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1-08-15 00:42齐景红张俊霞苏洪春
文教资料 2011年26期
关键词:德育课互动式德育

齐景红 张俊霞 苏洪春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德育教研室,河北 沧州 06100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其主渠道就是德育学科的教学,因此德育课程教学是学生接受系统的德育理论和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阵地。相应的德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为了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德育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而互动式教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1.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德育课教学的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仍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较快理解有关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互动式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1 互动式教学与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相契合。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这些学生大部分为初中起点,且是中考中被淘汰下来的,因此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上存在一定困难。他们正处于身心不断成熟的时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完善。他们思维活跃,对外界充满好奇并喜欢接受新事物。但中职学生毕竟年龄较小,在心理上还未成熟,在认识事物时往往只看表面,因此常会受到社会负面信息的影响。而德育课程知识有时会让他们感到与他们所接触的社会存在矛盾,这样就会使他们很困惑,不愿意相信这些理论式的说教,觉得学而无用。互动式教学则通过互动的方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表达自我和展示自我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的对话的平台。就同学们所关注的社会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教师要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因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讲,他们最需要的不是空泛的说教者,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领路人。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困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学生思想中的困惑或问题帮助学生释惑解疑,给学生正确的指引,真正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1.2 互动式教学是增强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有些知识对于初中起点的学生来说是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很多知识在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困难。如哲学、法律及经济政治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理论性较强,对于学生来说枯燥难懂,尤其是这些学生本来基础就不是很好,因此学起来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就难以适用。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传授方式,它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就在下面记,师生之间交流较少。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于一个事物,对于枯燥的德育知识更是如此。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教师无法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假如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无法达到德育目标。而互动式教学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互动式教学的目的就是把静态的课堂变成动态的课堂,把以教师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获得启迪,并体会学习的快乐[1]

2.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互动式教学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这一模式,我们必须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工夫,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进来。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2.1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给他们提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寻找问题答案。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每一个探究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不断思考,努力探寻问题的答案,不仅可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教学的实施过程恰恰是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来完成的。因此,这也是互动式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在讲授《哲学基础知识》这门课时,恰当采用这种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哲学知识比较深奥难懂,逻辑思维很强,初中层次的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假如教师不断用问题加以引导,就可以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到主动探究上来,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处于活跃之中,通过努力寻找问题答案,并可以体会成功的喜悦。但是,教师需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及针对性,问题太难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太容易又无法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因此,教师在选取问题上必须把握好,且针对性要强,要能切实通过问题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之中,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

2.2 案例讨论教学法。

案例讨论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向学生描述恰当的事例和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例和情景进行分析、学习和讨论。这种方法把案例法和讨论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德育课程的理论知识是枯燥难懂的,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通过列举鲜明的案例,不断挖掘案例背后的内在价值,既可以增强德育理论的实用性,又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德育理论其实和生活密切相关,终身受益。如在经济政治理论教学中,在讲到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一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列举深圳富士康案例,并让学生讨论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在改革中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同时我们也要提醒学生生命是宝贵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保持身心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而达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目的。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意所选案例一定要典型,并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否则无法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互动效果。[2]

2.3 角色扮演法。

中职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不喜欢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而愿意课堂能动起来,自己也参与到课堂之中。因此,角色扮演法对于中职学生是比较适用的。角色扮演也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通过设定职业环境中的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不仅拉近了书本与现实的距离,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对未来职业角色的体认。我校属于医学院校,因此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中还相应地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和《护理论理学》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恰当地采用角色扮演法可以说是积极而且有效的。如在讲到医患和护患关系时,可以让学生模拟诊疗和护理的现实场景,一部分学生扮演医生或护士,一部分学生扮演病人,让学生体会哪些行为会促进医患和护患关系,哪些行为会阻碍医患或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此外,在职业道德等课程中也可以恰当地采用这种方法,如在讲到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医生、护士和病人等角色亲身体验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从而为将来参加职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的要求

互动式教学符合现代教学理念,但要想灵活运用,达到预期的效果,任课教师需作出更多的努力。

3.1 必须以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为前提。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尤其是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中职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在思考时往往会偏离主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语言运用上要活泼生动,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把握上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当引领学生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可以说,互动式教学运用的好坏直接体现着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高低。

3.2 更新教学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互动式教学恰恰体现了这个特点。为了更好地运用互动式教学,增强教学实效性,教师就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课上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观点;课下多深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听取学生的建议。这样在讲课中所选取的问题和案例才能更切合学生实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启发学生思考。

3.3 以就业为导向,把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实际相整合。

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就业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当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实际相脱节时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德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专业及未来职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等情况,能够恰当地把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和职业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总之,对于德育教学来讲,互动式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一种非常必要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如何能够真正运用好这种方式,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探索。

[1]张先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12:74.

[2]宋红梅.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教育导刊,2008.8:51.

猜你喜欢
德育课互动式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