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教学法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011-08-15 00:47陈幼平辛勇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6期
关键词:学导式自学心理学

陈幼平 辛勇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学导式教学法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陈幼平 辛勇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分析《普通心理学》课程进行“学导式”教学的意义,并探讨“学导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学导式 普通心理学

1 对《普通心理学》课程进行“学导式”教学的意义

(1)《普通心理学》课程进行“学导式”教学是有效应对当今社会对心理学人才需求的需要。目前,心理学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人才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①是社会各行业对心理学人才的迫切需求;②则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除了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而外,还需要大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社会适应度。而要完成这一任务,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个讨论21世纪的报告中说到,大学教育应鼓励学生在大学里学会四个learn: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也正是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的最大区别所在,不仅是大学学习的目标,也是未来胜任工作的关键。我们实践“学导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顺序,非因教而学,而是学在导前,先学后指导的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2)《普通心理学》课程进行“学导式”教学是促进心理学专业学生打好心理学基础,全面学习心理学知识、培养心理学思想和提高心理技能的关键。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大一学生普遍反映心理学知识太过抽象,与自己早先对心理学的认识有较大差距,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转专业的念头。学导式的教学方法与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法一脉相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学,再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多次反复咀嚼、消化,达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性记忆。而教师的适时引导,又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提升对专业的兴趣,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2 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中应用“学导式”教学的程序

学导式教学一般的教学步骤为“自学-答疑-精讲-演练”4个环节。结合《普通心理学》课程内容多、要点多、教学时间紧的特点,我们做了如下改革。

2.1 编制普通心理学课程导学试题库

学导式教学法强调“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在导前”。针对已有《普通心理学》试题库多用于学期末的考核评判,理论性概念太多,学生很难理解的情况,我们编制了针对学生课前学习和自学的试题库,从生活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布置学生学习“情绪理论”部分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在森林里遇到一只老虎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而在公园里看到一只老虎,你的反应又是什么?请结合情绪理论来进行分析。”又比如,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设置这样的思考题“当你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述,他们分别属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哪些方面?”等等。在编制问题时,尽量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细化,针对每个知识点设置2~3个思考题。

2.2 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通常提前一周将思考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并用书面形式予以回答。上课前一天上交任课老师批阅。在批阅中,教师主要了解学生在哪些问题上容易理解,哪些问题上存在困难,然后再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将要精讲的内容。

2.3 精讲难点和重点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对于学生能自学看懂的问题,如“知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甚至“知觉的规律”、“注意的外部表现”、“情绪与情感”等可以略讲甚或不讲。而对于像“错觉产生的原因”、“情绪和情感产生的有关理论”、“感觉的规律”等等,学生理解欠深入,则需要花时间精讲,并配合课堂演示,促进学生理解。

2.4 巩固与提高

每次课留出15min的时间,让学生进一步讨论本章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教师从题库抽取与自学问题不同的题目,考核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 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中应用“学导式”教学的体会

(1)学导式“教学法”体现了高效性的特点。一直以来,《普通心理学》都存在课时紧,内容多的问题。但如果在课堂上只讲重难点,又会使课程缺乏统一性,且学生不能形成对各章节的全面理解。采用“学导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学,能看懂的就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这样,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不会出现脱节;教师也有更充分的时间来针对重难点进行分析。同时,学生经过自学过程,带着问题再来听教师的讲解,其效果更佳,再加上课堂上的巩固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更加牢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学导式”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认识,有助于大一学生专业思想的培养和后续课程的学习。由于导学试题库的题目多是跟生活现象有关的话题,与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的感性认识相接近,所以特别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热情。这比传统教学中首先呈现概念、解释概念、动辄以专业术语解释专业术语的方式更能使学生尽快融入专业学习。

(3)“学导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自学中,一改传统教学中“被动学习”“等、靠、要”的特点,学生训练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起了独立探寻的思维方式。而对知识点的牢固掌握又更有助于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

总之,普通心理学的学科重要性决定了对这门课程必然要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如何更高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是心理学专业教师一直孜孜以探的话题。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实践“学导式”教学法,并获得了一些效果。这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特别是一些学生未能完成大学新生适应性转变的,则很难投入到自学中去,其教学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R395

A

1672-5654(2011)06(a)-0111-01

2011-04-21

猜你喜欢
学导式自学心理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导式”教学法在中学短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