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原因引起的肠梗阻诊治分析

2011-08-15 00:53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6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管小肠

高 魁 托 娜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新疆克拉玛依 834009;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处,新疆克拉玛依 834009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疾病。在日常工作中,笔者治疗的肠梗阻多为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及一些炎性肠梗阻等[1]。小儿肠套叠也时有收治。肠梗阻原因较多,但在临床实践中有些原因导致的肠梗阻是非常罕见的。近10余年笔者所在科室治疗了8例少见原因肠梗阻,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8~52岁。

例1:18岁,左胸刀刺伤在外院行清创缝合,胸腔闭式引流术后4 d,腹胀、腹痛、呕吐转来我院。诊断:外伤性膈疝。经腹行膈疝修补术,术后痊愈出院。

例2:32岁,左胸刀刺伤,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后3d顽固性呕吐,不能平卧,平卧时上腹剧痛转来我院。来院后经检查诊断肠梗阻膈疝、腹腔内出血。急诊行探查手术,在手术床上平卧后准备麻醉时猝死,死后法医尸检发现胃及横结肠上有崁顿压榨环,胸膜腔及腹腔有大量积血,考虑平卧时膈疝还纳腹腔,腹腔内积血迅速涌入胸腔造成猝死。

例3:50岁,骑马颠簸后出现上腹阵发性绞痛8 h来院,诊断肠梗阻。术中探查为十二指肠旁疝(十二指肠隐窝疝)。行肠管还纳,关闭疝孔,痊愈出院。

例4:52岁,突发腹部绞痛8 h来院,诊断肠绞榨性肠梗阻,急诊行手术探查,术中发现乙状结肠扭转,扭转的肠袢逆时针盘绕肠系膜根部,肠袢头部嵌在右结肠旁沟内,造成全组小肠绞榨,除空肠起始段约40 cm颜色正常外,其余小肠发黑接近坏死,考虑切除小肠患者无法生存,术中切除乙状结肠一期行结肠吻合,小肠系膜普鲁卡因封闭,热盐水湿敷近3 h后,供血有恢复,关腹,术后痊愈。

例5:38岁,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6 d,出现肠梗阻,手术中发现盲肠及部分回盲部套入升结肠,已有肠管坏死。行回盲部及部分结肠切除,一期吻合痊愈出院。

例6:50岁,阵发性腹痛20 h来院,已休克。诊断绞榨性肠梗阻。手术见肝圆韧带与腹壁未融合,有裂隙存在,小肠约40 cm疝入,形成“腹内疝”,肠管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切除部分肝圆韧带,术后痊愈出院。

例7:41岁,腹痛、腹胀、呕吐2 d,在外院诊断肠梗阻,术中发现横结肠及部分降结肠自脾前穿入隔下,反复试验复位不能还纳,因切口显露不佳,无法查明原因。被迫行横结肠、降结肠短路吻合。术后肠梗阻缓解,但胸片见到胸腔内有肠气影,在患者强烈要求下,1个月后二次经胸手术,确诊胸膜腹膜裂孔疝(Bochdalek裂孔疝)。

例8:男性,20 h前被一精神病患者用匕首刺伤腹部,当时肠管脱出,在当地医务室用盐水冲洗肠管后还纳,伤口未缝合,用棉垫包扎,全腹缠绕绷带加压,留观中腹胀、呕吐转来我院。术中发现全组小肠脱出,刀口约3 cm,与加压的绷带共同造成肠管绞榨、坏死。手术切除小肠180 cm。术后Ⅰ期愈合。

2 讨论

例1、2为创伤性膈疝,可由穿通伤或严重钝器开放性损伤引起,多发生在膈的肌腱部分,疝可分急性型及慢性型。少许巨大的慢性膈疝除肠梗阻表现外可引起肺部压迫,导致呼吸功能不全。在诊断方面胸部平片可见到胸腔内肠气影。CT及核磁检查可见到膈肌裂隙。本病须与肺不张、胸下部肿瘤、胸腔包虫及其他原因肠梗阻鉴别。治疗多采用经腹修补术,也可以经胸手术。本组例2病例合并有血腹、疝形成后填膈肌裂隙,阻止腹腔血液向胸腔灌注,减少了对呼吸的影响,一旦疝内容还纳腹腔,腹腔内血液经疝孔迅速涌入胸腔造成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此种情况实属罕见,笔者认为一旦遇到此种病例,手术前先在患侧胸腔行闭式引流,可能会降低死亡的风。

例3患者十二指肠旁疝是一种常见腹内疝,一般是肠管疝入十二指肠升部的左侧隐窝(Landzert隐窝)。十二指肠旁疝多为先天性疝,如隐窝出人口大,肠管自由出入,可无明显疝状,一旦嵌顿可出现急性肠梗阻表现,可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查体时腹部外形常不对称。X线片显示一团小肠固定于某一部位且有多个液平等,此类患者往往术前很难确诊。笔者体会关键在于术前把握好肠梗阻的手术指征,不要延误治疗。手术中确诊后注意肠管不要强行扩张,剪开疝环时一定要注意毗邻的解剖关系,防止血管或器官的损伤,要关闭疝环。

例4患者肠梗阻实际上是双重病因,首先是乙状结肠扭转,此类病因非常常见,在此不做进一步探讨。第2个病因是扭转的乙状结肠肠袢疝入升结肠内侧,回肠上方的回结肠隐窝,形成盲肠旁疝。此类腹内疝实属少见,双重病因造成乙状结肠及全组小肠绞榨更属临床罕见,此种疾病术前确诊非常困难,只有积极手术。术中注意还纳肠管困难时,可在防污染条件下行肠管减压,如有肠管坏死应切除吻合,遇到小肠绞榨应注意留足100 cm以上小肠,防止短肠综合征。同时注意剪除粘连,缝闭所有裂隙以防复发。

例5患者诊断肠套叠,肠套叠多见6~12个月的幼儿。幼儿肠套叠90%为原发性,多无器质性因素。成人肠套叠仅有10%~15%为原发性,继发性原因占多数。有人统计2/3结肠和1/3小肠套叠是癌肿造成。腹部手术、创伤发生的肠套叠报道日趋增多,总体原因不明,可能与肠壁水肿、血肿、粘连、肠功能紊乱有关,肠道炎症引起的肠套叠也时有发生。本例患者肠套叠原因与腹部手术有关。成人肠套叠多发生在40~60岁,与肿瘤高发人群相吻合,遇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本病可能。①突发腹部绞痛,伴有可消散的包快。②有腹部包块,黏液血便。③不明原因反复慢性肠梗阻。④有腹部创伤,手术恢复期出现慢性肠梗阻。成人肠套叠多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应注意肠管血运,有肠坏死应切除吻合,注意有无癌肿、息肉存在,应积极处理原发病。

例6患者至今无法有准确的疾病诊断。术中发现肝圆韧带有一段处于游离状态,与腹壁间形成“拱桥”形裂隙,部分小肠疝入,造成小肠绞榨。患者解剖异常,是先天或后天形成目前无法考证,还希望同道给予指点。

例7,Bochdalek裂孔疝多为先天疝,婴幼儿发病可造成呼吸窘迫,常需急诊手术。成人后多无症状,崁顿后可导致肠梗阻。胸片可见到胸腔气影。治疗选择经腹或经胸修补。笔者对本例患者第一次手术的认知不足,二次手术后才确诊。

例8患者实际上是腹部开放性损伤,诊断不困难,主要是现场急救处理必须了解处理原则。一般腹腔内容脱出在现场不可还纳,可用盆或较大的碗扣在腹部,保护肠管后转送医院[2]。

本组患者一经确诊,手术方式上没有难度,主要是准确把握手术时机,用丰富的知识正确选择手术方式。随着目前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技术的日趋成熟,此类患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及治疗成功率会大幅提高。

[1] 增长江,杨贵义.少见原因引起的急性肠梗阻5例报道[J].腹部外科,2008,21(3):191.

[2]周总光,赵玉沛.外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90.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管小肠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一根小肠一头猪
继发性肠套叠诊疗体会
养好女人小肠经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
儿童大肠套叠与小肠套叠的超声影像特点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