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8-15 00:48昭阳区植保植检站657000李平松袁盛敏夏维敏
云南农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病虫植保防治效果

□昭阳区植保植检站 657000 李平松 赵 洪 袁盛敏 夏维敏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是保护农作物资源,保证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昭阳区植保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和成效不断提高,病虫害整体防治能力大大增强。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发生程度逐年加重

昭阳区由于人多地少,田间种植重茬、迎茬在所难免,病虫害基数不断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及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

1.2 农户病虫综防意识不强,防治时间不统一

目前,我区大部分农作物病虫害控制存在“应急防治为重、化学防治为主”的问题,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局限于见虫打虫、见病治病,农业、物理、生物、生态等综合防治措施还没有被农民完全采纳。

农作物病虫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时期,家庭分散经营由于种植时间、地况地貌的不同,又以单家独户种植为主,地块距离贴近,病虫害的交叉感染和交叉为害现象严重,并且青壮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导致防治时间不统一,防治时期严重滞后,贻误了防治的适期,造成防治成本过高,防治效果较差。

1.3 农药经营户服务意识淡薄

有些农药经营户为了自身利益,在农户买杀虫剂时要搭售杀菌剂、买杀菌剂时要搭售杀虫剂,或者是一次直接配售3~4种杀虫剂(杀菌剂)等现象,乱混乱配销售给农户,不能科学合理的“开方卖药”,误导用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直接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增加防治成本。

1.4 农药选择不对口

农田发生的病虫害不容易判定,大部分种植户对病虫害的识别能力较低,没有弄清病情虫情就施药,常常错误使用农药,使得农户用药随意性大,见到虫就用杀虫剂,见到病斑就用杀菌剂,不能“对症”下药,延误了防治的最佳时期,不但达不到防治效果,反而人为破坏农作物原有的免疫能力,给病虫害入侵创造有利条件。如2010年我区叶瘟发生初期,区植保站技术人员到田间指导防治,建议选用井·唑·多菌灵、三环唑、咪酰胺等药剂,但是有的农户不采纳防治建议,自己用石硫合剂防治了2~3次也未见效。

1.5 病虫害测报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一家一户

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区病虫害测报信息只能及时传到乡镇,不能及时传递到一家一户,导致农户防治不及时,造成防治效果较低。

1.6 不重视健康栽培

过量使用氮肥而不重视使用有机肥、磷钾肥和微量元素的补充,作物长势较弱,抗性较低,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2 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2.1 提高植保科技入户率

强化植保技术推广示范户建设,由于示范户时刻与周围群众打交道,他们能及时把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防治药械维护管理以及病虫害预测信息、新药械、新药物、新技术传递到一家一户,从而提高植保科技入户率。

2.2 加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

按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加大植保新技术、新药剂及抗病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力度,及时向广大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成果,使病虫综合防治新技术推广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建立各种技术综合应用的试验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田间学校和成为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的示范园区。

2.3 加强专业化防治力度,尽量在大范围内采取统一防治工作

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的精神,按照“政府扶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多形式探索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积极主动地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有序开展。一是积极争取地方各级财政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对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支持力度;二是利用防治示范点的建设,切实落实政策、组织、技术、资金、物质,力争将示范点建成各级领导病虫防控的指挥田、植保新技术的展示田、农民群众病虫防控知识的教育田;三是加强乡镇级植保组织和村级植保专业化队伍建设。

2.4 加强农药管理

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和经销商联系制度,建立进销货台账和可追溯制度,规范经营。积极探索农药使用新技术信息、植保专业化防治和经销商之间共同发展的新机制,通过连锁经营、直接配送、农药团购等方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药使用成本,有效解决农民一家一户病虫害防治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防治效益。

2.5 加强信息及时传递工作

充分利用手机入户率高的特点,通过手机短信,把各种农作物病虫害预测情况及防治对策,及时传递到农户手中,提高防治效果。

2.6 加强农作物健康栽培

提高平衡施肥水平,特别要重视有机肥和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总之,我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除抓好以上六点主要对策措施外,应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控害减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中心,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纳入公共卫生的范围,并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来支持和发展,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和保障昭阳区粮食丰收、经济持速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病虫植保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