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快速利尿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分析

2011-08-15 00:53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6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利尿人民卫生出版社

袁 涛 李 敏

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湖北红安 438400

笔者所在科室2004年以来收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快速利尿,结果比较发现后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58例,男55例,女3例,年龄17~55岁53人,55岁以上5人;饮酒量≥500 mL白酒(40°以上)或5瓶啤酒以上56人,<500 mL白酒或5瓶啤酒的2人;入院时昏迷58人;有严重并发症(脑水肿、肺水肿、上消化道出血之一)58人。 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救治方案执行:洗胃(如没有绝对禁忌证),吸氧、抗酸护胃、护肝、预防感染、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入院后,在保证循环功能,收缩压(SBP)≥ 95 mmHg情况下早期、快速利尿,速尿40 mg静推,最大量曾用至160~200 mg,如SBP<95 mmHg可快速补液并用升压药保证SBP≥95 mmHg,其他处理措施同对照组。

1.3 观察项目

①尿液中排出酒精的量(浓度×尿量);②清醒时间;③ 严重并发症的转归;④住院天数。

1.4 疗效判定

30 min内排尿500 mL以上,呈浓烈酒精味、测尿乙醇浓度大于2.1 g/L,5 h以后清醒,严重并发症常规处理无恶化,逐渐好转,住院日少于1 d为显效;30 min内尿量少于500 mL,无酒精味,尿乙醇<2.1 g/L,12~24 h清醒,严重并发症无明显变化,住院日少于2 d大于1 d为有效;60 min内尿量不足500 mL,无酒精味,尿乙醇浓度<1.0 g/L,24 h内不能清醒,严重并发症逐渐加重,住院日>2 d为无效。

2 结果

观察组29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29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9.31%。

3 讨论

本组58例患者的共同特点:①饮酒量约400 mL白酒或4瓶啤酒以上;②中毒症状重,昏迷,并有严重的并发症(胃肠穿孔除外);③救治中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洗胃(48例患者洗胃、10例患者未予洗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区别在于后者强调早期尽快大量利尿,从早期排尿的量及酒精浓度、清醒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转归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事实上,根据药代动力学药物排泄的原理也不难理解:肾脏是大多数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除少数大分子化合物如右旋糖酐等外,大多数药物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部分药物又被紧小管重吸收[1],然而酒精进入血液遍布全身(2.5 h之内)后约90%在肝脏中由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氧化为乙醛,乙醛进一步氧化最后通过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有2%酒精不经氧化而缓慢经肺、肾排出。大多数成人致死量为一次饮酒相当于纯酒精250~500 mL[2],因此早期使用速尿(≤2.5 h)可使绝大部分酒精在未氧化时已从尿液(肾脏途径)排出[3],否则绝大部分酒精就失去从肾脏-尿液以原形排出的时机,从而对全身重要脏器毒害及大,尤其对大脑皮层的兴奋和对皮层下生命中枢的抑制会危及生命。另外,速尿(袢利尿剂)对于急性肺水肿、脑水肿亦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4]。而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极易发生急性肺水肿或脑水肿。总之利尿疗法在救治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时关键在于一个“早”字,就诊即进行,与洗胃等措施不矛盾,当然要顾及禁忌证(如休克、SBP<95 mmHg),但在补液、使用升压药情况下仍越早使用越好。其优点也明显:①方法简单:静推或静滴速尿;②费用低廉(比血液透析简单、低廉);③疗效确切;④原理简单;⑤可顾及重要脏器的并发症(如脑水肿、肺水肿中速尿均有效)。然而简单有效的方法极容易忽视。

[1] 李文章.药理学[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50.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93-694.

[4]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3.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利尿人民卫生出版社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贵州省民族药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一)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贵州民族药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三)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