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农业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

2011-08-15 00:48鹤庆县农业环境保护站671500杨镇鹏
云南农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农田环境保护污染

□鹤庆县农业环境保护站 671500 杨镇鹏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主要对鹤庆县境内9个乡镇,112个行政村的28 666hm2农田环境的主要污染情况及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

1.1 工业“三废”污染情况

据县环保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县2009年工业废水排放量169.89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4.69t,达标率为99%;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7 252万m3,达标率为98%;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76万t。工业“三废”的排放对我县部分农田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污染。县境内有三个企业的污水排放到漾弓江,洗马池及落漏河,使该水系的水质下降,造成农田用水污染。受影响的新泉、围子田、老黄坪、均华、子牙关等村委会农田面积113hm2栽培的水稻、甘蔗、蚕豆、大麦、蔬菜等作物不同程度受到污染;砖瓦厂、个体加工厂的烟尘、粉尘、二氧化硫、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金墩乡的赵屯、和邑、积德、邑头等村委会的农田环境也造成一定的污染。据不完全统计,西邑镇的北衙、芹河、炉坪、西园等地的大小春作物面积107.9hm2,受采矿引起的地质性危害尤其突出,矿洞横穿农田,引起农田下陷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1.2 农药化肥污染情况

我县2009年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0.91万 t,其中:氮肥 0.61万t,磷肥 0.11万 t,钾肥0.05万 t,复合肥 0.03万 t。农药使用量0.03万t。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致使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物残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的理化性状,造成土壤污染。

1.3 “白色污染”情况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地膜用量也日趋上升,2009年我县农用塑料膜年用量0.05万t,其中地膜0.03万t,地膜覆盖面积为4159hm2。许多农户没有清理残膜的习惯,因此残膜污染随处可见,且日趋严重直接污染农田。

1.4 畜禽养殖污染

2009年畜禽养殖年产生尿液1.32万t,粪便1.95万t。大部分直接还田,少部分直接排入漾弓江。

1.5 水产养殖污染

养殖废水排入外部水体量241.4万m3,排入农田量 26.8 万 m3。

1.6 城镇生活污物污染情况

2009年我县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8.8万t,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0.91万t。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垃圾日益增加,污水排量也越来越大,几乎未经任何处理排入农田,直接污染农业环境及漾弓江水系。

1.7 机动车废气污染情况

随着丽江、香格里拉等地旅游业的不断升温,横穿我县境内的车辆越来越多,大量排放尾气及洗车污水未经处理排放污染农业环境,使农作物间接和直接受到污染。

2 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农业环境保护监测机构不完善。我县于2009年成立了农环站,但只有3个编制,而且现从事农业环保工作人员都非专业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自上而下一条龙的工作体系还未建立,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2)农业灌溉用水监测体系还没建立,导致污染源直接进入农田产生污染。

3)农业环保执法工作还未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把农业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农业环境保护所需经费也未列入财政预算。

4)群众的环保意识淡薄,还处于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顾环保大局,近乎杀鸡取卵式的生产规程。

3 治理对策

1)配齐配强农业环境保护机构及监测设备,加强农业环保专业培训,增强专业人员开展农业环保工作的技能和本领。

2)出台农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使我县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全面启动我县的农业环保工作,保护和管理我县行政区域内影响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土壤、水体、大气、生物等生态环境,行使本区域内农业环境污染、破坏事故的现场检查,调查处理、行政处罚等行政监督管理职能,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者正确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品,开展生态农业的建设、规划及技术指导,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栽培、加工、生产及包装运输等技术培训指导工作。

3)依靠行政手段,将我县农业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及时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加大农业环保的投入,把农业环境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4)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知识培训与宣传,增强民众参与农业环保的责任及意识,加深对保护农业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的认识,促使农业环保的法规人人皆知,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知法、守法,应用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营造全民参与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构建和谐鹤庆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农田环境保护污染
环境保护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