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have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发展变化探微

2011-08-15 00:50蒋兰惠
铜陵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助动词蚌埠用法

蒋兰惠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动词have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发展变化探微

蒋兰惠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英语语法系统不会停留在一种状态不变,其中动词的变化意义最为重大。通过对特殊动词have的语法化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可以说明have的语法化终端形式是成为语法标记,这反映了语法化的一般规律;对比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的have使用区别,可以说明词汇演变过程中的语义选择的需要及语言的不确定性特征。

动词have;语法化;英式英语;美式英语;认知域

一、引言

概要地说,英语中的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即汉语中的“实词虚化”。如果把人类的认识世界的认知域排列成一个系列的话,那么认知域之间映射的一般顺序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序列,即从“人”到“物”,到“事”,再到“空间”,然后是“时间”,最后是“性质”。[1][3][6]这个序列的前半部分,即从人到空间,是由实变虚的过程,后半部分从空间到性质,是由虚到更虚的过程。因此语法化可以理解为词义从实变虚、从虚变为更虚的现象,也有学者将其表述为:实词→虚词→附着形式→屈折形式的过程。[2][4]这个过程体现了人类认知的特点,也就是说人的认知是从具体领域投射到抽象领域,即人→物→过程→空间→时间→性质,简言之,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变化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

二、动词have的语法化过程

(一)have的语法化进程例示

1.动词have的本义为“拥有、持有、据有某物”,是实义动词。Have的主语为人或生命体、后接具体名词,表义为“拥有、持有某物、具有所有权”。如:

(1a)I have a toy car.

(1b)Elephant has a long nose.

2.Have的主语为无生命体、后接具体名词,表示客观存在。如:

(2a)The room has four windows.

(2b)This TV has fifty channels.

3.have后接抽象名词,表示状态或属性。如:

(3a)Have the happy atmosphere in,please.

(3b)I have a lot of suger!

4.have to+动词不定式表示“不得不……”,强调“have to”后的动作及施动者的态度。如:

(4a)They have to sign the agree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4b)Students have to obey these class rules.

5.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或者是have+been+现在分词,have均为完成时态的语法标记,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及延续性。如:

(5a)We have worked on this subject for two years.

(5b)I have been waiting for you all this morning.

6.’ve、’s、’d+ 动词的过去分词,或者是’ve、’s、’d+been+现在分词,是have变体的简化式。如:

(6a)They’ve finished the work.

(6b)He’s been crying for thirty minutes.

(6c)I’d prepared for all well.

(二)have的语法化过程解析

1.have的语法化规律

have原意是“有”,这是最初人类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随着语法化的逐步深入,have渐渐被用于抽象概念,直至彻底抽象为表示完成时态的语法标记,从以上(一)中的6类例句可以看出have的语法化过程。试分析如下:

(1a)和(1b)中用的是have的原意“拥有性”,接续具体实在的事物。(2a)和(2b)中的have用非生命体做主语表达了整体、部分关系,部分仅属于这个整体,部分与整体有邻近性且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排他性。(3a)和(3b)中体现出have的抽象用法,表明主体的义务。(4a)和(4b)中的have to已成为惯用语,表示“不得不”,具备了情态助动词功能,属于明显的语法现象,而且它是在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虚化而成,表明主语应尽的义务,与have to后面所接的实义动词sign、obey相比,意义显得更“虚”。(5a)和(5b)中have的用法进一步虚化成现在完成时态的语法标记,此时完成时态中作助动词have已经失去了“有”的原义。例(6)更是have弱化的语音形式,进一步强调动作发生后的状态,语法化的意味增强。这样,have就终于完成了从实义词到语法词、从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语法化过程。

2.have语法化规律与人类的认知规律

语法化体现了人类认知水平进步,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而且延伸了抽象思维,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当前认知水平的共同作用的结果。(5a)和(5b)中的意思会让人联想到主语具备或拥有后面的情况,但是这层意思只是人们根据整句话提供的信息推断出来的,其实与have的存在并没有多大关系。(5a)和(6b)中的have均通过完成时表达一种状态的延续,而真正决定这种意义的是两个时间状语“for two years”和“for thirty minutes”,在这里,have仅是引导了完成时态的叙述,作为一个语法标记存在着而已。

在没有发生语法化现象时,have仅保持其本义,伴随着语法化的过程,have变成固定搭配的类助动词,其认知意义有所拓展,当have最终成为完成时的语法标记时,它与其他动词搭配所体现出的关联性增强,这就使得have的认知框架不断扩张,由此拓展了人类的认知领域,这正与人类认知规律相契合。

三、英语变体中have的用法变化

在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简称Br.E.和美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简称Am.E.中,动词have的用法有些重要区别。

(一)have在语法化过程中附加do的意义变化

在Br.E.中,have表达习惯性动作,但在否定句和疑问句里却不能与助动词do搭配使用,因为搭配了do就会使句子表现出不同的意思,试比较:

(7a)I don’t have much work to do.

(7b)I have not much work to do now.

从例(7)中可以看出,在否定句中,have所表达的意思略有不同。(7a)表示的是一般性情况,总是有很多工作要做,而(7b)则表达了某个特定时刻的情况。再如:

(8a)Do you have eggs for breakfast?

(8b)Have you any eggs for breakfast?

显然(8a)表达的是通常习惯,而(8b)则是指某顿早饭、某天早餐是不是吃了鸡蛋。

这种用法的差异性在Am.E.中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这种习惯用法就会出现误解,比如例(9)中一个美国人与一对英国夫妇应答的方式就是个笑话。

(9a)Do you have many children?(Am.E.)

(9b)No,we have only about one every two years.(Br.E.)

美国人问的是特定情况“现在是不是有很多孩子?”,意思是想知道对方目前孩子多不多,而英国人则会将这个问句理解为一般情况,“是不是都生养很多孩子,年年生?”,这样一来就回答成生育孩子的频率的意思:“不多,只大概两年生一个。”

在Br.E.中,把have作为一个特殊动词来对待,不但繁琐,而且有碍人们的思想交流。当代英语在Am.E.和类推法的影响下,have已经基本失去了它的特殊性。因为类推法认为,既然是动词就应当与其他动词一样对待,所以Do you have…与Have you…之间的原有区别正在逐渐消失,在口语中,前者显得更为自然。

(二)have在语法过程中附加get的意义变化

现在,人们仿佛感到have既然可以作为助动词,如果再把它用作动词,就有点儿不够“分量”;干脆,把它与其他助动词一样看待,另加一个动词。现在常加的动词是get,试比较下列句中have的使用:

(10a)Have you got a tea pot?

(10b)Do you have a tea pot?

(10c)Have you a tea pot?

在当代英语(modern English)中,例(10)的三个句子已经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10a)的现在完成时只是为了取得形式上的统一,有其形而无其义。

当have用作情态动词时,也常常加上一个get,如:

(11a)I have got to leave now.

(11b)I have to leave now.

例(11)中的两句意思是一样的。在非正式场合,尤其是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have got表示“拥有、占有、具备所有权”意味的形式已经极为常见。[5][7]

此外,(11a)中的“’ve got to”表示的是“义务、强制”的意思,与“want”表示“应当、必须”、“需要”时的用法有相似之处,即have的语法功能更靠近情态动词意味的助动词。如:

(16a)I’ve got to be clarified.

(16b)You want to be alert when you’re watching on.[8]

(三)have、do、get在语法化中的使用变化

在Am.E.的影响下,甚至在没有重复的概念时,Br.E.也越来越多地使用do的形式。如:

(12a)Sorry,I don’t have any idea about this.

(12b)Do you have any time for a cup of tea?

例(12a)中已经不再刻意使用I haven’t any idea about this.而(12b)中也是同样道理,并没有采用以前Have you any time for a cup of tea?的形式。[9]

当have与直接宾语连用时,也显示出较明显的语法化趋势。如:

(13a)How many brothers and sisters have you?

(13b)How many brothers and sisters have you got?

(13c)How many brothers and sisters do you have?

例(13a)是比较古旧的英语表达形式,在现代英语中,尤其是非正式的否定式英语中,更常见的是用got或do来构成动词谓语,如(13b)和(13c),前者是 Br.E.的惯常用法,后者在Am.E.中更常见。

(四)have在语法化过程中的特例

当have具有take,receive,experience等含义时不能加get。例如:

(14a)We have lunch at twelve.

(14b)I have a bath before going to bed.

(14c)He had a good time in Britain.

例(14)中的句子不能说成下列样式:

(15a)We have got lunch at twelve.

(15b)I have got a bath before going to bed.

(15c)He had got a good time in Britain.

例(15)中的句子在使用中被视为非法的。原因在于have的原本意义在这些句中都有明确的体现,会造成话语意义累赘表达,因为人的认知总是更多地注意最突出、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特征。[10]这样的have使用形式不符合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即词汇和语法的演化不是朝着更好地表情达意的方向前进了。

当动词have有致使之意时,美国用have,英国对上级用get,对下级用make。因为在Br.E,to have是个词性不明确的动词,英国人既把它用作助动词又把它用作实义动词,而美国人则一律将它当作实义动词来用。[11]如:

(16a)To have the room well repared,we should ask more people to help.

(16b)To get the room well repared,we should ask more people to help.

(16c)To make the room well repared,we should ask more people to help.

四、结语

本文对have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并结合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对比了have在语法化过程中的用法差异。分析的结果印证了动词语法化的一般规律,这表明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认知水平而不断变化,英语是当代最流行的语言,且正处于急速变化中。变化的原因除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还有语言本身的因素。[12]因此,语法化是研究语言和言语,固定成分和非固定成分之间相互依赖性的重要语言理论,它可以解释自由词汇表达和受制约的句法形态间的关系、语义选择以及语言的不确定性等。

[1]Heine,B.,U.Claudi,and F.Hunnemeyer.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a.

[2]Heine,B.Auxiliaries.Cognitive Forces and Grammaticaliz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

[4]Saeed,J.Semantics[M].Oxford Blackwell.1997.

[5]Taylor,J.Possession in English-An Exploration in Cognitive Grammar[M].OUP.1996.

[6]Traugott,E.C.&B.Heine,eds.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M].Amsterdam:Benjamins,2 vols.1991.

[7]王建伟,苗兴伟.语法化现象的认知语用解释[J].外语研究,2001,(2).

[8]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9]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1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一)[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

[11]任明崇.从语言要素看英美英语差异[J].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

[12]周领顺.答伯奇菲尔德博士的英美语言趋势观[J].河南大学学报,1988,8(5):3.

O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 Verb“have”and Its Changing Process

Jiang Lan-hui
(Bengbu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30, China)

Grammar system is changing,and verb’s chan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 in this process.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have”,it can be seen the final form of“have” is to be a grammar mark which reflects the common rule of grammaticalization.After the analysis of “have” in the British English and the American English,the character of language’s uncertainty can be shown by the semantic preference of“have”.

have;grammaticalization;British English;American English;cognition field

H314

A

1672-0547(2011)02-0096-02

2011-02-17

蒋兰惠(1953-),女,江苏南京人,蚌埠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编号:2009SQRS101),蚌埠学院教研课题(编号:JYWY101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助动词蚌埠用法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助动词”相关语法知识集锦
助动词的用法
“作”与“做”的用法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特殊用法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