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专业泛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1-08-15 00:45李在辉
大家 2011年9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学效果教材

李在辉

浅析英语专业泛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李在辉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知识输入来源,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学习背景知识是泛读课程的培养目标,但目前在泛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不容忽视。笔者认为泛读教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将从泛读教学中存在的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材的选用及教学效果评估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试作一些探讨

英语专业 泛读课程 教学理论

引言

泛读是一门为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每周二个学时,为期二年。其开设的目的是旨在通过阅读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快阅读速度,从而提高获取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扩大词汇量,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向来是泛读课程的重要任务与努力的目标。

1 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的英语泛读课程存在教材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结构松散、师生缺乏交流、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等问题。另外,学生词汇量不足,理解不通畅,阅读速度太慢,课外阅读量少,生词过多,总查字典,汉语式的思维模式等等都影响到其对阅读的兴趣。而且传统的“泛读精讲”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依赖性和随意性较强,缺乏动力与持久力。学生在课上不是通过主动的读,而是通过被动的听来理解文章。所以即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2 教学理论

对英语泛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不少学者都已经觉察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怎样使泛读课名符其实,达到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是英语界多数学者专家们一直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了许多新颖的阅读教学理念,它们均对英语专业的阅读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下几方面:1图式理论2任务型教学理论3建构主义理论4内容依托理论。

3 泛读的教与学

如何根据正确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与宽松的阅读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英文综合素养,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3.1 教

泛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教授学生阅读方法,侧重各项阅读技能的训练,努力引导学生养成组视阅读,集中关键词阅读,抓主题句阅读,利用词缀和上下文推测词义阅读以及用英语思维阅读等良好习惯。在处理课文时,应着眼于宏观上的理解。宏观分析,从篇章的主题意义入手,分析篇章的整体结构、行文线索及段落中的主题句。微观结构分析,不能忽视一些重点词及复杂句子结构的分析。补足背景知识理清文章脉络,寻找文章的重要信息,抓住文章段落的中心思想,这就是处理课文的统观法(Global Approach)

3.2 学

在泛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泛读课程的教学目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行理解,讲解为辅,理解反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居于从属地位,学生才应该是主导者,居于主要地位。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引导的模式,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宏观监控并适时调整

3.3 教材的选择

阅读教材的适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而大多数泛读教材的编写只强调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材过于强调知识性,而忽略趣味性,导致教材内容枯燥乏味,有些教材偏难,教师只好当做半精读处理。材料阅读本身可能起不到应有的训练作用。

在泛读课中导入英美文学作品和相关背景知识的阅读,导入语言字特别是语用学研究方面的阅读,导入实际英语应用方面,导入英语报刊杂志阅读,要让学生在感受英语文学的魅力与享受文学阅读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思辨能力。

3.4 效果评估

阅读的效果很难评估,是英语泛读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很难通过一篇文章的测试来衡量一个人真正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因此,考试机制落后,试卷的随意性太大成为阅读考试所要面对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选,教师要在选材上把握住学生的兴趣,其次,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评估中来,例如进行课前背景资料的收集,课内讨论,课外总结概要等,并随时进行收评,测验:正误,选择,综合,回答等等。

语言的习得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人根据己有的语言材料,文化知识和逻辑不断推测和纠正的过程,它需要反复大量长期地刺激和强化,因此,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管中窥豹,必须安排其它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进行广泛的阅读,循序渐进,并采用读书报告,阅读日志,自我监督和监测阅读进度和速度等形式。

4 结论

泛读一直是令师生都头痛的一门课,因为它即不象翻译课或文学课那么单纯明确,又不象精读课那样面面俱到,以何种方法来讲授泛读课是一直以来高校英语工作者们探讨的话题,但是,其实用什么样的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正所谓教无定法,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进行逐句逐词解释的死板模式,善于利用网络辅助,并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1]谭静,CBI教学理念简述及主题模式在“泛读教程”中的运用, 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2]汤红,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任务型教学模式探索,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27)

[3]郁敏,英语泛读教学中的错位与重新定位,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3)

[4]翟颖璐,任务教学法在英语专业泛读教学中的应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 (16)

李在辉(1967—),男,四川蓬溪人,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李在辉 (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四川 成都 610041)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教学效果教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教材精读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