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隐喻”作为一种策略

2011-08-15 00:42沈嘉达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名作欣赏 2011年6期
关键词:秦腔白雪贾平凹

⊙沈嘉达[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

《秦腔》“:隐喻”作为一种策略

⊙沈嘉达[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

“隐喻”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中得到了有效的运用。贾平凹善于借助自然物象来隐喻作品中的人物及其情绪,此外,穿插于小说中“秦腔”本身也构成了隐喻——秦腔的溃败,隐喻着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彻底陷落。当然,隐喻的使用,离不开读者的想象。

《秦腔》 隐喻 意象 想象 策略

有人考证,“隐喻”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宋代。陈 《文则》谓隐喻“其文虽晦,义则可寻”①,已经表述了“隐喻”的基本特征——文“晦”而义“可寻”。何以文“晦”?因为隐喻最初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并不是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何以义“可寻”?因为隐喻还是借助于喻体来表达,故“有章可循”。

在西方,关于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修辞术》把隐喻界定在词汇层面,认为“词分普通词、外来词、隐喻词、装饰词、创新词、延伸词、缩略词和变体词”,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就变成了隐喻词。②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正统的诗歌,其语言所具有的意象性、模糊性、多义性和读者接受时的独特个性,决定了诗歌写作过程中隐喻的被广泛使用和多元化理解。李商隐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常常以自然界的风花雪月、香草树木和日常生活中的灯镜琴瑟以及非现实的神话传说等,作为自己诗歌的喻体,进行忧伤、迷惘的情绪表达,例如《锦瑟》《嫦娥》等。如果再往前延伸,屈原《楚辞》乃至更早的《诗经》中,关于香草美人等的表达,都属于隐喻。

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雪莱和柯勒律治看来,隐喻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语言的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③从此以后,人们不再视隐喻为单纯的修辞现象,而是把它看成一种心理行为和精神行为,看成是以彼类事物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④莱考夫(G.Lakoff)和约翰逊(M.Johnson)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也说:“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⑤苏珊·桑塔格甚至说:“没有隐喻,一个人就不能进行思考。”⑥尼采亦谓:“没有隐喻,就没有真正的表达和真正的认识。”⑦由此可见一斑。

意象是隐喻语言的最基本单位。韦勒克与沃伦合作的《文学理论》指出:“意象可以作为一种描述存在,或者也可以作为一种隐喻存在。”⑧实际上,隐喻的最终实现与受众的理解感受,都离不开具体的意象。因为,隐喻的形成并不是临空蹈虚,它总是借助于具象,在作者主观感情的刺激下产生的。一句话,“意象通过隐喻或者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就隐喻而言,意象既是其表现的对象,同时也往往是运作的依据。”⑨

考察贾平凹的《秦腔》,其隐喻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用某些自然物象(意象)来隐喻作品中的人物及其情绪。

我听不懂他说话的意思,看着他走过了,问:“天礼伯,你不是到省城去了吗,咋又回来啦?”夏天礼说:“……我坐夏风的车回来的。”夏风也回来啦?我不愿意见到夏风,抬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土,钻进小巷回到我的家。那个傍晚天上有火烧云,染坊里的叫驴叫了一个时辰。⑩

这里,“火烧云”、“叫驴”既是意象,又是隐喻。小说中,“我”(张引生)爱上了夏风的妻子白雪,并因此自残其根(生殖器)。可以说,“我”对白雪的爱深入骨髓。而白雪偏偏是他人(夏风)的妻子!而这个人对白雪及其秦腔事业却是如此地不屑一顾。这样,夏风无论是在人的自然属性还是在社会属性上面,都构成了与张引生的两极对立。所以,当夏风从省城归来之时,也就是张引生“遇难”之日。从这个层面上讲,那个傍晚天上的火烧云,既是自然界的天象,更是张引生的心理反应——火烧火燎。染坊里的叫驴在自然求偶嘶叫,而在张引生看来,他亦无以表达对白雪的深爱,有爱不能言,即便言之也注定没有结果,所以这天晚上他就像“叫驴”一样徒唤奈何。这,正成了一段隐喻。

我们再看:

等候了两个小时,君亭并没有领了县长来。四婶要夏天智吃饭,夏天智不吃,说正吃着客人来了多难看,再者,县长既然能来看脸谱马勺,肯定是个秦腔迷,秦腔迷遇着秦腔迷能不唱几句,吃饱了饭就唱不成了。又说:“白雪不在,秦安又病了,那就把上善找来,上善还能唱一段《下河东》的。”四婶说:“你平日架子端着,县长一来就轻狂成啥了?”老两口致了气,不再说话。夏天智坐在椅上看着太阳从屋檐上跌下来,又从台阶上落在院子,君亭还没有领县长来,就怀疑是翠翠说谎了。……夸的一声,院门被撞开,君亭和摩托车就倒在门口。夏天智忙放下碗,说:“来了!”跑到门口,抬头望巷中,巷中没人,一只鸡昂头斜身走过。

对于作为夏风父亲的秦腔迷、从前的小学校长夏天智来说,林县长的即将到来就是夏家的一件盛事。这意味着他的“弘扬民族文化”、坚持传统道德伦理得到了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因此,听说年轻的县长要来看他的脸谱马勺,夏天智先是理发(还埋怨别人没有理好),后是让四婶“把院子扫扫,把夏风的小房内整理好,让县长来了到夏风的新屋坐,那里家具新,显得光亮”;再就是把新画的马勺全摆出来,又把颜料和画笔也摆好,然后坐在椅子上等候。这是何等的慎重、认真呀!可就是如此,亲口答应过来的林县长并没有来!而君亭却喝高了酒,也没有及时来通知此事,这就害得夏天智一直盼到天黑。满怀希望的夏天智听见门响,“跑到门口”,所见到的不是他以之为“同道”的林县长,而是一只“昂头斜身走过”的鸡!这里,“昂头斜身”的鸡就被作者赋予了浓郁的隐喻色彩,让读者对夏天智的失望之情、作者对作为官场中人的林县长的戏谑之意有了全新的感受。其落脚点,离不开的就是意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贾平凹所使用的都是生活中的日常具象,信手拈来,别具风味,读之忍俊不禁又耐人寻味。

《秦腔》中隐喻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利用地方剧种“秦腔”做隐喻。关于秦腔,书中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秦腔,又名秦声,是我国最早形成于秦地的一种梆子声腔剧种……板路和彩腔均有欢音、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欢音腔刚健有力。

书中夏天智是个不折不扣的秦腔迷。他何以如此喜爱秦腔?

夏天智(对县秦腔剧团王老师)说:“秦腔艺术依然是神圣的,老师,你可以吃肉,你可以喝酒,你可以说吃蔬菜吃水果,但米和面谁离得了。离不了的!清风街的陈星就唱流行歌,我就不爱听,一听秦腔我这浑身上下、骨头缝里,都是舒坦。我之所以画秦腔脸谱,就是爱么,清风街许多人不理解,说画那干啥呀,干啥呀?不懂秦腔你还算秦人!秦人没了秦腔,那就是羊肉不膻,鱼肉不腥!”

由此可见,秦腔不是一种单纯的地方剧种,在秦腔中灌注了秦人的文化精神、血脉根系。“秦腔是《秦腔》的魂脉”,“它构成小说、小说中的生活、小说中的人物所共有的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质地。”⑪

在《秦腔》中,设置了这样几对关系:一是让热爱秦腔的剧团演员白雪与身居省城鄙夷秦腔的著名作家夏风形成比照;二是痴迷秦腔终日画着秦腔马勺脸谱的小学校长与如今在清风街颇有青年人人缘的流行歌手、外来户陈星作时代比照;三是以秦腔剧团做官样文章、利用夏风作跳板的前秦腔剧团团长夏中星,以其言行思维与曾经的秦腔剧团红人、现在的落魄者邱老师、王老师等作比对。这样的设置,就使得秦腔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地方剧种,更是人物命运沉浮的寄托物,还是时代变化的见证者。实际上,正如张引生所言:“秦腔是你在苦的时候越唱越苦,你在乐的时候越唱越欢的家伙。”贾平凹有意在不时穿插秦腔戏谱与内容的文字中,注入作者的主观情绪。这样,作为个体来说,秦腔的出现,隐喻着个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就全书来说,秦腔的衰落,白雪和夏风的婚姻落败,夏天智患上不治之症(胃癌)等——作为一种整体隐喻,又预示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传统文化不可逆转的衰败命运。贾平凹的夫子自道可以作证:“我之所以把这部小说叫《秦腔》,其中也写到了秦腔,秦腔是地方戏曲,而别的戏曲没有叫腔的。秦腔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秦人之腔。文章所写的作为戏曲的秦腔,它的衰败是注定的,传统文化的衰败也是注定的。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种衰败中的挣扎,是生命透着凉气。”⑫

以夏天智为例。夏天智是清风街的体面人物,他当过小学校长,培养出了文化名人、著名作家夏风;不光如此,夏天智有了县秦腔剧团当演员、清风街上人见人爱数一数二的漂亮而贤惠的儿媳妇白雪,应该说他的一家——用医生赵宏声的话说就是——“把半个天光要罩啦”,他该是“功德圆满”了吧?然而,我们看到,在为夏风和白雪结婚操办喜宴之时,院门口上贴着赵宏声撰写的一副对联,颇有意味。对联曰:不破坏焉能进步,大冲突才有感情。这既是对夏风与白雪其后婚姻“大冲突”的预言,更是清风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传统沦落的点睛之笔!社会在不可逆转地“进步”,以夏天智为首的传统道德坚守者正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这时——

夏天智脸上放光,说:“热闹,热闹!我再给大伙放段戏!”又从卧屋取了个台式收音机,拧了半会儿,正巧播放着秦腔曲牌。音乐一起,满院子都是刮来的风和漫来的水,我真不知道那阵我是怎么啦,喉咙痒得就想唱,也不知道怎么就唱:眼看着你起高楼,眼看着你酬宾宴,眼看着楼塌了……我唱着,大家就看我,说:“这疯子,这疯子!”

这马上让我们想起了《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的歌词《聪明累》。其曰: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事实正是如此,此时的繁华与热闹,终抵不过世事的变幻。夏天智在经历儿子与儿媳妇闹离婚、生下没屁眼孙女这个“怪胎”、自费出版秦腔脸谱被儿子嘲笑之后,在收音机偶尔播放的秦腔声中颓然逝去。夏天智的死及秦腔的溃败,隐喻着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彻底陷落。

隐喻的完成与实现,总离不开受众的想象。隐喻建立在意象之上,而其超越意象之处也正在此。意象本身可以是自足的,而隐喻的实现却必须是借助于读者的想象,由此及彼,方得以实现。如果是一朵单纯的花,开得再艳,也只是一朵花,只是一介具象而已;而如果由花及人及女人及美丽女人,这借助于想象,便是隐喻。

理查兹认为:要决定某词是否用作了隐喻,可以通过确定它是否提供了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并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包容性的意义。如果我们无法分出本体与喻体,我们就可暂时认为该词用的是它的原义。如果我们能分出至少两种互相作用的意义,那我们就说它是隐喻。⑬在理查兹看来,隐喻语言的张力构成取决于两种要素:一是要旨与媒质之间要构成暗示关系,二是两者之间应产生足够激发生命激情的召唤力。⑭无论是隐喻的预设还是隐喻在读者层面的实现,都需要在要旨与媒质之间建立可以想象的关联。缺少了想象这种可能性,隐喻便难以完成。

白路毕竟是白路,他如果不牵涉赔偿的纠纷,死了也就死了,村人会说“白路死了”,或者再说:“娃可惜,花骨朵没开哩。”

白雪的侄儿白路本在李英民的建筑队当小工,出了事故被砸死了,白家可怜兮兮只得到六千元的赔偿,便草草将年纪轻轻的白路下葬。人生有如花开花谢,只是年轻的白路还没有结婚没有成人,所以让人感叹“花骨朵没开”便已凋谢。这里反映的是,清风街上的农人对生命的漠视和无奈。就白路与花来说,借助于想象,构建起了可以理解的隐喻关联。

竹青回来,给夏天义说了,夏天义责怪为啥不当场让丁霸槽把偷搭的电线取了?竹青说:“他要交钱那也行么。”夏天义说:“你等着他哪年哪月把钱交给你呀?!砖厂放任自流,电费收不上来,你们都这么软,清风街的工作牛年马月能搞好?”竹青见夏天义说话蹭,就说:“爹,这话你最好少说,君亭在任上,他当猫的知道怎么逮老鼠。”夏天义说:“现在老鼠都养猫了!”

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在从前是鱼与水,其后便是领导与被领导,再往后便是——在小说中——猫和老鼠的关系。奇怪的是,即便是正常的猫和老鼠,伦理层次自在分明。而清风街上,现在已经是猫鼠不分,甚至是猫鼠一家。这样,刚直不阿的夏天义自然看不惯,愤愤然以之为“老鼠养猫”,何等形象生动!

① 陈 .文则[A].郑奠,谭全基.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②③ 张少云.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J].修辞学习,2003,(02).

④ 鲍红.李商隐诗中的隐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⑤⑬ 束定芳.理查兹的隐喻理论[J].外语研究.1997,(03).

⑥ 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83.

⑦ 尼采.哲学与真理:尼采1872-1876年笔记选[M].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77.

⑧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203.

⑨ 朱全国.隐喻与意象[J].求索,2007,(10).

⑩贾平凹.秦腔[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下同)

⑪肖云儒.《秦腔》:贾平凹的新变[J].小说评论,2005,(04).

⑫ 贾平凹.三月问答[J].美文,2005,(03).

⑭ 仲文.论诗歌语言的隐喻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06).

本文为鄂教思政“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 者:沈嘉达,黄冈师范学院党委委员,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

编 辑:钱 丛 E-mail:qiancong0818@126.com

猜你喜欢
秦腔白雪贾平凹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白雪彤 黄子棋 顾皓哲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剑齿虎②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西安这座城
月迹
The Ways of Creating “Information Gap Activities” in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