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强中共党史的学习与研究——从邓恩铭烈士的先进事迹谈起

2011-08-15 00:46周术槐
黑龙江史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邓恩铭中共党史烈士

周术槐

(贵阳学院政教系 贵州 贵阳 550005)

努力加强中共党史的学习与研究
——从邓恩铭烈士的先进事迹谈起

周术槐

(贵阳学院政教系 贵州 贵阳 550005)

中共党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其90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优秀的革命先烈。其中,邓恩铭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邓恩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奉献了自己生命。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同时也是贵州人民的骄傲,更是其出生地————荔波人民的骄傲。加强对邓恩铭烈士先进事迹的学习与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对中共党史的学习与研究,推动对整个中共党史人物的学习与研究,从而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中共党史;邓恩铭;学习与研究

我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作为镜子,不管是历史事件,亦或历史人物,不管是历史过程,或者历史阶段,都有其相应的价值体认。正因为如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曾满怀深情地回忆了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生活。薄老指出:“他(指毛泽东,笔者注)很喜欢读中国的史书,历史的知识很渊博。他也很喜欢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小说。毛泽东不但注意从历史和古典文学作品中吸取鉴戒,而且重视在现实的生活中倾听群众的呼声。”[1]对于中国的历史,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2]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毛泽东强调:“研究党的历史……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3]而党的路线政策的制定,离不开共产党人的积极参与。因此,毛泽东所强调的加强党的历史研究,自然囊括积极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研究在内。

邓恩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千千万万的优秀共产党员中的一员。他的先进事迹,曾经鼓舞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他的人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年,却做出了令后人永远难以忘却的业绩。他不仅出席了中共一大,而且还于1922年1月作为中共代表成员之一,出席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见到了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列宁。他历任中共青岛支部书记、市委书记、山东区委、省委书记等职,积极参与领导了山东淄博、青岛等地工人的罢工运动。在中共五大期间,邓恩铭还应邀到由毛泽东任书记的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所主办的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向听课学员介绍了山东省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情况。邓恩铭因积极领导罢工运动而被捕。同时又因叛徒的出卖而招致杀身之祸[4]。邓恩铭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今天,当我们走入百余年以前的烈士故居时,看到烈士先前所用过的家俱器物、感受着烈士所遗留下的手稿笔墨、了解到烈士生前的先进事迹后,不由得思绪万千,感慨万端。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同时也是贵州三千多万人民的骄傲,更是全体荔波人民的骄傲。今天,我们在强调应加强对中共党史的学习与研究的同时,作为贵州高校党史研究的爱好者,尤应加强对包括邓恩铭烈士在内的贵州党史人物的学习与研究,让贵州党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耀眼的光芒。那么,对于邓恩铭烈士而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学习与研究:

首先,我们应学习与研究邓恩铭烈士的大无畏精神。邓小平曾经多次指出,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因此,“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江泽民也强调:“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6]用历史来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内容涉及面极其广泛。笔者认为,其中,我们尤应用大无畏的精神来教育我们的青年,教育我们的人民。要有为了真理而敢于献身的精神。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能为生活而生活,为享受而享受,为快乐而快乐。而应给我们的国家,给我们的民族,给我们的社会多做有益的事情。自愿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虚度光阴,碌碌无为,无所事事的人。为此,我们应该像革命烈士邓恩铭那样,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大无畏的精神。为此,应珍惜我们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力求在有限的人生旅程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邓恩铭烈士的生命虽然短暂,仅仅活了三十岁,但他却活得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非常有影响力,因为他是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而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对于这种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特别是年轻人学习与研究。

其次,我们应该学习与研究邓恩铭烈士努力拼搏,勇于探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邓小平曾经深有感触地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正是根据这样的思想,力求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7]人的价值的体现离不开火热的社会实践。任何目光短视、孤芳自赏、闭门造车的做法,都不可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人生价值。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想问题,办事情,就必须以社会、以集体为中心,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实践当中去。邓恩铭烈士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人生当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并不是那种只会读书不干事的人,而是那种善于将读书学习与火热的社会实践联系到一起的人。

邓恩铭烈士出生于中华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1901年,就在这一年,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同西方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中国人民的负担比以前更重。中国的社会局势较以前更为令人忧心忡忡。中国何去何从的问题,更加引起先进的中国人的关注。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邓恩铭烈士少年时期就受到了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就是在这一年,邓恩铭烈士进入荔波县模范两等小学堂读书。在该校,由于进步教师采用新法教学,向学生宣讲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从而使少年邓恩铭初步萌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在一次历史课堂上,邓恩铭烈士明确提出要求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收回帝国主义在中国所拥有的特权的主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邓恩铭烈士在一边读书求学的同时,一边关注着国内时局的发展。

1919年,邓恩铭烈士在济南读书求学期间,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发生了。运动发生后,邓恩铭烈士并没有袖手旁观,置若罔闻。他作为一名满怀爱国激情的青年学生,而是积极地投身于这一斗争的洪流之中。正是通过这一爱国运动的参与,邓恩铭烈士不仅经受了斗争的考验和锻炼,同时也使自己的思想获得了一次新的飞跃,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这在邓恩铭烈士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也是邓恩铭烈士日后成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邓恩铭尽管已经成为身居要职的共产党人,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并不为此而骄傲自大,而是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投入到工人运动的洪流中去,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党的领导干部的培养与教育活动当中去。这种努力拼搏,求真务实的精神,真正体现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所应有的优秀品质。

当代青年,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与社会有用的人,要想在当代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努力拼搏,勇于探索,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应搞好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将自己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当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负于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期望。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烈士精神的精髓。

第三,我们应学习与研究邓恩铭烈士乐于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早在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就指出:“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8]将人民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这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要求。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于必须确立正确的利益观。是个人利益至上,还是国家、集体利益至上,这是衡量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唯一标准。为此,我们首先应坚持以科学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与历史观作指导。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确定人民中心观,而不是个人中心观。正如贵州省老领导苏钢同志于1990年春所说的:“纪念邓恩铭烈士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中,人民的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必须将人民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我们今天学习邓恩铭烈士也好,研究邓恩铭烈士也好,还是纪念邓恩铭烈士也好,关键应将他的那种为革命事业、为人民利益而不惜奉献一切的精神弄懂、吃透,并自觉地将这种精神贯彻到不断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当中去。只有这样,才是学习与研究烈士先进事迹与革命精神的最好方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9]我们今天要深入学习与研究包括邓恩铭烈士在内的贵州党史人物的思想精神,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他们那种存民心、去私心的精神与思想加以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以烈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总之,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尤其不能忘记曾经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牺牲的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中共党史的学习与研究,进一步加强包括邓恩铭烈士在内的党史人物的学习与研究。通过学习与研究,进一步深化整个中共党史的学习与研究,让中共党史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1]张万青、樊建科编著:《勤于学习的毛泽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0页。

[3]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页。

[4]以上参见孟醒著:《谁主沉浮——中共一大代表沉浮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9页。李肇年、刘昕著:《邓恩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0页。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邓小平论中共党史》编辑组编:《邓小平论中共党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01页。

[7]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8]毛泽东:《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政策法规司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为人民服务》,北京:学习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53页。

周术槐,男,籍贯湖南耒阳,贵阳学院政教系主任、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近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邓恩铭中共党史烈士
张静如对中共党史研究生教育的贡献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写给母亲的诀别诗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印象邓恩铭(外一篇)
党的一大最年轻的代表邓恩铭
两代守墓人:一样的烈士情怀
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
社长/总编荐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