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着”和英语进行式的语义比较

2011-08-15 00:51张轶蓓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1年2期
关键词:吕叔湘助词围城

张轶蓓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北京100024)

一、引 言

英语是从综合型向分析型发展的语言,而汉语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前者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后者的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示。英语动词有时和体的变化,而汉语则是通过“将”、“着”、“了”、“过”等表达时体概念,然而汉语的这类词似乎仍有别于英语动词的时体。例如,现代汉语中的“着”字可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意思。但在英汉、汉英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只有少数的“着”字句可以译成英语的进行式,反之亦然。而事实上,很早便有学者指出,英语进行式和汉语的“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对译的(陈刚1980),更有学者认为“着”不表示“进行”意义(钱乃荣2000)。那么,汉语中的“着”和英语进行式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V+着”是汉语“进行式”的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本文想通过对现代汉语中“着”字语义的探讨及其与英语进行式的对比回答上述问题。

二、现代汉语“着”字的语义

按吕叔湘(1980)所说,现代汉语中助词“着”的语义可以表述如下:(1)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用在动词后,动词前可加副词“正、在、正在”;(2)表示状态的持续。可用在动词、形容词后;(3)表示动作虽已完成,但是由此而产生的状态却继续保持着;(4)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或两个动作之间的手段和目的关系。而陆俭明(1999)则把“着”的语义精炼地表述为“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同时他还指出,“行为动作的持续”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状态的持续”是一种静态的持续(陆俭明1999:332)。下面我们看一些具体的实例。

(1-1)正说着,又来了几个人:老秦、小元、小明、小保。(《赵树理选集》)

(1-2)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行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围城》)

(2-1)门开着呢。

(2-2)海风里早含着燥热,胖人身体给风吹干了,蒙上一层汗结的霜,仿佛刚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里洗过澡。 (《围城》)

(3-1)左边一间是程家:门上挂着一条下半截已脱落的破旧竹帘;窗上糊着许多香烟片。(《龙须沟》)

(3-2)那张是七月初的《沪报》,教育栏里印着两张小照。(《围城》)

(4-1)“我干吗眼儿热呀!”她摇晃着头说。(《骆驼祥子》)

(4-2)战事已起,方老先生是大乡绅,忙着办地方公安事务。(《围城》)

从以上几个例子不难看出,现代汉语里的助词“着”语义很广,不但可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更可以表示“状态的持续”和“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等意思。而且,根据笔者观察,后者的使用频率要高出前者。例如,在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的前两章中,有68个句子带有助词“着”,其中只有10个句子中的“着”字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仅占总数的14.7%左右。

“着”字粘附在形容词后表示“状态持续”,连接两个动词表示“方式、手段、目的”,这不难理解。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V+着”也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呢?究其原因是与能和“着”字连用的动词的语义有关。我们知道,汉语是分析型语言,注重意合。因此一个词的语义往往会因与之相搭配的词的语义特点而改变。所以要进一步了解“着”字的语义,我们还需要考察一下能与它连用的动词(此处只考虑“V+着”的情况)。

后面能粘附“着”字的动词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动词不管是否加“着”字,都表示运动性的动作,即“着”字不改变这类动词的词义,“着”字相对于动词是自由的。而且,这些动作不可长时间持续下去,动作后也不能形成某种状态。这样的动词包括笑、唱、哭、喊、摇晃、搜查、欣赏、溜达、踱、审问等。还有一类动词加“着”后成为所谓的可进行、可持续性动词,如:写、穿、戴、包、盖、坐、围、抱、拿、堆、挂、捧等等。后一类动词在没有加“着”字时,动词的语义是不确定的。例如“穿”字,既可能是表示穿衣服的动作,也可能是表示“穿”这一动作后形成的状态。但该词词尾加上“着”字以后这种歧义就消失了,“着”字把动词“穿”的词义固定下来,表示“穿”这个动作后形成的状态。再如“围”这个字,虽然在“街上围着一群人”中,“围着”也可以表示“围”这个动作的进行(或者说是持续),但它的语义更倾向于“围”这一动作后形成的状态。因此可以看出,“着”字相对于后一类动词是不自由的,它表达的语义是“状态的持续”而非“动作正在进行”。

正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动词加上“着”字后使动词的语义限定为表示动作后状态或持续动作兼状态,“着”字句大多具有较强的描状性。根据陈刚(1980)的统计,“着”字用于主要动词的,《红楼梦》前八十回约占36%,《骆驼祥子》占约28%。另外,据笔者对《围城》前两章中“着”字句的统计,“着”字在主句主要动词之后的有16句,仅占总数的23.5%,其余的“着”字均出现在状语或从句中。而从句和状语则特别需要描状。

三、英语进行式的语义

英语中“进行式”又可称为“进行体”,其基本构成是“be+动词的现在分词”。从《牛津实用英语语法》对进行式用法的解释中不难看出,进行式的基本语义即“表示现在或过去某一时间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此外,进行式也可以表示事物的发展(例:It is/was getting darker.)或表示即将发生的有计划的行为(仅限于现在时)(例:I’m meeting Peter tonight)。在此,我们主要讨论进行式表动作进行或持续的情况。

作为一种“体”,进行式提供给我们看待事物的多种视角,或者说是多种语义信息。正如Saeed(2000:117)所说,进行式表达的是动态情景而不是静止状态,描写的是一个跨越一段时间而且没有结束的过程。因此,英语的进行式至少有“动态情景”、“一段时间”、“尚未结束”这三个语义特点。

英语进行式的动态特点上面已经提到。除此之外,英语进行式还有动作性(activity)和表意志(volition)的内涵意义。这些特点可以通过普通体和进行体的比较体现出来。例如:

(1a) She blinked her eyes.

(1b) She was blinking her eyes.

(2a) The ship moved.

(2b) The ship was moving.

上述的两个使用了进行式的b句都要比没有使用进行式的a句生动。1b中表达出动作的刻意性(wilful behaviour)这个含义,而这个意思在1a中是没有的。2b句由于运用了进行式使“move”这个动作内在的继起连续性得到了突出,从而使2b句比2a句更生动。因为进行式的这些语义特点,进行式也常在描写中使用。

四、“着”字和英语进行式的比较

基于上面对“着”字语义和英语进行式语义的阐述,现对“着”和英语进行式做以下比较。

现代汉语中助词“着”可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从这个意义上“着”字确实与英语的进行式有相似之处。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汉语语法学家认为“着”表示动作进行体(吕叔湘1982,潘允中1982)。但正如我们上面所阐述,助词“着”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而表示“动作所形成状态的持续”或“动作进行的方式、手段、目的”。此外,即使是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时候,“V+着”也与英语的进行式有所区别。英语的进行式特别强调“动态性”和“动作性”,而“V+着”却不然,使用“V+着”的句子并不强调“动态情景”而主要是倾向于描状。所以表动作正在进行的“V+着”给中文读者形成的概念和进行式给英文读者形成的概念是不同的,这二者是不对等的。因此,尽管可以说汉语中的助词“着”能够表达英语进行体所表达的意思,但“‘+着’是汉语‘进行式’”的说法是不确切、不全面的。

从描写这个角度来说,“着”的语义和英语进行式的语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情状”和“动态”的差别。上面我们说过,英语的进行式由于其“动态性、活动性和表意志”的语义特点,从而使句子格外生动。而汉语里的“着”字却不同,即使是表“动作进行”,“着”字句仍然是对“动状”的描写。所以,“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与“It was far from the Red Sea.The ship was now sailing in the Indian Ocean.”在语义上不尽相同。而“She was blinking her eyes.”恐怕也只有译成“她不停地眨眼”才恰当些。

五、结束语

通过前文的阐述和对比可以看出,汉语中的“着”字和英语进行式在语义上有共同之处,即都可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汉语的“V+着”结构偏于描状,英语进行式侧重动作,二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Saeed,J.I.(2000).Seman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陈 刚(1980).试论“着”的用法及其与英语进行式的比较 [J].中国语文(1)。

陆俭明(1999).“着”字补义 [J].中国语文(5)。

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 [M].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 [M].北京:商务印书馆。

潘允中(1982).汉语语法史概要 [M].郑州:中州书画社。

钱乃荣(2000).体助词“着”不表示“进行”意义 [J].汉语学习(4)。

猜你喜欢
吕叔湘助词围城
教育是农业——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日语中间投助词さ的考察
求真能贱,龙虫并雕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追思吕叔湘先生
求真能贱,龙虫并雕
——吕叔湘中学的成长图景
“围城”内外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