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专业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1-08-15 00:45谢新暎宁德师范学院福建宁德352100
关键词:礼仪旅游专业

谢新暎(宁德师范学院,福建宁德,352100)

高校旅游专业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谢新暎(宁德师范学院,福建宁德,352100)

主要论述目前旅游专业中旅游礼仪类课程的重要作用以及发展现状,指出在课程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旅游礼仪课程教学的一些方法。

旅游专业;礼仪课程;教学改革

旅游教育的目的是为旅游行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这里的高素质指的是丰富的人文素养与熟练的专业技能。教育学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只有具有丰富人文素养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职业发展潜力也将更大。大部分旅游专业学生将来会进入服务行业工作,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他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旅游专业开设旅游礼仪类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旅游礼仪对塑造旅游从业人员的良好形象有直接作用,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是间接塑造社会组织的形象。了解掌握旅游礼仪知识,可以使走向工作岗位的旅游专业毕业生获得自信和自尊、理解和支持。所以,旅游礼仪课程在旅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应在课程改革和教学实施上进一步加强。

一、高校旅游礼仪课程教育在旅游专业中的重要性

(一)旅游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旅游专业的行业指向性相对比较强,毕业生主要是在旅游行业从事相关工作。因而,旅游礼仪教育是旅游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旅游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与旅游行业自身的特点相联系,以旅游从业人员为根本出发点,加深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职业道德的理解,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修养。所以,礼仪教育是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催化剂。

礼仪具有约束和教育两个方面的作用。从客观上讲,礼仪起到榜样的积极作用,对周围的人们能够产生无形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对于那些不良的习惯与行为,礼仪还能起到约束和劝阻作用,礼仪以社会道德为根本内涵,是社会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一些无礼行为的发生,因此,旅游礼仪课程是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旅游礼仪课程,学生可以学会遵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德、变得知书达理。除此之外,旅游礼仪教育可以提高我国整个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礼貌语言运用对旅游行业会产生积极影响。礼仪是一种美的外在体现,礼仪教育既能美化个人又能完善社会道德体系,通过旅游礼仪教育,让学生了解掌握各种社会行为规范,有效改进学生的精神风貌,提升他们的内在气质,这是提高我国旅游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

(二)旅游礼仪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我国旅游行业的软环境

旅游行业是具有服务业性质的综合性产业,从一方面讲,旅游业也被称作“礼貌行业”,旅游业的整体水平从一定程度上说取决于从业人员的礼仪水平。当前情况下,世界旅游业的竞争热点已经从原来的硬环境竞争转变为现在的软环境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胜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设计、行业礼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礼仪修养这些旅游业的灵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方面,我国旅游业与国际平均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旅游专业教育中要不断加强旅游礼仪方面的教育,使我国旅游业软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缩小我国旅游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旅游礼仪教育是旅游专业教育的基础和主线

由于旅游行业具有服务业的性质,所以,一些接待服务能力(沟通协调、导游、客房、餐饮、交通等)都是旅游教育的重点内容,而要想使这些能力得以有效发挥,基本前提是具有优秀的礼仪服务技能。因此,旅游礼仪教育既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内容又是整个旅游专业教育的主线。

二、高校旅游专业旅游礼仪课程教学现状

(一)礼仪课程没有融入实际情境,与旅游专业教育相脱离

礼仪课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其中没有很多抽象的理论,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掌握礼仪服务技能,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有关的礼仪理论,又要注意实践应用。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也穿插一些案例分析,但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都是在教室发生的,缺乏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的角色扮演,学生体会不到作为服务者的心态,很难把自己融入到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去,更不用说培养职业意识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民俗禁忌、礼仪常识等知识性内容滚瓜烂熟,但自己的言语行为、衣着打扮、个人习惯等却远远达不到旅游职业的标准。

(二)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教师素质达不到要求

传统的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滞后,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适宜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师生之间的分工非常明确,教师既是导演,又充当演员,一堂课好比是教师自编自导的一场独角戏,学生只是舞台下的观众。教学效果的好坏似乎决定于这场戏中老师的导演和表演水平,即使这堂课成功了,学生得到的也只是理论性的知识。旅游礼仪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需要通过训练来达到职业礼仪习惯的养成、礼仪服务技能的掌握,但由于受到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礼仪教学在实施中重理论轻操作,学生单方的回答取代了师生间的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动机和兴趣。

三、高校旅游礼仪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礼仪教育具有渐进性

礼仪教育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它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实践的过程。一个人的礼仪表现实际是他内在综合素质的外在反映。良好的礼仪修养必须专门学习相关的礼节知识,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克服自身的阻力和生活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坚定的个人信念,并且在反复的实践和不断的领悟中才能得以实现,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并非可以一次就能成功。礼仪教育的实质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养成。学生们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难以把所学的理论熟练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于各方面的影响根深蒂固,其中难免有一些与道德和礼仪相左的因素;另一方面他们在中学时所受的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的礼仪素养同智育之外的其他素质一样被排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

(二)心理素质的差异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同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成长背景,这就使他们存在不同的心理素质。那些个性良好、自信心强、性格开朗、心态平和的学生就能以较快的速度接受以端庄、儒雅、大方为基调的礼仪训练,改正他们以前不良的礼仪习惯;而那些性格内向、行为拘谨、缺乏自信心,甚至是有一定自卑心理的学生,就很难取得比较理想的训练效果。

(三)教学设计不符合实际需要

在目前有关旅游礼仪的教材中,对仪表、仪式、礼节等讲解较多,其理论性相对较强,而对仪态部分的介绍相对来说比较少,大部分教材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仪态规范要求。部分高校在设计教学进度和安排课时时,不了解课程内容的重点,只是盲目地按照教材中所占篇幅大小来安排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由于仪态部分的特点是实践操作性较强,这就要求在课程安排上增加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安排示范、训练和讲评,这样才能使教学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课时设计必须适当增加,至少不应该少于全部课时的1/3。

另外,目前高校旅游专业在安排旅游礼仪课程时,一般都只安排一个学期,周学时大多数只有2学时,很难既上好理论又能很好地进行礼仪实训,往往无法兼顾两者。学时数安排不够等也是旅游礼仪课程无法上好的原因。

(四)缺乏讲求礼仪的大环境

通过对旅游专业的学生的有关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除了实际操作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和受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差异的影响之外,现阶段,全社会缺乏讲求礼仪的外部氛围也是影响礼仪教学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学生把课堂所学礼仪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中,就会使自己成为“异类”,就会从社会环境中“特化”出来,并受到周围环境的排斥。

四、高校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旅游活动中的旅游礼仪与很多学习领域都有相关性,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独讲解旅游礼仪,学生很难做到有效地掌握旅游礼仪规范,对礼仪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会认识不清。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情感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最终取得学业上的成功,这也是教师最终实现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挚的感情交流,有助于激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同时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更不用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与此相反,假如教师能够突破陈旧教学方法的束缚,有效地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将互动式、项目导向式等教学方法引入课堂,适时加入一些情景活动内容,让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规范感染学生,使他们得到强烈的真实体会,准确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同时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团体教学等先进教学技术,就会使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对旅游礼仪规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提高礼仪师资素质,实现礼仪教育的潜移默化

教师本身的仪表仪态是会说话的。不管是刻意装扮还是漫不经心,从中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经济水平、生活阅历、社会地位、道德观念等等。因此,学校应该对礼仪教师进行必要的礼仪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讲,对礼仪教师的谈吐、举止、着装、仪态等方面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对其他教师,除了规范还要具有时代感、美感,对学生行为要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礼仪教师,自身要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使自己有良好的仪容和仪表,通过自身良好仪态的展示,激发学生对优美仪态的追求,给学生实现这一理想增加信心。

(三)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礼节、礼貌、风度、气质等等都是其内在素质的综合体现,适宜的心理素质对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尤为重要,因此,在这方面应该给予充分重视。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坚定的自信心,做到自我悦纳,通过学习和不断地实践进一步提高个人修养,完善人格,使良好的礼仪修养成为个人整体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授课中,有必要适当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并且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重点可放在对大学生人格、气质、心理的自我完善等方面。

(四)强化课堂实践训练,突出旅游礼仪的教学特色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围绕理论讲解、示范操作、组织训练、现场考核等四个环节来展开。在这四个基本环节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组织训练。由于部分礼仪教师训练方法不当,容易引起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从而消极对待仪态课,最终导致教学过程失控,教学组织失败。一般情况下,仪态课应该在形体房中开展,在教学过程中配以合适的音乐,营造一种轻松舒缓的训练氛围。作为形成良好姿态的基础,只有具有良好的站姿,其他姿态才能显得优雅、得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头顶书训练、背靠墙站立、双腿夹纸练习等,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为了避免因训练过程单调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可配以舒缓的轻音乐,在适当的时候穿插芭蕾舞的相关动作以及韵律操中的一些动作,把动感的元素引入训练过程中,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肢体的协调性。

(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礼仪教学的内容

如果只是依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就会容易导致学生精神懈怠,对礼仪课程内容丧失兴趣,这样要想实现预定的素质教学的目标就很困难。在旅游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与多样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氛围中。传播学和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加入听觉和视觉因素,可以使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记忆效果也明显改善。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了视觉和听觉功能,让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同时接受教学内容的刺激,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教学信息,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教师积极的引导,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选择幻灯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录音机、互联网等不同方式进行授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将相关的礼仪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尝试在相关的实训环节训练(比如:仪态训练、日常交往礼节训练、服务礼节训练等)中,把学生实训的情形拍摄下来,让学生进行比照点评,找出不足,对不符合规范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直至达到较为满意的训练效果。

总之,旅游礼仪课程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引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进行必要的创新改革,探索适应旅游职业需要的全新教学模式,尽量与旅游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作为旅游礼仪教师,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作出好的表率;同时,高校必须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旅游礼仪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礼仪课程教与学达到统一,让旅游专业的学生以全新的面貌走上实际工作岗位,真正实现服务社会和旅游行业的教育功能。

[1] 王琳.案例教学在旅游服务礼仪课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9(6).

[2] 李丽.高职“旅游礼仪”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3).

[3] 余芳.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礼仪教育模式初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4] 李晓川.旅游院校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初探——以旅游礼貌礼仪课程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5] 徐茜.论互动教学及其在旅游公关礼仪课程中的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Discussion on Educational Reform of Travel Etiquette Curriculum in University Tourism Specialty

XIE Xin-ying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influential role as well a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ravel etiquette curriculum in tourism specialty,points out elaboration present traveling specialty travels the etiquette class curriculum,and pointed out some deficiencieswhich existin curriculumeducation and proposes some methods ofimproving traveling etiquette curriculumteaching.

travel specialty;etiquette curriculum;educational refor

G642.3

A

谢新暎(1965-),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酒店礼仪、导游语言、旅游节庆、旅游文化。

猜你喜欢
礼仪旅游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筷子礼仪
旅游
礼仪篇(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