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1-08-15 00:48刘新跃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导师研究生

郭 跃,刘新跃,魏 骅

(安徽中医学院人文学院,安徽合肥 230038)

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郭 跃,刘新跃,魏 骅

(安徽中医学院人文学院,安徽合肥 230038)

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在当前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也面临巨大压力,影响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不足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围绕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详细阐述了作为医学研究生这一特定主体,其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提高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等基本问题。

医学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学毕业生的数量大大增加,再加上就业导向、择业观念等影响,就业压力较大。“研究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关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何提高研究生的有效就业率,做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是广大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所面临的新的挑战。”[1]虽然影响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009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政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2]

一、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缺失

“中国教育长期信奉‘德行即知识’,导致了我国长期以来对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进而形成了普遍存在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状况。”[3]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是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大部分研究生都会选择从事医学专业相关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由于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相对本专科生来说,就业困难相对较小,能较顺利实现就业;同时由于医学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性较强,所以在部分研究生看来,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和紧迫性不强。表现为:不光医学研究生自己不重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学校、导师、辅导员也不太重视医学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医学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进入教研室、临床科室后,辅导员与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重视不足。

(二)就业功利

受到市场经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医学研究生在就业中急功近利:一是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忽视社会需要。“据相关机构统计,在医学研究生就业取向中,选择工资高、福利好,工作安逸职业的学生比例占了59%,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多地关注个人利益,忽视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诚信。”[4]二是过度看重经济收入,忽视个人兴趣。在就业中出现了“考公务员热”“考三甲医院热”。其实并不是所有参加考试和被录用的考生和公务员都适合做公务员或医生,更不是所有参加考试和被录用的考生和公务员都对做公务员或是医生有浓厚的个人兴趣,而是因为其职业较为优厚的“酬薪和待遇”。三是过度看重短期收入,忽视个人长远发展规划。在就业中存在“鼠目寸光”的不科学现状。

(三)诚信匮乏

“然而今天,面对竟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如注水简历、伪造证书、随意违约,等等。据相关媒体调查显示,求职者中有33%的简历存在水分,45%的求职者在工作经历上‘造假’,还有20%的人伪造教育信息等其它资料。”[5],造成医学研究生就业诚信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大部分医学研究生认为用人单位不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及激烈的就业压力是主要原因。然而,无论如何,研究生材料注水、随意毁约,缺乏应有的诚信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秩序,损害了学校声誉,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就业,最终也给其本身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四)心理脆弱

“部分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较弱,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被用人单位拒收的情况,很多毕业生缺少承受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准备,常常抱怨,自怨自艾,有的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影响了自己的就业选择。”[6]一部分医学研究生在遭遇就业失败之后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我调控能力导致一部分人出现诸如紧张、焦虑、自卑、怯懦、自负、依赖、攀比、急功近利、虚荣、冷漠、失落等等心理障碍。这对于本身从事医学专业学习的医学研究生来说的确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主要原因是其对就业形势与自身条件缺乏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与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有关。

虽然作为高知和高技能型的专业人才的医学研究生,我们不愿意看到其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但是“回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重要的是针对其身上的缺点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二、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原则的东西无外乎是指导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条规律必须遵循:

(一)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医学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在实施对医学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研究生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贴近实际要求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医学科技发展的新条件与时俱进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取得实效性的前提;贴近生活要求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要兼顾国家和社会人才需求和研究生发展需求,关注现实问题,求真务实地开展好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要求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把握研究生思想、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地位,以正面示范为主,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推动医学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二)贯穿始终,实施全过程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不仅指就业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贯穿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7]。一般来说,依据研究生学习特点和环境,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1、专业适应与职业规划阶段。这主要在研究生一年级,研究生刚入校接触新的专业和内容,这时需要帮助研究生了解医学专业培养计划、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由于这一时期研究生主要是集中在学校集中学习基础课程,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职责主要是由研究生辅导员来完成。2、职业体验阶段。这是指医学研究生进入二年级以后,随着导师双选和基础课程学习结束以后进入临床、实验室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生对职业的认识由理论的认识到了实际的感知,会具体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教师及研究人员的职业生活。在这个阶段,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由导师和辅导员共同承担,特别是导师对研究生择业观的形成和培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辅导员要加强和研究生的交流、沟通和教育。3、择业指导与就业去向发生阶段。这主要发生在研究生三年级。这一阶段研究生正处于职业选择的关键时期,会明显出现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放在择业观引导和心理调试上面。这段期间仍然由导师和辅导员承担主要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要告诫研究生诚信就业、不弄虚作假;不择业功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科学认清形势,全面认清自己。

(三)拓展途径,实施多方位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8]这当然包括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所开设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专业限制及研究生学习特点,很多研究生对其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深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育内容,强化就业形势、自我认知、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诚信和法律意识教育,培养医学研究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鉴于目前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建议在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同时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要素。

2、充分发挥网络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网络日益成为人们交流与相互影响的主要媒介,网络日益成为医学研究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针对这一特点,一要建设专门的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或在医学研究生就业信息网中开设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开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二要密切关注医学研究生就业思想动态,对于其在网络上发表的留言、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及时给予疏导;三要加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医学研究生的不良误导。总之,在当今掌握了网络话语权就掌握了医学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3、切实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强化研究生实践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9]。对此一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二要探索社会实践的有效形式,除传统的义诊、三下乡等形式外,更要探索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4、积极拓展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人、鼓舞人、塑造人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实现途径。医学研究生要特别注意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术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注意在医学研究生学术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医学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与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培养医学研究生求新探异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合作沟通的团队精神。

三、切实提高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一)突出一个中心:促进就业

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就业问题更加复杂。对于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来说更是如此,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将涌入就业市场,他们能到大型综合医院、科研机构、高等医学院校就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就业满意度将越来越低。广大医学专业研究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本来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强,原因出在医学研究生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差距,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的研究生理性看待就业市场,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对政府和学校来说,促进就业、保障就业、服务就业是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摆在各级给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突出任务。

(二)强化两个队伍:辅导员和导师

有两类主体对研究生就业赋有不可推卸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一是辅导员。在研究生阶段,由于研究生本身年龄较大,再加上从研二开始大部分医学研究生就进入临床和实验室,导致辅导员对研究生就业引导和教育严重不足。要强化辅导员对其教育和引导,特别是要强化其对研究生就业形势、择业观念的引导和帮助。二是导师。要充分发挥导师在医学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进入研二以后,大部分的研究生都会跟着导师进入临床或实验室进行较为长期和专业的专业技术知识学习。部分同学包括导师认为导师只负责专业技术问题,导师对学生的教育只能是专业教育。然而,教书与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由于其在学术领域的权威性,导师对学生的影响直接并且深刻,导师的职业态度、道德修养都会对其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导师要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就业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三)把握三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专业课

1、继续发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研究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10]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文)要求,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试点和实施工作,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学模式。通过改革来提高研究生思政课对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建议开设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通过邀请校内外特别是有关用人单位如医院领导、医药企业老总来校讲座,让医学研究生了解和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方向。3、特别注重在医学专业课程中挖掘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注意挖掘各类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需要指出的是三类课程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通过努力和强化,形成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合力。

(四)依托四个载体: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和班级

一是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实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支部建在班上。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研究生团组织要把加强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研究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医学研究生的就业创业和成长成才服务。三是研究生会要通过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四是要有效发挥班级在医学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载体作用。毕业班要特别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活动、就业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五)体现五项观念:诚信、责任、敬业、创业和奉献观念

1、诚信观念。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的前提条件。要切实加强研究生就业中的诚信教育,教育毕业生以诚信为本,树立诚信就业的思想,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来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要教育医学研究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求职简历,“不注水”,要珍惜自己所获得的工作,不轻易毁约。诚信是道德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要不断引导研究生牢固树立社会诚实意识,珍惜自己的信誉,杜绝失信的行为,认真履行应尽的各项义务。

2、责任观念。要培养研究生坚持责任为先,把责任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研究生报效国家的基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权利和责任的关系,要通过种种途径和形式教育广大医学院校研究生,不光进大医院、留在城市是为国家做贡献,走进西部、走进基层卫生院更是青年一代肩负的神圣使命。

3、敬业观念。要不断培养研究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态度,使其认识到任何职业都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无论是当医生、当老师、进研究所实验室,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应该恪尽职守,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心比较浮躁,敬业精神正在失落,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大学生也必然受其影响,到达工作岗位后缺乏基本的敬业精神,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害怕吃苦,缺乏责任感,缺少实干精神。

4、创业观念。创业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而且也是其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良好途径。特别是临床专业研究生,由于公立医院每年招收的毕业生人数有限,临床培养的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一部分研究生就没有机会进入公立医院。医学研究生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创业,可以通过联合开办社区诊所进行创业。

5、奉献观念。就业不仅是研究生个人发展的途径,更是承载国家和社会的神圣责任。他要求我们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在就业中不仅注重自己的收入、社会地位、工作条件,更要奉献国家、服务社会。广大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应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面向基层、面向西部这些缺医少药的地方,在实践中努力把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以上是笔者对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目的是希望增强人们特别是医学院校对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在遵循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切实提高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医学研究生顺利就业和成就事业,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

[1]赵海艳.浅谈医学院校研究生辅导员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做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0,(8):19-20.

[2]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Z].教思政〔2009〕1号文.

[3]杨秀兰.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医学与哲学,2005,(5):61-62.

[4]翁炎泉,文锦枢.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研究[J].科技传播,2010,(6):157-158.

[5]赵建敏,张东红.想就业:诚实为先守信为要——上海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0,(6):116-118.

[6]郭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消费导刊,2010,(3):246-247.

[7]李忠军.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校理论战线,2009,(10):43-45.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

[9]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0〕11号文.

[10]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Z].教社科〔2010〕2号文.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Medical Postgraduates’Employment

GUO Yue,LIU Xin-yue,WEI Hua

(Humanities College,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38,China)

In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the medical postgraduates’employment is under tremendous pressure.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mployment,but the lac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mploy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main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postgraduates’employment,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the effec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mployment,and other basic issues.

medical postgraduates;employm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416

A

1009-9735(2011)04-0017-04

2011-04-02

2009年教育部专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09JDSZ2016)。

郭跃(1979-),男,安徽肥西人,安徽中医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导师榜
爱情导师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