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功能的新思考

2011-08-15 00:54吴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学习型生活化功能

吴强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宁夏银川 750011)

学习型社会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功能的新思考

吴强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宁夏银川 750011)

随着大学生个体生活环境、身心特点的变化,对待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需求以及体育运动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与开发。从学习型社会视角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及理念提出了具有开拓性与前瞻性的阐释,主要体现在: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的功能;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生活化的功能;强化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功能。

高校体育课程 功能 学习型社会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需求的变化以及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入改革,高校体育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载体,必然在其发展过程中愈加显示出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在学习型社会视野中,强调培养学生主体性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力的情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内涵及功能究竟指的是什么?必然成为首先需要回答和界定的问题。

从学习型社会视角来理解高校体育课程,不仅应当明确它是高校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应当明确是引导大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以提高体育学习力、促进体育活动进入日常生活为核心目标的育人方案。依据“属概念”加“种差”的下定义方法,将学习型社会视野中高校体育课程概念的操作定义界定为:高校体育课程是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具有多形式组织结构的育人方案,是高校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2 高校体育课程功能的新思考

目前多数论及的是学校体育的功能和高校体育的功能,大体上都认为应当包括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文化功能、竞技功能、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促进智力发展功能、经济功能等。季浏主编的《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中明确提出了体育课程的功能,即包括:“培养健康的体魄;促进运动爱好和运动专长的形成;培养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体育课程功能的研究与论述相对较少,与课程论研究在我国的长期停滞状态有关。随着近些年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再度兴起,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才逐渐受到更多学者的重视。

2.1 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发展文化和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主要机构的普通高等学校,是传播和发展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是通过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来实现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社会的服务的。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育人方案,必然是通过对已有和现有的优秀文化的选择和传播来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的。同时,课程在设计与传播过程中,也会滋生新的文化意义。高校体育课程正是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的服务等积极作用的。

首先,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是通过体育文化的积累与沉淀而奠定的。在高校体育课程中,需要选择、安排适合于大学生特点的体育学习内容,而这些内容更应当体现出较高的文化价值。倘若课程仅仅提供给大学生以活动和体验,而没有在体育文化方面给予更多、更有意义的培养和熏陶的话,高校体育课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其次,高校体育课程能够在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功效。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更加重视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隐性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体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培养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的重要保证。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体育物质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能够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需要体育物质文化的烘托,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体育精神文化的弘扬。可见,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一股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力量。

再者,高校体育课程通过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学习型社会强调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培养与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多形式组织结构以及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拓展,为大学生走向社区、走向社会提供了可能。大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与交流中,带去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文化内涵,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和繁荣起到有利的启发与推广作用。同时,高校体育课程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吸纳有益成分,这种交流与融合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参与促进了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应当进一步发挥其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为促进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奠定基础,才能为大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发展提供资源性的前提保障。

2.2 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生活化的功能

所谓体育学习活动生活化是指体育学习活动进入日常生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过程。而本文所指的体育学习活动是大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在有计划的引导下,通过体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与内化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

学习型社会强调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并且学习活动将成为人们的一种核心生活方式。为了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及培养提高体育学习力,使终身体育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得以强化和促进,高校体育课程必须发挥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生活化的功能。这也是区别于以往其他体育课程的一个显著功能,是学习型社会视野中高校体育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只有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进入日常生活、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才能将终身体育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培养真正地落到实处,才能将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有效地加以贯彻,才能将培养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力的目标依托在一个有效的实现途径上。高校体育课程之所以能够发挥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生活化的功能,是因为通过了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结构生活化以及课程中学习活动方式的生活化而得以实现的。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大学生们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组织形式,自主地进行学习过程的规划与调控以及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本研究将在后续相应的各章节中分别详细地论述这些设计内容。

总之,随着大学生体育需求意识的日益提高、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完善,从事体育学习活动将会成为大学生丰富其学校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高校体育课程以其较为丰厚的体育物质条件以及体育精神文化的渲染与熏陶,加上内容、结构、学习活动方式的规划与设计,使大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享受因项目内容而带来的乐趣、体验因健康发展而带来的喜悦、品味因参与过程而带来的感悟。可见,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为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融入日常生活并成为其学校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为提高生活质量并丰富精神生活、为体育活动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进而促进终身体育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提供了实践平台。所以说,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应当积极发挥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生活化的功能。

2.3 强化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功能

所谓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了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生活环境,同时,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多,与人交往的频繁性和复杂性也愈加突出。而且,在学习型社会中,不但强调学习型个人,同时还强调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等集体学习行为。这种一定组织中的共同学习,必然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更加紧密。因此,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其更和谐地与他人乃至社会产生良性互动,是高校育人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以其特有的多形式组织结构,为这一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前提基础。大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体育俱乐部;学生社团;专题讲座、咨询与讨论;体育节;校际体育交流;社会体育参与;校园体育网络;户外拓展活动;业余训练与竞赛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宣传等多种组织形式的体育学习活动中,广泛地经历与体验着人际交往、角色体会、合作与竞争、规则与规范、尊重与关爱。在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使大学生真正的懂得竞争的含义、感悟尊重的功效、理解合作的价值、品味规范的意义。通过这些经历与体验才能够使大学生真正懂得体育学习活动的价值、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从而更加明确理解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由此可见,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体育学习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使大学生进一步地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因此,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需要发挥强化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功能。

3 结语

在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同样也要求高校体育发挥积极的作用与功能。因此,面向学习型社会探讨高校体育课程功能和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从学习型社会视角探讨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功能和指导理念,可以更加显示出学校体育教育进入到最高层次后的突出功效,使高校体育课程在连接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中起到特殊的桥梁作用。展示出高校体育课程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在高校教育环境中,使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等方面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G807.4

A

2095-2813(2011)12(a)-0043-02

猜你喜欢
学习型生活化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