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并发前列腺囊的治疗体会

2011-08-15 00:47席錾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精阜附睾炎开口

席錾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小儿外科 河南新乡 453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我们共收治7例尿道下裂并发前列腺囊的患儿,临床表现间歇发作的排尿困难3例,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2例,反复发作的附睾炎2例。7例患儿均经尿道造影证实为前列腺囊胀大,表现为尿道前列腺部的后方近似椭圆形囊性扩张物,并且再次行尿道镜检查证实为胀大的前列腺囊。

1.2 手术方法

3例病人因出现间歇性排尿困难、尿路感染、会阴部疼痛不适及附睾炎而就诊,经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确诊为前列腺囊,在尿道镜下行囊肿电切术。尿道镜下可见不同程度的精阜肥大水肿,囊肿突出于膀胱出口下方的尿道后壁。对于前列腺囊开口明显者,直接将电刀插入开口,切除开口周围组织,扩大开口;开口不明显者,先用环形电灼头在精阜正中电灼胀大的精阜,显露出前列腺囊开口后,再电灼扩大开口。4例病人先前无临床症状,因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而出现反复的附睾炎,出现滴尿、脓尿等症状,然后经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确诊后,在尿道镜下行囊肿电切术,其中1例因囊肿巨大,我们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入路手术治疗。

2 结果

7例病人中,3例先行尿道镜下囊肿电切术,术后临床症状消失,后期再次行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4例病人尿道成形术后出现临床症状,1例经腹会阴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其余3例经尿道镜下电切治疗,术后随访病人,无排尿异常、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附睾炎未再发作。

3 讨论

前列腺囊常伴发于重度尿道下裂,一般认为在会阴型及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中的发生率可高达10%~15%。更有人报道会阴型尿道下裂前列腺囊的发生率可达57%。前列腺囊可能是副中肾管退化不全,或尿生殖窦男性化不全的遗迹,因为来源于尿生殖窦的阴道原基的消退受睾酮的影响,在睾酮分泌缺乏或分泌延迟时导致尿生殖窦男性化失败,形成大的前列腺囊,也称之为男性子宫。所以这种情况多见于尿道下裂等男性激素缺乏的病例。前列腺囊开口于前列腺部尿道的后方。正常人的精阜中央有一小凹陷称为前列腺囊。而尿道下裂合并的前列腺囊拉长、向膀胱后方延伸,形成一个大的囊腔,可能并发感染及结石,也可影响插导尿管。如并发感染,以反复附睾炎最常见。

多数前列腺囊无临床症状,有一部分尿道下裂合并前列腺囊患儿在行尿道成形术后,由于尿道延长,增加了尿道阻力,以及尿道压力增高,尿液逆流入前列腺囊中,出现附睾炎、排脓尿等并发症。因此尿道下裂特别是严重的尿道下裂术前检查、排除有无前列囊存在是有一定必要的。重型尿道下裂在术中如果放置导尿管困难,就有并发前列腺囊的可能,此时不能冒然手术。而且临床工作中遇到有间歇性排尿困难、会阴部疼痛不适及反复发作的附睾炎等临床症状时也应想到前列腺囊存在的可能。

总之,对于尿道下裂特别是严重的尿道下裂,应想到前列腺囊的可能,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尿道镜检查、超声及CT可以检出并明确其位置。对有临床症状的病例应积极的手术,尿道镜下电灼去顶、扩大囊肿开口,但对于巨大的囊肿,则应考虑经腹手术或腹腔镜下囊肿切除。

[1] 施诚仁.小儿外科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9~400.

[2] 刘俊宏,李旭良,魏光辉,等.尿道下裂伴发前列腺囊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26(10):514~516.

猜你喜欢
精阜附睾炎开口
保留超过精阜远端腺体组织的经尿道180 WXPS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早期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睾丸炎和附睾炎的区别
TVERP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急性附睾炎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坐标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别小瞧附睾炎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Zipp全新454 NSW碳纤开口轮组
不易滑落的毛巾
附睾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