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32例

2011-07-12 08:29韩宝华王文会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3科咸阳712083
陕西中医 2011年11期
关键词:气虚益气血瘀

董 静 韩宝华 王文会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 3科 (咸阳 712083)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亦称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患的终末期表现。临床病死率高,治疗棘手,是临床医学重点研究的难题之一。西药治疗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因毒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理论不断创新,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有诸如毒副作用少、疗效持久等优点。笔者采用益气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观察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2009年 12月~ 2011年 5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 62例患者,经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组32例,及对照组 30例。 气虚血瘀组 32例,其中男性 18例,女性 14例,年龄 40~ 70岁 ,病程 5个月~ 5年,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性 17例,女性 13例,年龄 40~ 70岁 ,病程 4.6个月~5.3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无显着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 Framingham[1]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标准[2]属于 II~IV级;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

治疗方法 依据《内科学》“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1]两组均予利尿剂、洋地黄、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活血化瘀方及参附注射液。加味活血化瘀方药组成(均采用中药煎剂):丹参 15 g,当归、赤芍、川芎各 10 g,红花、炙甘草各 6 g。每日 1剂,分 2次温水冲服。参附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43116)30m L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静滴,每日 1次,两组疗程均为 14d。

监测指标:心功能分级:按 NYHA[3]标准。 I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飞利浦iE33)利用辛普森法测定其治疗前后(15d内)左室射血分数(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显效: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或消失,心功能改善 2级者;有效:症状、体征减轻,心功能提高 1级而不足 2级者;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心功能提高不足 1级者;恶化:心功能恶化 1级或 1级以上。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及 EF%、FS%比较,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 EF%、FS%比较(±s)

表2 两组 EF%、FS%比较(±s)

注:经统计学方法分析,△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

治疗组32 41.17± 13.8761.22± 14.21△ 20.92± 3.6128.33± 2.93△对照组30 40.87± 14.1550.12± 13.56△ 20.56± 2.5824.26± 2.98△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涉及中医学“心悸”、“喘证”、“水肿”、“心水”等范畴。 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水停是CHF病机演变的基本规律。尽管瘀、水之邪在 CH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心气虚衰总为发生的最直接因素。CHF的基本病理以气虚为本,血瘀、水泛为标。所以,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浊、水饮居多,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4,5]。我们分析 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充血性 CHF患者的多为中医证型气虚血瘀。因此,CHF的治疗应以益气活血为大法。采用在西药的基础上使用参附注射液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参附注射液以益气温养为主,而自拟的活血化瘀方是近年来经验的总结方,亦是在经方血府逐瘀汤上的加减用方,联合两者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辨证属气虚血瘀证者。其中人参、附子以益气温阳,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祛瘀而不伤正,而用大辛大热的附子,使肾阳得复,气化得行;活血化瘀方中当归、川芎补血、活血,赤芍、红花活血化瘀消散心络凝瘀,丹参活血化瘀,通利血脉,全方同用,可达到活血化瘀、通利血脉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液,为红参、黑附片提取物的制剂,主要成分以人参总皂苷、乌头类生物碱为主,实验研究其有参附注射液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射血分数,增加心排量的作用[6]。而活血化瘀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等有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血管重构等作用有关。而本研究中结合联合参附注射液及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表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温阳活血法,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机体状况,改善心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提示益气活血法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但是由于本研究病例样本较少,研究有待更深层次的探讨。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 [M].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169-173.

[2]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9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 1辑 )[M].1993:58.

[4] 李玉梅,姜水印 ,卫洪昌.病证结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本证型演变规律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7(4):611.

[5] 张莉莉,华新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2(3):158.

[6] 李家邦.中医学 [M].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185.

猜你喜欢
气虚益气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