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会批评学生吗?

2011-08-15 00:42朱美娟
文教资料 2011年26期
关键词:进行批评墨水态度

朱美娟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花园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0)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发展,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改正错误,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授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激起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才是为师之道,为师之本。那么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表现不好的时候,教师应当如何处理,才能既不体罚学生,又让学生改正错误呢?这就在于教师采用什么方式批评学生。

批评,是教师运用语言手段教育学生行为的一种方法。虽说是一种教育手段,但要求讲求艺术,不然会引起学生对教育的一种逆反心理甚至恐惧心理,“视学舍如狱而不肯入,视教师如寇而不欲见”,那就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上的失败。

一、批评学生态度要真诚,语气要平和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真诚与否往往能影响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我们批评学生,就是对学生所作所为所持态度的一种反映。那么批评学生首先要做到态度真诚,语气平和。只有以真诚的态度进行批评,才能唤起学生的真挚情感,对老师的信任感,才有可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批评。相反,如果老师批评的态度虚伪,方式方法简单粗暴,那么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冷漠、疑虑、不安等消极情绪,那么批评就收不到什么效果。

有一次,班级里进行写字比赛,正当全班学生都埋着头在认真写字时,“啪”的一声,一位学生的墨水瓶被碰翻在地,墨水溅得到处都是,惹得全班学生都盯着看,严重影响到比赛的正常进行。我在开始写字前就再三交代,把钢笔吸足墨水后就把墨水瓶放好,所以看到这一幕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想走过去狠狠地训斥那位学生。当我快步走过去,站到他旁边正准备开骂时,我看到他正手忙脚乱地用纸在擦溅在地上的墨水,用惊慌的眼神不时地看着我。不知怎么的,我的火气一下子没有了,我和旁边的几个同学一起帮忙打扫,那位同学也像是松了一口气。在比赛结束后,我问清了情况,然后我帮他分析了为什么会碰翻墨水,让他以后要注意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他听了连连点头。

“润物三月雨,催花六月风”。六月的暴风骤雨往往会吹塌房屋,吹倒树木,看起来气势很大,可实际上只是雨过地皮湿;而三月的和风细雨,虽不壮观,但雨水却是点滴入地,润泽万物。因此,批评学生只能是和风细雨,讲求实效,不能暴风骤雨,否则达不到好的效果。

二、批评学生要掌握好时机

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批评效果,教师必须注意选择批评的时机。把握最佳的批评时机,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时机不合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批”而无功。

1.学生悔悟时,乘胜追击。做错了事,有的学生能马上醒悟,有的学生要经过老师的点击才能明白过来。对前一种学生要及时地进行批评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后一种学生,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采取“冷处理”,让双方都冷一冷,在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时,再进行批评教育,如打仗时对敌人的乘胜追击,这样容易让学生得到更深刻的认识。找准切入点,事情就容易解决。当然,这一方面的处理要求老师们对学生很了解,平时要了解学生的性格、脾气,处理时要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和学生进行交流。

2.学生满足时,适时点拨。我在批评学生时,经常想起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的“三颗糖”的故事,从中获得的启示就是:学生在心情放松时,很容易接受他人的观点,能轻易袒露自己的心迹。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这样的时机,适时进行教育,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有个学生,原来各方面表现都还可以,但自从参加学校的体育训练以来,上课表现不佳,作业情况更是急剧下降。我找他谈过话,好好地和他讲道理,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我后来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过他几次,可是他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真是让人很生气。后来他参加比赛获得了好名次,我决定利用这次契机好好进行教育。于是在班会课上,我在班级同学面前大大地表扬了他,他听了一脸的高兴,很享受同学们对他的赞赏,接下来做什么事都特别带劲。放学时,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让他和我谈谈原来的他和现在的他,他听了就知道我要说什么了,低着头想了很大一会儿,抬起头给我说了一句话:“老师,我会做好的。”只这一句话,我和他都明白了,我的教育目的达到了。

3.学生情绪稳定时,晓之以理。在班级中总会碰上一两个脾气又倔又犟的学生,你批评他时,会一脸的不服气,还会用眼瞪你。在学生情绪激烈或者有敌对情绪时,不宜进行批评教育,而应该耐心等待,等学生的不良情绪缓解了,能冷静地接受正确的观点时,再进行批评教育,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一次快要上课了,我一走进教室,就见两个学生各抓着对方的衣服,互不相让,脸都涨得通红。我刚一问:“怎么了?”两个学生都抢着说。我一看情形就知道所花时间不会少,于是就说:“今天老师有些不舒服,上课还要讲许多内容,我们下课后再处理吧,现在我们先上课。”两个小家伙看我不帮他们处理,又得到我的承诺,于是都松开手,乖乖坐到位置上上课。等上完课,我喊来他们两个,看来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了,大概也想清楚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于是就让他们一个一个把事情经过描述给我听,并说一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对,哪些地方做得不对。最后两个孩子都支支吾吾,慢慢地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正式上场,结果两人矛盾和解,握手言和。

三、批评要掌握准确度

学生心中自有一杆秤,教师的批评准确、公正才能服众。有些教师喜欢采用“杀鸡给猴看”的方法,但有时会导致处理得不正确,出现一些反效果。批评要有实效,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批评要有依据。我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时,会把当事人叫到跟前问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并要有旁观者的“证词”,然后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有的放矢的批评能做出公道的处理,达到教育的目的。

2.批评要有人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媒介,只有先“通情”,然后才能“达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带到雀巢前一样,让学生感受嗷嗷待哺的雏雀失去妈妈的情景,“境”刺激了“情”,使学生的情感起了波澜,起到教育作用。否则学生的思想就不会和教师的批评产生共鸣,教师只是做“无用功”。

3.批评要有方法。批评时处置不当,就会事与愿违,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既不能不讲原则,又不能乱扣帽子,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或采取委婉式的批评,或采取激励式的批评,或采取暗示式的批评。

教育中,表扬和批评同时存在,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应具有艺术性,只有把握好批评的艺术性,才能取得最佳的批评效果,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进行批评墨水态度
新语
腹中有墨水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党员可以委托他人办理组织关系转移吗?
墨水DI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