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2011-08-15 00:48
团结 2011年1期
关键词:专政阶级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它的原理基于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分析和总结,来自对由一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中的阶级斗争和阶级关系的科学考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的基本观点有:

①关于政治关系的性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这些个人使自己区别于动物的第一个行为,是他们开始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在自己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必然形成同他们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着该社会的政治关系、政治生活方式和政治观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一旦生产关系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社会就面临变革或革命。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更,社会的整个上层建筑也将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

②关于阶级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阶级产生的原因是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私有制。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必然现象,它根源于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马克思主义认为,自有文字以来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不仅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而且是这种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③关于国家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国家的出现。国家决不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它是随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架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 ‘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6页)。就国家产生的社会内在要求来看,在一个分裂的社会中,国家是共同体的代表;但就国家本质特征来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④关于政治体制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政治上层建筑,是适合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随着生产方式的更迭,人类历史上曾先后出现奴隶制、封建主义制、资本主义制的社会形态。与这些社会形态相适应,则形成了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主阶级专政的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则是完全新型的国家。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只能采用共和政体。共和国是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政治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马克思称这种“以社会解放”为自己目标的共和国为“社会共和国”。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由若干齿轮组成的复杂体系”(《列宁选集》第4卷,第404页)。在这个体系中,无产阶级政党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阶级基础。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但其形式可以因各国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不同的民族特点有所不同。

⑤关于未来社会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共产主义不是一种空想,它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代替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然而,飞速发展的生产力却与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形成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不断陷入危机,它充分预示“由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社会生产资料代替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内在的必然要求,它通过革命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基础,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必须经历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迅速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共产主义实现的过程除了需要社会生活的变化外,还需要人们自身普遍的变化,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

⑥关于社会革命的观点。革命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引发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严重矛盾,只能通过革命的手段来解决。这种革命将由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来完成。“一般的革命——推翻现政权和破坏旧关系——是政治行为。而社会主义不通过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主义需要这种政治行为,因为它需要消灭和破坏旧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88~489页)。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彻底消灭私有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责编 陶相宁)

猜你喜欢
专政阶级共产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略论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研究
浅谈如何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论列宁《国家与革命》体现的新型民主思想
列宁:沙皇专政的囚徒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