于促进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提高其职业认同。

3.4.4 重视就业指导。

要加强本科护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护生保持积极心态,培养护生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学校的就业指导还应包括就业政策导向以及与之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

[1]胡蕴绮,仇瑶琴,胡再平.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47 -49.

[2]张晓英,潘佩珍,冯泽霞,等.护理本科生专业思想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06,5(4):60.

[3]刘玲.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及其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9.

[4]张春梅,朱慧芬,缪芳芳,等.国外护士职业认同的研究及启示[J].护理学报,2009,16(22):4 -6.

[5]江陆平,王红霞,李丹琳.论护士职业角色的发展与人格特质的定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94 -395.

猜你喜欢
护生认同感条目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