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首届中小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研讨会综述

2011-08-15 00:50吴海龙
铜陵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铜陵市铜陵全市

吴 杨 吴海龙

铜陵市首届中小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研讨会综述

吴 杨 吴海龙

6月20日,铜陵市首届“康富杯”中小企业创新与竞争力研讨会在铜陵学院隆重召开。铜陵学院院长丁家云教授,铜陵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佘恩有,市委副秘书长刘宪宁,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张云龙,铜陵康富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李俊平,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致平教授,铜陵市统战部副部长凤为友,铜陵学院副院长倪国爱教授、冯德连教授,铜陵学院科研处处长马克和教授、铜陵学院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吴杨教授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铜陵学院、铜陵市委政研室、铜陵市工商联和铜陵康富房地产开发公司联合主办,由铜陵学院工商管理系(铜陵学院民营经济研究所)承办。来自铜陵市内外的政府界、高校及企业界代表近百人出席了大会。院长丁家云致欢迎词,市委副秘书长刘宪宁讲话,副院长倪国爱、冯德连主持会议。

铜陵市中小企业至今已有8500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9%。实现总产值450亿元,增加值15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3%;上缴税收28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达40%;吸纳从业人员172万人,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比重达82%。50多个产品及商标获得国家、省名牌产品及驰名、著名商标称号,中小企业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同大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相比,同外地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相比,铜陵市中小企业贡献不大、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显得十分明显,如何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制约?铜陵中小企业在产业转移视角下如何进行战略抉择,推进变革与转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是此次研讨会的重要课题。

一、关于铜陵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张云龙认为,中小企业在后危机时代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融资难问题。随着央行在今年6月20日第六次上调准备金率,铜陵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正如冯立果博士认为,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带来的钱荒可能成为压垮我国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稲草”。张云龙认为,中小企业在目前状态下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偿还能力低。据2009年铜陵统计网数据显示,铜陵市中小企业平均负债率高达67%,相当部分企业己处于资不抵债境地,这就增加了银行投资的风险。其次是银行有歧视,各家商业银行都希望贷款给大中客户、优质客户,而不太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数据表明:2008年铜陵市银行业机构最大10户贷款总额128.81亿元,占全市贷款总额的50.61%。5000万元以上贷款总额172.58亿,占全市贷款总额的67.81%。

二、关于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对策问题

凤为友认为,通过创新保持核心竞争力。中小民营企业是原始创新的主体和源泉,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应强化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企业家的核心作用。创新一是要能容忍失败,二是要容忍批判。比别人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的竞争在更深层次上是文化理念的竞争,企业间的差别表面上是规模和收入上的差别,最终还是理念与文化上的差距。文化似水润物无声,爱与感谢是文化的灵魂,它最终让员工能够实现超越自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资本混合和法人财产权,投资者可以实施自己的权利,也能做到两权分离,不以个人偏好而按市场法则经营公司。企业家的领导力决定竞争力。企业家心态要全面开放,要修炼自身,做人力求简单诚实透明,信任别人也要相信自己,提高执行力。企业在产业链上要高效整合,不仅在制造环节而且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个环节提高控制力和竞争力。用心管理与“两本”管理(人本和成本),回归人本,尊重信任员工,真心为员工着想,善于变资源为资本,变问题为机遇。

李俊平认为,在中小企业现有运行机制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双重挤压下,导致其死亡的可能性极大。要使中小企业在金融浪潮中不被淹没,必须要研究经济周期,掌握经济周期的规律,从而指导微观决策问题。因此政府和企业一定要注重对产业和行业的经济周期的把握。

马克和认为,要关注铜陵市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在财政上要从单纯“输血”变成企业“造血”,要加大财政扶持资金,加大政府定向采购管理,加强收费管理;在税收政策上要通过轻税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分层管理,消除中小企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

吴杨认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必须完善对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多部门协调工作小组帮助中小企业,必须积极解决劳动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必须加大对部分中小企业的补贴力度,必须加大我市地方性金融扶持力度,必须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必须推动我市特色产业结构的建立。

三、关于铜陵市中小企业盈利能力问题

李致平认为,总量不大,品牌不多,实力不强,结构不优、创新不足、外向度不高等是我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关资料表明,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非公规模工业企业283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88.7%,其中本年新增规模企业41家,占全市新增规模企业总数的89%。2010年,全市36家总产值过亿元非公规模工业企业共完成总产值313亿元,占非公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5.2%,而其他247家企业完成的产值只占14.8%;实现新产品产值3.2亿元,只占全部销售收入的1%;实现出口交货值5.2亿元,占非公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2%。2008年,在全市228家规模企业中,总产值千万以下的企业67户,占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总数接近30%,而实现的营业收入只占到2%多一点,而亿元以上的27户企业(12%)实现营业收入占80%。

四、关于铜陵市中小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

凤为友认为,铜陵市中小企业囿于家族企业的模式,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企业主及部分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的高层管理,家族仍掌握了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企业中很大部分的中高层经理人员甚至总经理都是家族成员,外部优秀人才很难进入企业。正如新希望集团的刘永行所说,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就在于社会精英进不来,一家人的思维方式多少有些类似,没有一个突破点,容易耽误商机。企业无法获得新鲜的血液,无法来壮大自己的队伍。由于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介入,公司的内部结构和关系会变得复杂起来,企业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夹杂着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两难的境地,所谓“成也萧何,败地萧何”。

五、关于铜陵市中小企业金融成本问题

刘红认为,进入后金融危机后,特别是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大中小企业都普遍感受到了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带给企业的冲击。突出表现为国际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和短缺。据今年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显示,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国际粮价大幅上涨15%,与一年前相比飙升29%,已逼近2008年“粮食危机”时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随着粮价飞速上涨,副食品价格也迅速飙升,铜陵市副食品价格平均上调13.9%。多米诺效应在铜陵市越发明显,物价的普遍上调也造成了重金属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对于那些紧紧依托于铜资源,围绕铜加工、铜工艺为载体的铜陵市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中小企业亏损面达15.8%,亏损额增长22.3%,规模以下的小企业,亏损情况可能会更严重。

六、关于铜陵市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凤为友认为,我市少数的民营企业塑造出了具有其自身特色的成熟的企业文化体系,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起步晚,发展历程短,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被动和自发建设状态,存在着不少问题。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道路上,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东西,或者照抄照搬别人看得到的东西,而忽略了企业文化最为重要的内涵。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口号标识文化,等同于刊物文化,等同于文体娱乐文化,如随处可见的响亮标语口号等;再就是举办一些娱乐活动、文艺演出。这些做法不能说是错误,但却只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并非企业文化的本质。这样建设企业文化,肯定行不通,也不可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七、关于铜陵市中小企业政府支持问题

刘红认为,政府不能只顾着帮助富人而忘记了穷人。从财政支持的作用来讲,2010年,铜陵市共安排了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扶持3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0户成长性中小企业。从资助力度来看,500万的中小企业资助资金和全市3.2亿的大中企业的投入相比,专项资金的确少得可怜;从政府财政支持的结构来看,也明显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在工业企业、服务企业和新型企业中,政府财政支持的都是工业企业,没有考虑到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再从金融支持来讲,去年虽举办了12期金融服务日(金融超市)活动,组织170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55亿元。开通了铜陵市网络金融超市,企业会员104户,个人会员82人,成交融资项目32个;但从总体上来讲,相对于对大企业的支持,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无论是领导的精力分配上还是从工作支持上,做的还远远不够。

八、关于后危机时代铜陵中小企业危与机问题

吴杨认为,在后危机时代,铜陵市中小企业“危”与“机”并存。在金融危机的初期,由于电解铜价格上涨过快,导致部分铜材加工企业如豪顺铜业、恒兴铜业、铜泉电线电缆厂不同程度停产或减产。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阀门行业和纺织服装业盈利空间受损甚至全员亏损。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原材料价格的突然跳水,使我市中小企业又遭到一次严重冲击。当然,危与机总是相辅相成,互为联系的。铜陵市中小企业要转危为机,必须要抓住国家政策的机遇:一要抓住国家启动内需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机遇;二要抓住融入泛长三角的机遇;三要抓住金融危机中企业重新“洗牌”的机遇;四要抓住国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机遇。

副院长冯德连做了精彩总结。他认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旨在帮助铜陵市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瓶颈,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研讨会有三大特点:第一是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的合作和交流,体现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根本宗旨,也是铜陵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内涵;第二是有思想的火花,理论和实践的碰撞才能产生活的思想,才能使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第三是互动交流,通过搭建这个平台,建立了学校与企业、政府联系的纽带,实现了学者与企业家间的交流。

(吴杨 吴海龙)

猜你喜欢
铜陵市铜陵全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互联网+时代下大众阅览点对青年之影响——以安徽省铜陵市全民阅览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