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漫谈

2011-08-15 00:45李兰中
大家 2011年9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李兰中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漫谈

李兰中

继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后,“思想政治教育”再度成为各地高校的校园 “热词”。 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感触颇多。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渐渐深入,高校校园的围墙变得越来越矮,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也日益频繁。如今的大学生,随着参与社会发展意识的逐渐增强,面临社会上的诱惑,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学生在对一些问题上的看法上也表现出非理性常态。这就对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新时期的辅导员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绝大多数人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目光远大、积极向上,对党和政府的领导、对国家的前途高度认同,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认同,对改革开放高度认同。同时,他们也以较高的责任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思想上注重修养,知识上注重积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人在逐渐增多。但是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是责任意识不强

学生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从刚进大学时的意气风发,到进而产生迷茫,把学习的目的定位在如何在将来找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上,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非常看重个人利益。

(二)、是自我控制能力不高

面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日渐提高,大学生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在行动上的自我践行能力比较弱,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三)、是集体观念弱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了学生的自主观念和竞争意识,使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合理利益,重视培养自身能力和树立竞争意识。然而,由于集体观念淡化,不少学生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只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而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急待加强。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是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程式化,一般是由主管学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院长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学生处指定具体方案,由辅导员具体实施,而授课教师、一般部门干部职工却没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在教育方法上也是管理的多,教育的少;批评教育的多,自我教育的少;单纯说教的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这种形式已不适应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作为学院领导应该摆正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位置,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大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准确定位辅导员的职责。辅导员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不要让他们老是扮演“办事员”“勤杂工”的角色。要严格准入机制,提倡辅导员入口专业化;狠抓辅导员岗前培训,把教育、心理、管理知识作为必学内容;要为辅导员培训提高创造条件,真正使他们干事有平台、工作有条件、发展有空间;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强调强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管理教育中,我们常说要做到“以人为本”,那么何为“以人为本”?笔者认为,首先,应尊重学生。每个人都有尊严和自我。这种自我的重要特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敬。任何一种外界不良的影响都可能或多或少地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心。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有可能进行消极反抗。这种反抗的行为,即使不表现出来,也可能埋藏在内心深处里,这对教育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其次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需求。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工具的广泛使用,学生的信息量和知识视野很开阔,思想变化也很快。

(三)、是思想教育工作者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

课余时间,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深入宿舍看看他们,了解他们每天的生活和学习,深入班级参加各项活动,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辅导员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时刻就生活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进行朋友似的谈心,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排忧解难,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惑。《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学生的一面镜子,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都将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并对其产生深远影响。这就需要辅导员自身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要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学生家长。

作为一个辅导员,不但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做依托,随时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不只是学业上更主要是思想上,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都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习。尤其是大学生自身生活习惯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为了更好的接近大学生,进而走进他们的内心,辅导员需要在生活习惯上与大学生相融合,也要习惯使用校内网、bbs、短信平台、qq群、飞信等交流方式,这样才能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融入学生群体,赢得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信任。

李兰中(1969—)男,河北威县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任职于邢台学院,主要从事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

李兰中 邢台学院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