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妇女主义角度解读《紫色》中黑人女性的自我觉醒

2011-08-15 00:42陈迎晓
文教资料 2011年26期
关键词:沃克继父男权

陈迎晓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2)

(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英语教师,香港理工大学英语教学硕士,浙江大学英语文学学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

1.《紫色》创作背景和隐含意义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出生于美国黑人聚居的乔治亚州的贫困乡村,自幼耳闻目睹南方黑人的悲惨生活,尤其是黑人妇女。身为黑人女性,作者早年被哥哥的玩具枪射瞎右眼,大学毕业前又在非洲旅行时怀孕,几近自杀。正是这样远离社会中心的边缘位置给予了艾丽丝·沃克如此广阔的视野,她从西莉(Celie)的视角展现给读者们白种男人、白种女人乃至黑种男人所看不到的一个专属于黑人女性的苦涩世界。

小说《紫色》为沃克赢得3项美国文学最重要的奖项:普利策奖、美国图书奖、全国图书评委协会奖。小说采用书信体形式的叙述方式,运用娴熟的黑人民间口语和象征隐喻的手法刻画人物并探寻人物的心灵。作者不是仅仅停留在描写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上,而是深入探讨黑人女性遭受不公平待遇的社会历史根源,并寻求解决途径——妇女之间的互爱互助是她们获得幸福和自由的最佳手段。

小说名 《紫色》(The Color Purple)蕴涵了独特的意义。在英美传统文化中,紫色(purple)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黄色(yellow),是一种“尊色”,是帝王之色。神秘的紫色(purple)在英美文化中便是皇权、崇高和尊严的象征。艾丽斯·沃克大胆地将小说命名为《紫色》,既反映了小说主人公西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未来的渴望,又从一个侧面把跪着的女性拉起来,将她们提到了王权的高度,让黑人妇女也享有帝王般得尊严和社会地位。

2.黑人世界的男权压迫

《紫色》的女主人公西莉年仅十四岁就遭到继父的蹂躏,她却不敢怨恨灭绝人性的继父。在被继父糟蹋了七年丧失了生育能力之后,西莉又被继父当做私人财产转卖给已经有四个孩子的X先生。从此之后,西莉成了劳动工具、泄欲对象,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面对丈夫的恣意打骂,西莉不知道如何来保护自己。西莉没有叫过继父和丈夫的名字,总是称前者为“他”(He),后者为“某某先生”(Mr.X)。对于西莉来说,这两个男人组成了一个冷漠无情而又凶神恶煞般的世界。

3.黑人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独立

黑人文学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深受社会现实和政治背景的影响,《紫色》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黑人长期被剥夺和限制接受教育和文化的权利,无法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忧伤和悲愤。在沃克看来,黑人女性要摆脱男权思想的束缚,寻求生存意义和赢得尊严,必须先唤醒她们的身份意识和自我独立意识。只有接受教育,黑人女性才能自我反抗和争取自由。小说一开始就为西莉后来的自我觉醒和独立埋下伏笔。从少女时代开始,妹妹耐蒂(Nettie)就教西莉认字,她渐渐学会向上帝写信,倾诉自己内心的痛苦。虽然西莉的语言简单笨拙,但是她是一个情感丰富的有血有肉的黑人女性,濒临绝境仍不放弃希望。

3.1 寻求自身价值和尊严

在夫权专制的家庭里,顺从是妇女的美德,作为一名弱女子,西莉根本不敢幻想去反抗她的丈夫,她已经默默习惯接受被奴役的地位。然而,X先生的情妇莎格(Shug)的到来却成为西莉寻回自我的契机。莎格是小说中比较出彩的一个关键人物,她是一个黑人歌手,性格独立奔放,极具叛逆精神。她勇敢地打破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意识形态,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莎格从来不听从男性对她的要求,她身上那股不畏男权、特立独行的态度让西莉非常羡慕和欣赏。莎格对西莉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她改变了束缚西莉多年的男性至上的观念。对于西莉表现出来的奴性,莎格批评了她:“你不是我的佣人,我不是让你来伺候我的,我把你带来是爱你,帮你站起来做人。”莎格鼓励西莉反抗X先生,学会如何了解女性的身体,享受性的快乐。在莎格的鼓励下,西莉开始重申自己的价值,走出了自卑的阴影,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小说中对西莉和莎格之间的同性恋关系描写与严格意义上的同性恋是有区别的,那个年代的黑人同性恋关系反映了美国黑人妇女为了自我生存和发展,团结一致,互相关爱,获得自信和尊重的一种途径。玛莎·雪莱曾说:“在男权社会里,女同性恋主义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因为为了摆脱男性的压迫,妇女们必须团结起来——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爱彼此。只有变得强大有力而又不依赖于男性,才可能站在一个有利的位置来对付他们。”

3.2 人格的完全觉醒

在莎格帮助下获得自我的西莉反抗意识越来越强烈,当发现X先生多年来藏匿妹妹的来信时,西莉完全觉醒,心中的怨恨和不满完全爆发,她试图拿剃须刀刺向X先生,她觉得自己不应该丧失自我,逆来顺受,屈服于男权之下,当X先生又要揍她时,她用餐刀扎他的手。面对丈夫的冷嘲热讽,西莉终于大声宣泄心中的不满:“我穷,我是个黑人,我也许长得难看……不过我就在这里。”这是西莉的独立宣言,在莎格的启发和引导下,西莉终于摆脱了精神枷锁,站立起来了。

3.3 经济的彻底独立

小说的结局,西莉毅然离开了X先生,开始自食其力学做裤子,直到后来开办了自己的裤子公司,彻底实现了从人格到经济的完全独立。这标志着西莉终于彻底摆脱男权的压迫,成为独立自由的新女性。西莉的解放也促成了X先生态度的转变,他不再把西莉当成奴隶看待,接受了西莉的价值观,西莉最终也称呼他阿尔伯特(Albert),从此他们建立了平等共处的夫妻关系。

4.结语

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生动刻画了饱受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主人公西莉从逆来顺受到最后冲破男权社会的枷锁,寻求自我价值和尊严,最终实现人格和精神独立的艰难历程。这部作品成功地表达了一个黑人女性对自由和生命的热爱,宣扬了种族平等和男女平等的思想。正如《紫色》所揭露和呼吁的,黑人女性必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才能开启自主的新生活。

[1]Alice,Walker.The Color Purple[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92.

[2]封金珂.《紫色》中的妇女主义新理念.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

[3]伍红军.父权二元世界的解构《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4).

[4]王文胜.浮出历史地表的黑人女性世界——读艾丽斯·沃克的《紫色》,2001,(05).

[5]周春.抵抗表征:美国黑人奴性主义的形象批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5).

猜你喜欢
沃克继父男权
Myth and Mechas
未来科幻城
体育运动中的性别与性:反抗男权制
一头卖不掉的牛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世上最美丽的吻
世上最美丽的吻
男权,一把悲剧的锁
——细读《孔雀东南飞》
和继父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