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中西融合创作观的艺术特征探析

2011-08-15 00:47唐清华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四川广安638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4期
关键词:林风眠中西线条

唐清华 (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四川广安 638000)

一、林风眠中西融合创作观形成的原因和背景

1900年,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民间手工艺家庭,家乡美丽的山水一直熏陶着他的成长,五岁的时候开始临摹传统绘画,显露出过人的艺术天赋和浓厚的兴趣,后来考入了梅州中学,受到了老师梁伯聪的器重,并且接受了严格的国画基础训练。当时很多外国的绘画给林风眠很大的启示,在老师的鼓励下,林风眠中学毕业后,来到了当时的艺术中心巴黎,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涯。在法国第戎美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关照下,林风眠的绘画技法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林风眠艺术生涯发生转折的事情在于,杨西斯院长向他深刻指出了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于是林风眠重新审视自己,在老师的启发下开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他走出了画室,重新追求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看到很多艺术流派都从东方、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之后,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更有责任和义务探求东方和西方绘画的融合,走一条创新中国绘画的道路。

二、林风眠中西融合创作观的艺术特征

1.绘画精神

林风眠认为,当时的中国之所以落后和混乱,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情感的不平衡,要想解决这种不平衡,则要大力的普及绘画这种高雅的艺术,用富含艺术特征和积极情感的美术作品来平衡人们的情绪,抚慰心灵,振奋精神,整个社会就会处于一个和平的状态。鉴于中国艺术发展的落后,只有通过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创作、艺术表达等精神和方法,才能发展本国的艺术,这是林风眠中心融合的初衷。抱着这样的一个目标,他从法国归来后,在和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进行了交流之后,先后出任两所美术学院的院长,明确的提出来美育的宗旨,秉承蔡元培兼容并蓄的教育思想,聘请多位不同风格的名家教授学生,1927年,他组织召开了北京艺术大会,提出了为人生而艺术的口号,触犯了当时的政局,面临着被逮捕的危险,后来得益于张学良将军的庇护才幸免入监狱。之后蔡元培又聘请他为民国政府艺术教育委员会的委员,继续进行着他为艺术而战的决心。同时他也在深刻思索着艺术本身的发展,形成了两点重要的理论,一个是以艺术创作出情感和理智的平衡,一个是东方情感表现和西方艺术形式互补的关系。在《致全国艺术界书》中明确表达出了这种融合,并把这种绘画“融合”论上升为“时代性,民族性,个性。”把绘画现代化的“融合”论推向了新的高度,从而形成了林风眠完整的“融合”论体系。使绘画“融合”论一开始就能够高屋建瓴的站立在哲学的高度上,为绘画论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2.绘画语言

在构图上,中国传统绘画不是立轴就是横轴,似乎形成了一个不变的传统,但是林风眠却对此进行了变革。他首次运用了方形的构图,认为这种构图更具有现代艺术的特征,能够让表现的对象更为突出,有一种单纯、明朗的艺术效果。他运用中心式、特写式、散列式、均衡式等方法,苦心经营着他的构图,呈现出一种安静的、淡雅的美感,具有典型的东方趣味。在用色上,他受岭南画派领军人物高剑父的影响,用于打破中国画中重墨色轻颜色的传统,综合西方画派中表现主义的理念,强调原色的运用,突出色彩的质感,以更好地进行情感的表现,从而使作品有一种强烈的象征意味。比如他创造的墨色融合法,在色彩中掺入少量的墨色,墨中有色,色中有墨,既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又是西方的风景画。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悠远和飘渺淡雅,又有西方画中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线条中,林风眠很早的时候就深刻的认识到,中国传统画中对于线条的严格界定和限制,严重制约了水墨画流畅本性的发挥,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线条都是飘逸流动的,他从中国的壁画和青花瓷中找到了灵感,创造出一种温润、流畅的线条,充分融合了西方绘画中的速写,外国画家在评价林风眠的画时强调,他的线条疾速而有力度,以闪电一样的速度,在纸上留下摄人心魂的画面。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他对中国画中的线条进行了大量的改造,但是中国画用线强烈的情感表现却被他完美的继承下来,这又反映了他传统的一个方面。

3.绘画情感

如果说构图、色彩、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是林风眠在技术层面的融合,那么这远远不是他这种创新和融合的全部,我们现在看到他的作品,那种怦然心动,继而产生强大的情感共鸣,远不是紧靠绘画语言所能表达完全的,而是源于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情感。在艺术面前,他更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他。从绘画之外的层面来说,从年轻时候远渡重洋来到异国他乡,就保定了用艺术救国的信念,他始终牢记着艺术家的责任,认为艺术家是人类健康情绪的引导人,力求把自己领略到的美感特征都传达给所有人。在绘画中,他强调一种理性的思考,认为艺术的伟大就在于这是一种理性和感情平衡的结果,特别是对中国画中意境的推崇,在他的画中,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全部写实,也不是毫无边际的情感宣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而表现出的一种特别的韵味,不管是山的雄浑还是水的灵动,不管是花的娇艳还是叶的灵动,都是一种热情、积极的情感传递,让观众不知不觉地就走进了他所营造的艺术世界。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艺术的熏陶,这也正是他的成功性的一种体现。

三、林风眠中西融合创作观的历史意义

20世纪的中国艺术始终都在摸索中前进着,中国绘画也是如此,具有深远眼光的仁人志士都把眼光投向了国外,积极的对西方艺术进行吸收和借鉴,林风眠就是其中的领军人物。这种创新和探索,对于今后一百年的中国绘画,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

1.林风眠“中西融合”的现实意义

这里的现实意义主要是从绘画本身来说的,作为中西融会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他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的绘画技法,身体力行,创作出了一大批既有东方神韵,又有西方精髓的作品。这种兼容并蓄的先进创作观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整个世界的绘画创作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这一点上来讲,林风眠不愧是一代宗师。

2.林风眠“中西融合”的当代价值

21世纪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世界本身就处于一个整体的联系中,要想创作出既有本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准的作品,只有坚定不移的走中西融合的道路,任何保守都是一种固步自封。林风眠无疑是这种创作理念的奠基者。在具体的创作技法中,诸如构图、色彩、线条等绘画要素,林风眠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综上所述,林风眠先生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扛鼎巨将,一生致力于用西方现代艺术观点改造中国艺术,一方面又将中国传统绘画的优秀质素与之相结合,创造了融合中西艺术的精髓的现代绘画,给后来的创作者以极大的启示。 “融合中西”艺术是林风眠对传统中国画要获得振兴,提出的一种假设,指出的一条出路,作出的一种预言。事实证明,这些假设、语言,对我们今天的中国画研究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必将有利于未来美术的良性发展,并给民族文化的新生奠定雄厚的基础。

[1]朱朴.《林风眠艺术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卢辅圣.融会中西的探索[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版.

[3]郑朝《林风眠研究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4]郎绍君.林风眠[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猜你喜欢
林风眠中西线条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林风眠《静物·瓶花》
蒙古族风格合唱艺术的中西融合与创新
线条之美
林风眠——孤独的灵魂,沉郁的浪漫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精致线条
赵无极救恩师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理解彼此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