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参与”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2011-08-15 00:42钮苏苏
文教资料 2011年26期
关键词:想象音乐孩子

钮苏苏

(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心小学,江苏 吴江 215200)

做任何事情方法最重要,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教学、学习也是一样。如何用一个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快乐、健康地学习,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正确指导学生学习、正确运用教学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小学教育属于学生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期间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有关小学教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从小学教育的整体出发,也可以对其基本的、具体的进行教学,而中外教育家、学者大多提出要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和多思考的学习方法,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却是搞好小学教育的前提。小学教师运用正确快乐的方法,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音乐,让他们欣赏,从而使他们在生命最初对音乐产生好奇,并使这种爱好具有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由好奇变成兴趣。

在具体的小学教育中,为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更好地接受知识,教师需要用更好的方法方式来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好奇,并使这种爱好具有更深、更有智慧的力量,由好奇变成兴趣,让他们觉得快乐是一件多么重要和愉悦的事情。应通过对“寓教于乐”小学教育方案的探究,找出一个让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的方案,让学生从内心感到快乐。

一、“寓教于乐”理念在小学低年级教育中开展的现状。

1.提高兴趣,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并不是要学校培养出大批的音乐家,不是让他们非要精通某些乐器,也不是让学生知道某些音乐知识,而是让学生开始有对音乐欣赏的意识,并产生兴趣与爱好,慢慢地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视听能力和对音乐的记忆力随之增强,从而,培养对于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对于生活体验的感受也能很自然地通过音乐欣赏表现出来,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最终从内心得到快乐。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参与、表现意识,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各种形式表达出来。

2.快乐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表现和音乐感受。

小学教育就是以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教育学生快乐地表现自己。现实生活并非如此,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简单地打开音乐教材,把各种类型的,比如抒情、欢快、悲伤的音乐放给学生听,然后让大家分析不同类型的区别,便草草了事,一节课上完,学生依然很茫然,不清楚上了些什么,同时也没有感受到任何乐趣。而课本里,大都以管弦乐、大家作品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刚刚接触音乐的小孩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更不用说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延伸它的内涵了。引导小孩对音乐产生兴趣爱好,引导他们用最纯真的心,快乐地感受、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的过程,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大难题。教师要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运用快乐的教学方法快乐教学,让小孩集中精力,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用纯真的心去感受音乐的美好,所以快乐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寓教于乐”,鼓励学生大胆地与同学间相互交流看法。

1.平等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教育的要求,并不是要学校培养出大批的教育家,也不是让他们都成为著名的作家学者,而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有自己的感悟。小学教学中基本的教学方式就是信息的传递,它能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一个好的教学形式特征是可以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平等,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畅通无阻地相互学习交流。

2.提出质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小学课堂上应该放下老师的架子,以学生是主角,老师是配角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质疑书本的内容,同时老师也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讨论、争辩,课下组织各种辩论活动的形式,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时候,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教师应该及时归纳学生的发言,并进行讲解、引导,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的方向探讨,最后找出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快乐。并不是所有的问题老师都可以解决,并不是书本上所有的都是正确的,要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同时,这样的课堂辩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信息,更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记下的知识是最牢固的。这样的引导方式,使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比文字更丰富,比图画更鲜活。

三、“寓教于乐”,给孩子空间,好听的音乐尽情地想象出来。

1.言为心声,音为心语。

有想象的音乐才是最美的,音乐之所以美妙、变化无穷,就是因为有无限的想象存在。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像以前教学生写字一样,带有童真的想象,站在孩子的角度,用美丽可爱的语言,引导孩子丰富想象,并鼓励他们说出来,对音乐产生最初的兴趣。孩子都有极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激情会影响孩子,把孩子的兴趣引到音乐中来,让孩子有兴趣听,引导孩子听一段音乐作品,然后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通过想象力的语言,把无形的音乐转化为世间有形的物体。如欣赏《高山流水》,我们可以询问孩子听到的感受,尽可能引导孩子讲出听到的各种想象,他们不说我们就可能无法发现他们有着不同凡响的思维,到那个时候,学生的潜能也有可能被挖掘出来。

2.自主发展,自主创造。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美的尝试。教师要为孩子们创造一种民主、热情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音乐巧妙地表达出来。从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看,学生被端正于课堂,老师威严地站在讲台上。所以教师正确的指导,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创造就显得非常重要,完全放开,让他们把好听的音乐尽情地想象出来,然后快乐地通过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这样,他们也会从心里感觉到音乐的美妙和内心的快乐。

四、“寓教于乐”,将课文内容,以学生自己的想法演出来。

1.结合课文,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演能力。

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从而获得奖励、赞美,好奇心重,让他们表演将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而小学课本的文章大多是有趣、好玩的故事类型的文章,甚至是童话色彩比较浓厚的文章,如《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文章比较好玩、简单,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不宜详细讲解,那样会禁锢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感受不到童话的童真思想。教师让学生演出来,既可以感受文章中那种童真班孩子的天真,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在老师之前的讲解下,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意义,锻炼胆量和表演才能。

2.给予自由,通过欣赏大声唱出喜欢的音乐。

音乐专业是一门极其重视情感教育的学科。音乐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只有深刻感受理解其中的感情,才有可能真正欣赏音乐之美,这样才能被称之为有效的音乐欣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时应该注重快乐教学,带领学生走入音乐的殿堂,真正理解音乐。当孩子们理解了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然后感觉到了快乐,就要大声地唱出来,而不是单一地倾听。音乐是很美妙的,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引导者,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然后从内心感受到快乐,而不是表面的好玩。比如音乐教材里有关于春天的音乐,教学之前,带学生出去踏青、认识春天,途中教学生唱有关春天的歌曲。让学生就春天展开想象,然后说说自己的理解,说说有关春天的词语,编写歌词,唱出自己心里的春天。经过前面的体验,小朋友很自然地进入角色,歌曲唱得异常动听感人,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春天的声音。

五、“寓教于乐”,通过音乐,随着动人的旋律跳起来。

1.音乐舞蹈相结合,创造完美的视听效果。

音乐和舞蹈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舞蹈是离不开音乐的,二者完美地融合,创造出完美的视听效果。如果把音乐形象化,说成是听得见的舞蹈,那么舞蹈就像看得见的音乐。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随着音乐而起舞,让学生自由地流露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体现音乐美。这不仅能让她们从舞蹈中得到更多的乐趣,而且能增进孩子间的友情。舞蹈具有可视性,它通过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情绪、旋律,能更直观地被人感知,这一切使得它更容易被感受,进而去体验它,从而理解它。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对音乐的领悟力。

动是孩子们表达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方式,这无疑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通过欣赏乐曲,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创造动的机会,自由地发挥。充分利用孩子好动的特点,通过动作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对音乐的联想和理解使他们在参与中获得愉悦和美感。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表演。比如,我们在欣赏《龟兔赛跑》时,让两个孩子根据各自的想象来自由发挥音乐的主题,你会发现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故事情节动起来。她们不仅表现出龟兔的形象,还把跑途中的各种情况都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在有着鲜明的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自觉感受音乐,和音乐融为一体。乐器上手,动听的音乐动起来。

孩子在动手的时候是最快乐的,把根木棒给他,他绝对能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在自我肯定,当然快乐就显现出来了。小学音乐教育中,我们给他们一个指挥棒,或者吉他、鼓,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根据自己听到的感受演奏出来,敲打出来,感受音乐的魅力,这样的敲敲打打可以增进孩子对音乐的感受,了解音乐表达的感情,从而对音乐由衷地感兴趣。这样即使是由教师组织的活动,他们也会很开心地参加,不会当作完成任务,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对音乐督导的领悟力,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六、结语

在小学教育中,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快乐的氛围里,应教给学生快乐的方法。教师如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孩子们更快地体验文字的美丽,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样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专长,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主角。发展是快乐的根本目的,而快乐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教师如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们融入音乐,自由地发挥想象,尽情说唱,忘情舞奏——这是发挥幼儿专长,张扬幼儿个性,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最好方法——作为小学教育者,这确实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的课题。

[1]齐放主编.小学素质教育概论.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0,(2).

[2]吴中杰.文艺学导论[M].小学语文教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潘利斐.识字教学也可以如此美丽——听朱柏峰老师上《词串识字》有感[J].吉林教育,2010,2.

[5]李文长主编.基础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8.

[6]朱小曼主编.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猜你喜欢
想象音乐孩子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