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保持敏捷的状态

2011-08-15 00:42蔡雨兰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12期
关键词:采油厂管理者油田

□ 文/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蔡雨兰

如果给这一体系找两个关键词,我觉得一个是系统,油田生产涉及的环节相当多,必须将其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全面考虑,做好所有环节的协调、衔接工作;另一个是超前,虽然万无一失是个理想目标,但在实际生产中却极难实现,超前工作的目的,就是防止出现问题,力求连续平稳运行。

应对复杂情况、紧急情况时,必须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反应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及时将事态控制住,把突发情况可能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善于总结以往忽略的问题,以有效对策完善和充实既有的制度,从而使得整套体系更加全面,更具指导性。

正如文中所说,如何保持采油厂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均衡生产,是摆在生产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让这套体系在平时发挥作用,才是最为重要的。而实际上,随着实施时间的延长,人和组织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惰性,体系整体失灵或者局部失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管理者千万不能因为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体系(这种体系显然是相对完备的,仅仅适用于某一阶段,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管理方式的变革,这一体系肯定需要进行若干调整才能适应新的情况)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体系的建立仅仅是为搞好油田生产管理打下了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取决于人,取决于采油厂各级管理者、科研人员和所有环节的每个普通员工。如果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致命的后果,如某一个科研人员在不良心理状态下编制的作业方案,未经严格审核把关就进行实施,某一个员工在技术培训中没有掌握正确的规程,而是凭着经验就进行失当的操作……造成何等危害都是难以想象的。

正是出于这种担忧,我更赞成在不忽视紧急状况应对的同时,下大气力强化日常工作,充分调动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在队伍建设中,我们不必讳言队伍的老化问题和员工的惰性问题,而是要始终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旦发现苗头,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体系的高效运行。员工懈怠、厌倦,不妨通过心理疏导、思想教育来使之良好回归状态,因其他情况确实不能胜任现职的,应根据其能力、意愿等将其安置在适当的岗位上。作为生产管理体系每个环节的每个人,都要保持一种敏捷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在发生特别紧急的非常情况时。平时要发现任何细节中可能潜藏的危险,感知每个动向中可能蕴含的机遇,进而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意见、建议,及时采取得当的应对措施。一套体系的良好运行,要靠一支过硬的队伍来实现,而一支过硬的队伍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在满意于一套体系的时候,我们万万不能忘记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基于上述的想法,我以为,该体系运行中组织者重视的层次,从低到高可以这样排列:解决问题,发现问题,防范问题,杜绝问题。其中,出于应急处理问题而解决问题,虽然是必需的,却是最低级的。一旦这样的情况连续发生,一个体系必然出现混乱,队伍基本上相当于到处救火的消防队,而实际上,一个环节出问题,常常带来连锁反应,给人目不暇接、防不胜防的感觉,极大地打击人们对一个体系所应发挥作用的信心,其破坏力是难以估量的,会伤筋动骨,要千方百计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均衡生产、长效机制、最佳效益,这是企业的追求,“百年油田、百年胜利”则是胜利油田高远的奋斗目标。油田到了开发后期,“老态龙钟”不是人们所期望的,却是很可能出现的。保持年轻的心态,保持敏捷的状态,油田就可以在“老年”时仍然洋溢着青春活力,仍然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让油田健康长寿,靠体系,更要靠人!

猜你喜欢
采油厂管理者油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靖边采油厂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海底油田
掘金油田环保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吴起采油厂提前8天完成248.2万吨原油生产任务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