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

2011-08-15 00:50刘继平
铜陵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宣叙调罗西尼序曲

刘继平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罗西尼的歌剧改革及其音乐风格

刘继平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的奠基人。罗西尼对意大利歌剧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写出咏叹调的华彩段落,改变了以往歌唱家为了炫耀技巧而随意改动旋律声部的现象。重视重唱,使之成为歌剧中最能表达音乐和戏剧要求的部分。在歌剧的管弦乐上,开创了“罗西尼渐强”、率先使用打击乐器等。罗西尼的创新精神在美声、罗西尼式终曲、合唱方面对后来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西尼;歌剧;创新;音乐风格

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席卷整个欧洲,而意大利正歌剧却已走向穷途末路。这时候以罗西尼为代表的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流派逐步崛起。罗西尼及其以后的多尼采蒂、贝利尼的歌剧音乐受到文学戏剧的均匀节奏流动的感染,显示出连贯性的特点。正是由于罗西尼的出现才挽救了颓废时的意大利歌剧,继罗西尼之后,经过多尼采蒂、贝利尼,19世纪意大利浪漫歌剧终于在另一位歌剧大师威尔弟的手中达到了光辉的顶峰。

一、罗西尼歌剧的风格特征

(一)民族音乐特色

罗西尼以鲜明的意大利民族音乐特色,给面临衰落的意大利歌剧注入了勃勃生机。他的《丹科雷迪》中“我心激动”,《威廉·退尔》的渔夫歌等简直就是用民歌填词写成似的。意大利民歌常见的同名大小调的转换、由下行小三度和大二度构成的音调及充满活力的节奏型等,在他的歌剧中几乎俯拾皆是。

(二)出色的即兴创作才华和喜剧因素

罗西尼具有极高的即兴创作才华,既熟悉美声技巧又懂得剧场效果,因此他的作品既能让演员发挥特长,又能恰如其分地获得听众的欢心。即便是华彩乐段也不是单纯地让歌唱家卖弄技巧,而是紧密地与剧情贴切结合。罗西尼的主要成就是喜歌剧。这些喜歌剧的故事内容大多肤浅、轻率,带有即兴的特点,然而由于它们的剧情生动,富有讽刺幽默意味,而作曲家又能在其中加入正歌剧的因素,这就相应地提高了它们的情趣。同时,他也能以喜歌剧的因素丰富正歌剧,使其音乐诙谐流畅,开阔爽朗,又有很多轻快花哨的装饰,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罗西尼的创新

1.咏叹调

早在十六世纪,意大利人就以他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培养优秀歌唱家的摇篮,这些都为十七世纪歌剧的诞生和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歌剧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声唱法形成的,在当时歌剧中发展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歌曲形式是Da capo咏叹调(由两段体组成并形成对比,结尾时重复第一段)。演唱者一定要严格的遵守这一模式,只有在即兴演出时才能给生硬、死板的形式注入新的活力。以前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在写作咏叹调时,仅仅是勾出旋律的主要轮廓,而让歌唱家在表演歌剧时,随个人的兴趣和才能即兴自由地发挥。罗西尼取消了歌唱家们这些历来享有的特权,使作曲家们从过去的被动地位中解放出来。罗西尼在歌剧的总谱上,确立了所有的装饰音、花腔过渡句,歌唱家必须按照总谱的要求来演唱,不能为炫技而随意更改。在他的作品中写了很多华丽的唱段,但他也十分了解并尊重当时观众的趣味,对意大利人渴望美声技巧的传统习俗非常通融,在咏叹调或重唱的卡巴来塔(cabaletta)部分地允许歌者加花发挥。他为演唱者创作了较多自由的空间,但是这种空间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一定要以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为目的。

2.重唱

重唱(Ensemble)的形式很少出现在意大利的古典歌剧中,即使在歌剧舞台上出现,可做的事也不多,而剧中的人物都是按歌剧中的身份和角色,在舞台上的某个位置也是固定的,这种没有创新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意大利歌剧的不断没落。莫扎特为古典意大利歌剧的重唱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罗西尼深受莫扎特的影响,并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创新风格特点。例如,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终幕的暴风雨过后三重唱(第十八分曲),体现了一种多主题赋格式的结构。每一句都有自己的答句,整个乐曲由一连串的应答构成。三重唱之前的宣叙调,交代了情节的发展。第一和第二主题由罗西娜首先呈示,答题是伯爵的演唱,费加罗在一旁插嘴与旁白,二段的末尾三人以花腔的形式结合起来。第三主题是一个欢快的歌,伯爵首呈,与前两段不同,主答题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音色交替,而是音色的叠置,当费加罗继罗西娜的答题之后进入时,已是三部重合。这样就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每一个戏剧发展环节上不同角色的各样心情,而不同的主题又多侧面地揭示了人物心境的层层推进。伴随着罗西尼创作思想的不断成熟,他对重唱越来越重视,并把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他转变了重唱的角色位置,把重唱角色由原来的旁观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在罗西尼歌剧作品中,重唱已成为歌剧中最能表达音乐和戏剧要求的形式,渐渐取代了咏叹调。

3.合唱

在早期的古典意大利歌剧作品中,合唱(Chorus)主要是对主要人物的活动进行多方面评论。在《摩西在埃及》中对合唱的形式做了全新的创新,使合唱成为歌剧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开场合唱中采用了巴赫的传统序曲形式,不再是简单的歌唱形式。

4.管弦乐

罗西尼的乐队配器明亮、生动,富于色彩。歌剧在刚刚诞生时,使用的是数字低音谱,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是古钢琴和管风琴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等,管乐器一般很少使用,主要是为了展现歌曲的艺术表现力。直到蒙特威尔第 (1567-1643)时,管弦乐队才日益扩大。到了A·斯卡拉蒂时,那不勒斯歌剧学派真正确立后,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地位才渐渐的得以确立和巩固。在这一时期,管弦乐队一般只担任伴奏的功能。另外,意大利式的歌剧序曲同时也渐渐的确立了。主要分为三个乐章,由“快—慢—快”的形式出现。罗西尼取消了歌剧中经常使用钢琴伴奏的“干诵宣叙调”,代之以管弦乐队伴奏的宣叙调,这样不仅加强了宣叙调的戏剧性,而且也巩固了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地位,使歌剧作品更加完整和规范。在罗西尼的大部分歌剧中,管弦乐序曲对歌剧中气氛的烘托、塑造人物性格等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威廉·退尔》(1829)的序曲中,罗西尼放弃了常用的一些技法,而是采用一个全新的器乐曲风格形式。在他的作品中,把序曲的形式扩展为四歌乐段,类似于交响曲的四个“乐章”。这部序曲是罗西尼感人至深的天才之作。短号初次在歌剧中登场,角笛在音乐作品中随处可见,序曲中对于自然湖泊的描述带有明显的标题性。罗西尼在歌剧的写作中,强调歌剧演员在酝酿高潮时多次地反复同一乐句,且每次都必须加强力度,提高音高,他这种做法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也由此称他为“渐强先生”。人们在管弦乐的写作中喜欢采用“渐强先生”模式,即乐队地演奏由弱到强,产生生气勃勃,跌宕起伏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罗西尼在管弦乐上的创新还体现在对打击乐器的使用上。如打击乐器:大鼓、小鼓、钹还有根据不同场合使用的其它乐器等等。罗西尼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815)中,用弦乐与宣叙调相结合,改变了古钢琴伴奏宣叙调的长期历史,此期间宣叙调大量采用了大编制的管弦乐伴奏,增强了宣叙调的戏剧性。

二、对后世的影响

在罗西尼留下的大量歌剧遗产(38部)中,《塞维尔的理发师》与《威廉·退尔》是最主要的作品。罗西尼对意大利歌剧的影响甚远,在他之后的贝里尼、多尼采蒂和威尔第等人深受其影响。

(一)美声方面

贝里尼和多尼采蒂是罗西尼美声思想的直接继承者。他们在歌剧的创作上同样讲究旋律的婉转,流畅,极力的发挥燕唱者的特长和歌唱技术,因此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声三杰”。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也间接的发扬了这种创作思想和思维,他一边致力于歌剧戏剧性的同时,又坚持唱腔的完美与精致。

(二)罗西尼式终曲

受罗西尼最直接影响的是多尼采蒂,在《拉美莫尔的露西亚》中,以精彩的六重唱结尾,并采用了“罗西尼式终曲”的模式。埃德加(Edgar)的突然闯入在露西亚(Lucia)的订婚宴上,紧接着在管弦乐奏出一段简短的引子之后,埃德加发出了愤怒的声音,其他人物也相继进入,各自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各个声部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它们彼此竞争,使歌剧走向了高潮,重唱的声音尽管强大,露西亚的声音却在它们的上面惆怅地漂浮着。这首六重唱堪称意大利歌剧史上“最伟大的重唱曲”,是浪漫主义戏剧精神的杰作。②

(三)合唱

罗西尼在他的歌剧中,把合唱放在了强有力的序曲之后,一开始就完成了与主角相关联的任务。多个合唱场面,极大地发挥了戏剧的效果。这一改革对后来的意大利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包括多尼采蒂、贝利尼在内的一代作曲家都在罗西尼的歌剧中寻找灵感和启发。③

三、结语

罗西尼的风格把涌流不绝的旋律,泼辣的节奏,明晰的分句、造型优美而结构有时不拘一格的乐段、空灵的织体,尊重乐器个性的干净的配器、虽不复杂却往往别出心裁的和声熔于一炉。”④这是对罗西尼最恰当的评价。罗西尼作为世界歌剧史上开出的美丽花朵,他的创作思想与同属浪漫时期的舒曼、瓦格纳有明显的差异,但这正体现了他的可贵之处。⑤只有差异性才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罗西尼对意大利歌剧的创新,对后来的歌剧作曲家的创作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歌剧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注:

①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②③④⑤高静:《罗西尼对歌剧戏剧性的拓展》,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he Reform and the Music Feature of Rossini's Opera

Liu Ji-ping
(West Anhui University,Lu'an Anhui 237012,China)

Rossini,Italia opera composer,Is the founder of revived Italia opera.Rossini's innovation on Italia opera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creating the splendid lyrics of Arias,and this changed the situation that singers altered the melodic voices at casual;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uets,and that is the part which can express music meaning the opera requitements;creating"Rossini gradually strong voices"and being the first one to use percussion instruments in the aspect of orchestral instruments,ect.Rossini's innovation spirit has a deep effect on the coming composers in Bel canto.

Rossini;opera;innovation;music style

J617.2

A

1672-0547(2011)03-0092-02

2011-02-29

刘继平(1973-),男,安徽六安人,皖西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声乐及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宣叙调罗西尼序曲
走进课本里的春天
内涵大师罗西尼
罗西尼:始于喜剧,不止于喜剧
性感序曲
试论中国京剧念白与西方歌剧宣叙调审美之异
春之序曲:创新聚力谱新章
“遇到熟人”的礼节
春节序曲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罗西尼的《威廉·退尔》
浅谈西方歌剧宣叙调与中国戏曲念白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