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唑锌防治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试验

2011-07-31 03:30董慧颖范永强张永涛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噻唑叶斑病悬浮剂

冷 鹏,董慧颖,范永强,张永涛,刘 林

(1.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临沂 276012;2.莒南县壮岗镇农技站,山东 莒南 276600)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几年在我国北方有日趋严重之势。番茄染病后,植株发育迟缓.果实膨大受阻或幼果开裂,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病果不耐贮藏,容易腐烂。为此,在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发生较重的设施大棚中进行药剂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太平镇番茄大棚进行。试验田有5年番茄种植史,土壤 pH为5.6,属冲积砂壤土,地势平坦,肥力较强,排水方便,灌溉水为地下水,常年干旱严重,其他管理正常。试验前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发生较重。

供试药剂为20%噻唑锌悬浮剂(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为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和可杀得(市购)。

1.2 处理

试验设20%噻唑锌悬浮剂300倍,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可杀得800倍及等量清水对照,共4个处理。用液量675 kg·hm-2。

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重复3次。

2008年3月18日用药,用药前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处发生后期。

1.3 调查项目

药前调查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发生程度,药后7,14 d调查防效。目测各处理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后7 d防效

从表1可看出,20%噻唑锌悬浮剂300倍处理防效为50.0%,可杀得800倍处理防效为16.7%,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处理防效为20.8%。

表1 各处理的病指及防效

2.2 药后14 d防效

20%噻唑锌悬浮剂300倍处理防效为67.5%,可杀得800倍处理防效为35.2%,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处理防效为37.3%。

2.3 药后药害情况

药后各处理番茄生长正常,没有发现药害现象。

3 小结

噻唑锌对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噻唑锌防效为50.0%,可杀得防效为16.7%,叶枯唑防效为20.8%;药后14 d,噻唑锌药效为67.5%,对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番茄均不产生药害,可杀得防效为35.2%,叶枯唑防效为37.3%。因试验地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为发生后期,各种药剂防治效果均低于一般水平。因此,建议在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发生初期(3月初)进行试验验证药效。

猜你喜欢
噻唑叶斑病悬浮剂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头孢噻肟钠中2-巯基苯并噻唑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测定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反应液中的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
头孢唑肟钠的生产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