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园林树木》项目化教学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探讨

2011-08-15 00:50涂清芳程震汤士勇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园林树木保障体系树木

涂清芳,程震,汤士勇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职院校《园林树木》项目化教学的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探讨

涂清芳,程震,汤士勇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提高大学在校生质量是高等院校质量工程的内容之一,这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文章结合项目化教学的特点,探讨高职《园林树木》课程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构建及运行,旨在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园林树木》;项目化教学;教学质量;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构建科学、全面、高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是切实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到目前为止,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不少,但根据专业和课程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尚极少见。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技术和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以城乡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以及休疗养胜地栽植利用的各类观赏性木本植物为对象,学习其形态、分类、分布、习性、繁殖、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等[1],培养学生园林树木识别、园林绿化设计应用等的岗位专项能力。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出既有专业水平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该目标需要有科学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建成。根据教育质量保障的不同主体,质量保障体系一般可分为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本文尝试从内部保障体系探讨适合高职《园林树木》项目化教学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简述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所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学校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设置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管理有机整体[2]。该体系的有效运行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决定着高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二)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

课程教学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高职院校内部而言,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与条件和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

(三)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是把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和环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联系,形成一个能够保证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稳定且有效的系统,是由组织系统和工作系统组成的综合体系。

二、高职《园林树木》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一)《园林树木》的课程性质与特点

《园林树木》是一门实践性、时间性、科学性较强的课程。时间性是指树木随着一生年龄由小到大、到衰老,形态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其发芽、开花、长叶、结果、落叶等形态也发生着规律性的变化。科学性是指各种的园林树木的正常生长对光照、温度、湿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都有着特定的要求。因此,《园林树木》的教学,除了室内教学外,还应组织学生在不同的季节走出教室,到校园、街道、公园、居住区等各种绿地,观察树木的形态特征、生境及发育规律,进行树种的识别。

(二)《园林树木》的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过程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

《园林树木》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所选项目和任务,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更接近工作岗位的需要,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的要求也更高。

三、高职《园林树木》项目化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构成及运行探讨

(一)课程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成

课程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内容应覆盖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要由课程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课程教学信息搜集与处理系统、课程教学评价系统、课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课程教学条件保障系统等构成。这些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发挥质量保障的作用。

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中心、以学科带头人为主组成的教学决策指挥系统。

信息搜集与处理系统是以教务处为中枢,由有关部门、专家、教师、学生信息员等组成的校内教学信息网络系统[2]。

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就是教学管理机构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对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授课质量、作业及试卷批阅情况等进行检查,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

课程教学信息反馈是为了让学校领导、任课教师了解教师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价,由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将教学工作相关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个人,以获得进一步思考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可靠信息。

课程教学条件保障系统是为课程的正常开设及实现教学目标提供环境、设施、人力、资金等多方面必要的支持。

(二)高职《园林树木》项目化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

1、政策与制度体系建设

政策与制度体系建设属于课程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有关政策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等的建设。项目化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针对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应该有配套的政策与制度,如《项目化教学课堂管理规定》、《教师项目化教学考核方法》等,或者在原有的政策和教学管理制度中对项目化教学相关要求作出特别的说明。

另外,人力资本是一种主动性财产,学校还应有合适的教师激励政策,以充分的激发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最大价值[3]。

2、课程师资团队建设

课程师资团队建设属于课程教学条件保障系统的内容。一门课程的建设需要有一个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如学历、职称、年龄等呈梯度分布,共同建设并共享课程资源。《园林树木》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特别是采用项目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一个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两个及以上有经验的教师共同控制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最好是有课程教学与指导能力的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合理搭配,可在课后对项目设置、任务引导、具体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交流,以作调整。

领导和课程教师还应该重视教师的再学习,通过教师“双师”资格、项目化教学、各种专业技能等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园林树木》课程的教学对教师的技能水平要求比较高,教师应多参与专业技能培训、下到园林公司或企业锻炼、考取职业技能认证(如高级绿化工、景观设计师等),尤其是年轻教师,要不断地继续学习,不断地进行知识、技能的积累,提高自身水平。

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属于课程教学条件保障系统的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教学条件建设。《园林树木》课程项目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主要靠任课教师来完成,应制定科学的项目化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考核方案、教案等,做到项目选择典型、任务设置合理、教学手段多元、考核方案科学且可行。目前,《园林树木》尚未有项目化教材出版,课程教师还需集思广益,合力编写项目化教材或讲义,以利教学。

《园林树木》课程项目化教学条件建设,具体包括多媒体及机房设备、课程相关图书资料、校内树木标本园、校外实习基地、课程实习经费等,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如多媒体及机房设备需要教务处、实训中心来保障;课程相关图书资料需要图书馆来提供;校内树木标本园的建设需要实训中心、总务部门的配合和专业教师的参与;校外实习基地需要招生就业处和专业教师共同努力发展;课程实习经费需要相关部门批准和财务处支持等。

4、教风学风建设

教风和学风建设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与氛围,属于课程教学条件保障系统的内容。可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奖惩制度的激励,专题活动的开展,典型人物或事迹示范等,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投入工作和学习。项目化教学的学生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学生的状态和学风影响着学习效果。《园林树木》要求学生识别大量树种,这也需要校园里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在课下认真观察校园植物、及时巩固学习内容。

5、教学会议召开

教学会议包括学校、系部、教研室、专业建设委员会等各级教务会、教学工作研讨会,主要是通报教学工作情况,交流教学信息,讨论和审定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决策和实施。因此,同属课程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和教学信息搜集与处理系统的内容。《园林树木》课程通过教学会议召开,尤其是任课教师教研会议的召开,可对课程定位、课程项目化教学建设等提出意见与建议。

6、教学检查

课程教学检查是教务处、系部、教研室等对开学前课程教学准备情况、期中教学情况、教学进度、作业布置及批阅、试卷抽查和课程设计情况等进行检查,是覆盖整个教学过程的信息收集渠道。

《园林树木》课程的教学检查可在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进行。期初对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教案、课件、教学设施进行检查,以保障课程正常教学的开始;期中对教学进度落实、项目及任务完成情况、项目相关记录表等进行检查;期末对学期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的复习教案等进行检查。通过各个阶段的检查,了解教学情况,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7、听课与评课

听课是侧重于随机调查或有选择性的信息渠道,分为学校领导听课、专家听课、同行等听课。《园林树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尚未有成熟的经验积累,在听课后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讨论,可为课程项目化教学在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等方面提出建议,同时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取长补短。

8、督导

督导系统协助教务处对教学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参加学校有关教学环节的检查和考核,协助教务处做好教学检查工作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的督促和指导,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园林树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督导,应和传统教学督导有所不同,应符合项目化教学的特征。

9、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及时调整教学安排等很重要,途径应广泛,可以有日常的教学信息交流和反馈,学生信息员、教学质量督导员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等。《园林树木》项目化教学试运行阶段,应注重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学生反映意见的途径有学生信息员定期收集、学生座谈会反映、学生信息反馈邮箱反映等,其意见反映应覆盖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并且可以适当增加学生座谈会的次数,以利教学的改进。

10、教学工作考核

课程教学工作考核应包括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领导考核、同行评议等,这是一种综合性、终结性的信息渠道,这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内容,也是改进和加强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高职《园林树木》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主要通过以上多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来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并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强化教学管理、加强课程教研和改革力度、改革学生考核方式等措施保障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1]孙居文.园林树木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鲁晓.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09,(4):88-90.

[3]高辉,杨劬,何计蓉.基于激励理论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设计[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8-82.

G71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5993(2011)04-0019-03

2011-10-25

涂清芳(1983-),女,湖北襄阳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教研室主任。

程震(1982-),男,湖北襄阳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学秘书,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园林树木保障体系树木
树木之最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辨认树木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树木也睡觉
园林树木学教学现存问题的探讨
青岛市中山公园园林树木易混淆品种识别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树木之最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