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 趋向深部

2011-08-15 00:42天星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深井勘探油气

□ 文/本刊记者 天星

在2 011年7月公布的中国“科技十二五”中,强调了对“三深”、“三极”的科学考察。深海、深地、深空,以及南极、北极、青藏高原,这些过去只能在科幻书籍中研读的领域,极大地吸引着中国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指出的,“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人类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

由此可以预见,油气勘探正在进入地球深部。

在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方面,我国已有固体矿产勘探开采的深度大多小于500米,而世界一些矿业大国已经达到2500—4000米。他还举例说,澳大利亚在本世纪初率先提出“玻璃地球”计划,就是要使地下1000米变得“透明”。加拿大近期也制订类似计划,要使地下3000米变得“透明”。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强调,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科技问题。他说,应使我国主要区域地下4000米变得“透明”,以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

中国之所以实施地球深部探测计划,资源短缺是最大动因。我国地层深部油气赋存状况、储量状况如何?对深部油气资源如何实现工业化开采?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的探测方向和攻关重点。

短短两年时间,中国科学家们一口气完成了1960千米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这一数字相当于此前60年完成的6538千米总长度的1/3,极大地加快了我国深部探测计划的进度。目前已经基本建成深部探测技术体系,同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为下一步地壳探测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与国家对能源、资源的紧迫需求目标相结合方面,专项的表现可圈可点。

专项在松辽盆地深部与大庆油田合作完成600千米的深反射地震剖面。围绕四川盆地所做的200千米的深反射地震数据在此次年会一亮相,中国石化专家立刻表示希望马上接过去,围绕这些新数据部署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

在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开辟深部第二找矿空间,是实现国家矿产资源战略接替的重点。专项在实施过程中分别与安徽、江西两地国土资源部门合作,在庐—枞矿集区、南岭矿集区开展探测技术实验研究。目前,庐—枞矿集区基本实现了3000-5000米深部的“透明化”,大型矿集区三维透明化技术日臻完善,为开辟第二找矿空间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在中国,深部油气勘探早已试验性展开。

1971年8月10日开钻的川中龙女地区女基井,历时4年多,于1976年2月27日钻达井深6011米,成为了国内第一口超深井,并在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发现了油气显示,第一次在川中地区二叠系阳新统获工业气流。女基井底钻成,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我们也要打6000米(井)”的指示。此后,从1974年12月17日开钻至1977年12月4日完钻的关基井,井深7175米,经测试,在7053—7175米井段的二叠系茅口组,获日产天然气4.88万立方米。

关基井的钻成,对四川油气田乃至全国都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不仅取得了川西北地区白垩系至二叠系完整可靠的地质剖面,发现了32个油、气、水显示,为研究川西北至川中过渡带的石油地质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把国内超深井钻井技术再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钻7000米以上超深井的国家。

2011年,川庆钻探公司完成的超过4000米的深井同比增长了30.85%。随着深部气藏石炭系的发现,含气面积不断扩大,钻探深部油气资源已势在必行。

“找油”在最近10年再次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历史使命。按照中央领导指示,对于中国地质学界的要求是“立足国内,尽快实现油气资源调查重大新发现,促进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增强油气资源保障能力”。

“产出的增长速度跟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这就要求加快我国的石油探测步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寅生表示。

如今,中国的地质学家们又好像当年李四光那样,急迫地奔波于中国的山川平原之间,甚至外出大洋,希望从理论上获得新的突破,从实践中获得新的发现。

面对能源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地球深部的奥秘值得我们期待!

猜你喜欢
深井勘探油气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赵楼煤矿:千米深井开采进入“智时代”
勘探石油
集水明排与深井井点联合降水工程应用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