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战略与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1-08-15 00:50辽宁大学辽宁0036沈阳大学辽宁省0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经济带体育产业辽宁

郑 鸿 杨 英(、辽宁大学 辽宁 0036 、沈阳大学 辽宁省 004)

前言

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之一,是需求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刺激内需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又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快速发展辽宁沿海体育产业,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调整我国东北产业结构、加速沿海经济发展、推进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1、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随着整个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巨大的发展,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为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环境。由于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成员对体育消费需求增强趋势也日益凸现,体育的参与型消费、实物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的强劲趋势,刺激了体育产业和投资的增长。辽宁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了大众户外运动、健身、休闲的需求。因此,本文着重从发展辽宁沿海体育旅游入手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1)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3)专家访谈法;

(4)信息查询法;

(5)数理统计的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组成

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被国务院原则通过,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的 “门户”是港口,东北地区的海港都集中在辽宁。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这6个城市,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体系发达,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辽宁沿海地区是东北地区惟一沿海地带,从这个角度讲,辽宁沿海经济带可以说是东北沿海经济带,它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会引领整个东北的振兴。

3.2、辽宁沿海经济带

2009年9月,全国最长的沿海公路辽宁滨海大道建成,辽宁滨海大道建设质量达到高速公路标准,全线不收费。辽宁滨海大道全长1443公里,贯穿辽宁沿海6市、21个县区,沟通25个港口,连接228个工业园区、133个旅游景点。辽宁滨海大道是国内第一条实现全省沿海贯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里程最长的滨海公路。这标志着辽宁经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辽宁沿海经济战略,进入到一个发展的崭新阶段,辽宁沿海经济带,将成为东北和东北亚的经济轴心。

3.3、辽宁沿海经济战略的意义

辽宁沿海战略实施,对整个东北沿海经济带发展充分体现:

一是标志着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成为全国整体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形成了七大开放地带:先是珠三角,毗邻港澳;然后是长三角,带动整个长江流域;接着是天津滨海新区,辐射环渤海的半个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向东南亚;海峡两岸经济区面向台湾、连接中部;江苏沿海地区则为淮河流域和陇海-兰新经济带开辟新的出海通道。相比之下,辽宁沿海经济带虽是最晚整体开放的沿海经济带,但战略意义殊为重要。它不仅使环渤海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圈,更具战略地位的是它将使东北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紧密结合,推进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而东北亚在亚洲乃至世界有重要位置,2007年,东北亚6国经济总量达11万亿美元(东南亚10国仅为1.1万亿美元)。

二是将有力地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重在创新,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规划》强调辽宁沿海经济带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其实质就是打造制度创新的增长极,促进形成技术创新的增长极,从而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

三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协调发展,实现发展模式创新。结合东北地区的特点,主要是实现 “再工业化”,具体来说就是地区产业结构非均衡发展模式、存量改造为主的重化工业发展模式,以大型国企为主导的重化工业发展模式。

因此,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和体育旅游的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4、国内外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体育旅游在世界上已经普遍开展,同时,已成为全球性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它越来越被大众重视和接受,并且,在不断地升温。据有关专家预测,体育旅游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

我国自1999年国务院颁布新的休假条例以来,掀起了国内旅游热潮,人们的旅游需求也渐渐开始发生变化,从静态的观光型旅游向动态的参与性、娱乐性的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这为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体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成为促进辽宁省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项目。体育旅游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独特的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将为体育产业拓展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旅游业提供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和发展动力。

3.5、辽宁体育旅游优势

辽宁有很多具有地方优势的体育和旅游资源,以大连、营口、丹东、盘锦、锦州、葫芦岛等海滨城市都可以适合发龙舟、皮划艇、摩托艇、划船、滑水漂流等体育旅游活动和独有的清文化国际旅游节、民族体育文化活动,都适合旅游者参与。加之辽宁非常优越舒适的体育训练场馆,其中不乏奥运冠军的成长摇篮,这些都是我们辽宁引以为傲,并能够与旅游很好结合的体育资源。

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的“门户”是港口,东北地区的海港都集中在辽宁。黑龙江主要是“沿边”、“沿江”;吉林苦于没有出海口,所以叫做“边疆近海省”,甚至宁愿以四平换取丹东。辽宁的6大海港中,大连港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目前居于“龙头”地位。但营口港进来发展势头很猛,已进入全国十大亿吨大港,而且已经将海港功能前移至沈阳近海经济区,主要承接沈阳经济区8城市的海运。丹东港主要是通过 “东边道”承接吉林、黑龙江的出口以及朝鲜的进口。锦州港、葫芦岛港、盘锦港形成蒙东地区的能源以及重要物质通道,乃至连接内蒙古。从未来发展趋势看,辽宁沿海经济带将形成 “港口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往大连港 “一港独大”的局面,形成各港口竞争合作的态势,从长期发展来看,这将有利于形成合理分工、提高综合效率。

3.6、辽宁省获十二届全运会承办权

辽宁省一直是中国的体育大省,人才济济,是培养冠军的摇篮,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今,共产生29位奥运冠军,尤其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辽宁籍运动员共获得8枚金牌、25枚奖牌,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各省市自治区贡献榜中排名首位。

2009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体育大学召开了确定十二届全运会承办省市评选会,辽宁最终获得了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承办权,这不仅是辽宁体育界的一件盛事,更是为推动辽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和特殊意义。

4、存在不足

4.1、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产品种类单一

辽宁体育旅游产品多是一些已经在全国普遍存在的项目,没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缺少篇奇产品和本地特色产品,不能满足旅游消费多元化及个性化的需求,而且体育旅游的开发显得来为零散,尚未形成规模,高质量的体育旅游产品不多。一些体育旅游产品项目还没有形成数量,没有达到相互合理的配套。

4.2、体育旅游市场的基础薄弱,缺乏体育旅游营销观念

根据对辽宁省体育旅游健康服务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由于我国发展体育旅游较晚,体育旅游还没有深入人心,人们对这一产品比较陌生,尽管我国大众体育意识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推行竞技体育政策,忽视大众体育的发展,人们积极主动地寻求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被抑制了,导致了体育旅游的群众基础较为薄弱。

5、对策与建议

5.1、加强宏观调控

政府要对体育旅游业进行统一规划。成立体育旅游业发展促进协会。对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从政策上指导,从法规上调控,宏观管住,微观搞活。要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各级政府要把体育旅游业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政府要运用金融、税收和法律手段对体育旅游业进行调控。体育行政部门是体育旅游业的主管部门,要树立大体育的管理思路,对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要统筹规划,对体育市场要加强执法监督,使我省体育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5.2、在政策上积极扶持 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德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取鼓励成立“商业性的体育企业”-盈利性的私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政策,这类“体育企业”的大量建立,不仅通过税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还对扩大就业市场产生作用。所以,我们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鼓励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时的发布各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情况,各个旅游区域搞好联合,共创旅游资源、推进各个领域的体育旅游合作步伐,尽最大力度的做好宣传工作,按照不同的季节为各地游客提供区域内精品旅游线路。

5.3、完善体育市场

体育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深厚、前途广阔的大市场,需要各级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培育、引导。竞赛市场要打破行政垄断,向社会开放,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着手建立体育经纪人制度,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信息市场要充分利用电视转播、广告增加收益;体育彩票市场要积极取得国家政策支持,增加发行额度和筹资能力;体育人才市场要逐步规范,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加快建立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积极进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实现技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同时积极开发新的体育产业项目。政府应该对现有的体育旅游政策加以重视,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开拓体育旅游市场,同时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到辽宁省沿海城市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坚强管理体制和完善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确立相应的体育旅游法规政策,促进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同时要督促、监督体育旅游的安全措施,必须对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体育旅游安全监督到位。

5.4、加强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之间的合作意识

当前体育旅游业的市场不断的被扩大,眼前已有的这种市场已经远远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挂上钩、结成网,创建具有辽宁特色的体育旅游市场,最终做到体育与旅游共同发展。

5.5、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特别注重体育旅游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的体育旅游初具规模,但是不够完善,其发展还具有很大的潜力,要想提供国际一流水平的体育旅游服务,必须拥有一流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人才是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支柱。特别是针对辽宁省的特色,培养相应的体育旅游专门人才,他们对研发新兴体育产业、开辟体育市场、未来体育旅游的发展规模与发展方向问题,具有先决性作用。因此,在辽宁省的高校应根据相应的需求,设立体育旅游专业,大力培养相关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旅游事业服务,发展辽宁省体育旅游产业。

5.6、利用现代化通讯设备,做好辽宁沿海城市体育旅游的宣传工作

通过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时的发布各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情况,各个旅游区域搞好联合,共创旅游资源、推进各个领域的体育旅游合作步伐,尽最大力度的做好宣传工作,按照不同的季节为各地游客提供区域内精品旅游线路。

5.7、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体育旅游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应该对现有的体育旅游政策加以重视,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开拓体育旅游市场,同时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到辽宁省中部八城市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坚强管理体制和完善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确立相应的体育旅游法规政策,促进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同时要督促、监督体育旅游的安全措施,必须对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体育旅游安全监督到位。

体育旅游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健康的需要.目前我国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体育旅游环境.体育旅游作为当前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未来旅游产品建设中的一个主要方向,要充分认识辽宁沿海经济带体育旅游开发的地域性优势,通过合理开发,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带动辽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做出更大的贡献。

[1]刘忠等.市场经济与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9.

[2]鲍晓明.新的经济增长点[M].体育产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

[3]石培华.为体育产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J].浙江经济.2002.12.

[4]彭永捷.人文奥运[M].东方出版社.2003.

[5]吴振绵.我国体育投融资体制问题研究[J].体育文化.2004.2.

[6]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加入WTO与体育改革发展[M].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0.

[7]成会君.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

[8]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李敦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J].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体育市场研究.2000.

[10]俞继英.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

[11]李英玲.辽宁省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

[12]万怀玉,朴勇慧,刘政军,侯跃红.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10.

[13]胡春红,郭瑞.加快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14]近几年《辽宁日报》、《沈阳日报》及相关辽宁经济发展建设资料

猜你喜欢
经济带体育产业辽宁
辽宁之光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