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挫折教育研究

2011-08-15 00:46高佳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大学生

高佳

(河南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大学新生挫折教育研究

高佳

(河南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大学新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对其的挫折教育越发受到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受挫的主要类型:学习挫折、理想挫折、交往挫折、恋爱挫折,对其形成的内外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的基本途径:正确归因、劣性教育、优化环境、合理宣泄。

大学生;挫折教育;路径

挫折,心理学上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它具有普遍性和两重性。挫折的普遍性是指挫折是生活学习中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和对待它;挫折的两重性是指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许多大学生的挫折容忍力较低,老师们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突然跳楼自杀、一向乖顺听话的学生突然离校出走……诸如此类的现象表明:不能正确应对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就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因此,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受挫的主要类型

(一)学习挫折

学习挫折是指在学习和智力活动中遭遇的挫折,如老师讲课内容自己听不懂,记忆力衰退,考试失败等。在校大学生一般都是中学的“尖子”,家长的“骄子”,同伴中的“幸运儿”,他们一般优越感较强,自我期望值较高,然而“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当他们从各地汇集到一所大学后,他们的优势不再突出,特别是在学习、个人能力方面受挫后,往往产生失落、忧虑、自卑等情绪,挫折感特别强烈。在一项调查中,几乎有60%的学生存在“考前焦虑”。

(二)理想挫折

大学应该是一个提供理想主义精神的场所,一个激动人心的、可以让年轻的心灵在广大领域遨游的场所。然而现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利性,使许多大学正在变为培养工具人才的场所,缺乏独立精神和与社会之间必要的距离感。“大学的理想主义”和“独立气质”正一点点被销蚀,再加上当前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校园内莘莘学子的精神状态极其脆弱。[1]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让大学生茫然失措。于是“悲观厌世,少有激情,干什么都没劲”在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三)交往挫折

大学生一般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在成长经历、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人际交往情况较为复杂。同时,由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较差,缺乏生活经验和阅历,以致在人际交往中常出现嫉妒、猜疑等消极情绪,甚至因误会出现朋友断交,而又苦于找不到知心朋友等情况。[2]这些交往挫折,往往使大学生在心理上感觉苦闷、烦躁、压抑和孤独,甚至产生一些偏激行为。

(四)恋爱挫折

大多数大学生恋爱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种恋爱动机下,大学生尝试恋爱的情况越来越多,而有情人多,终成眷属者少,致使恋爱受挫成为普遍现象。对待恋爱挫折,在调查中有80%以上的大学生能够采取理智态度,宽容地对待自己和对方,尊重对方的选择。但有一部分学生却因此一蹶不振,沉沦自弃,悲观厌世;有的甚至对对方肆意诽谤,伤害对方或迁怒自身。当然,因失恋而失志、失德者虽为少数,但必须引起重视。

二、大学生受挫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竞争让大学生倍感压力

外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这些外在因素的综合效应便导致了大学生挫折反应的出现。自然环境因素产生的挫折是指个体因无法克服诸如恶劣的气候、强烈的噪音、堵塞的交通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挫折。社会环境因素产生的挫折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影响而引起的挫折。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挫折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向上意向”和“自我实现”受到压抑的缘故。[3]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嬗变。这种嬗变使得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震荡,使心理失去了平衡,从而导致挫折反应的出现。家庭环境因素产生的挫折是指个体因其家庭成员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教养方式等因素而产生的挫折。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父辈们饱尝了生活的艰苦,他们不想再让儿女受苦受难,所以,家长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意无意地替孩子去抵御那些本应由孩子自己面对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孩子一旦考上大学,更是宠爱有加、诸事代劳。另外,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面对五彩缤纷的现代都市生活,心理长期不平衡,进而导致挫折反应。

(二)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过于强烈

外因主要包括学习上、生活上和目标定位上的原因。在学习上,由于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诸种因素给大学生带来程度不同的心理负担,使一些大学生过于焦虑和敏感,产生自卑心理。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往往是中学时代的风云人物。然而,“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进入大学后,一些人的优势不复存在,优越感和自信心也随之丧失,部分学生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泥潭之中,表现出强烈的挫折感。[4]在生活上,由于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些初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的大学生在生活上感到无所适从。他们面对生疏的人际环境和陌生的面孔,一时难以找到诉说的对象,孤独感油然而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不是积极地与老师和同学交往,而是闭锁自己的心理,结果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使自己陷入挫折情境。在目标定位上,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不能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期望值过高,造成目标与理想遥不可及,加上实现目标又力不能及,结果四处碰壁。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效路径

挫折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行为,它并不是教人去如何回避困难,而是教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在挫折中成长。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开展社团等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

由于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因而引起大学生挫折感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一般说来主要是两类:即外在客观因素和内在主观因素。从客观方面来说,有的学生是因天灾人祸、意外事件等因素而遭受挫折;有的是因经济拮据、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而遇到挫折。从主观方面而言,有的学生是因相貌不佳、身材矮小、口吃等先天生理因素体验挫折;有的是因自我估计不当、期望值过高等心理因素造成挫折。正因为引起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大学生受挫以后,应当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实原因,对挫折作出客观准确、符合实际的归因分析,从而有效地战胜挫折。此外,教师在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对挫折、失败进行归因分析时,还要提醒学生避免犯两种错误:一是把失败仅仅归于客观因素,这样会产生气愤和敌意;二是把失败完全归于主观因素,这样又会使人感到无助,甚至灰心丧气。总之,只有正确归因分析,真正找到失败的主要根源,才能有效战胜挫折。[5]

(二)通过课程渗透方式对学生进行“劣性教育”

“劣性教育”是指利用对人有适度“恶劣”心理压力的“劣性刺激”去磨炼人的意志的教育。“挫折教育的本质或最终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挫折阈限’,提高心理抗击能力”。在这种人为的虚拟情景中让他们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危机感,不仅让他们对自身能力有客观的认识,也能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空间有一个初步的预测。同时这种危机感会有针对性地转化成他们日后行动中的动力。实践也证明,适度的“劣性教育”是提高人的挫折容忍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我们可通过开展体育运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大学生挫折容忍力,教会学生进行挫折的自我调适。

(三)通过优化环境氛围使同学间产生良性竞争

社会心理学认为,受挫者的不良情绪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有些大学生遭受挫折后,到底是战胜挫折积极进取还是畏缩不前消极退却,同所在群体的人际关系以及环境氛围关系极大。如果群体中充满互相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的气氛,受挫者就会从中获得战胜挫折的力量;如果群体中成员间相互疏远、感情冷漠,则会降低受挫者战胜挫折的勇气。要学会宽容受挫者的不良行为。我们既要赞赏学生积极的挫折反应,又要宽容学生消极的挫折反应。不应该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对待“攻击”者,不能采取讽刺、嘲笑、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挫折情绪,而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全面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从攻击的行为中,从愤怒、消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以免加深他们的挫折感,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四)通过疏导学生合理宣泄来实现心理健康

一个人处在受挫情境之中往往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反应,而这种紧张的情绪如果不能适时地宣泄出来,就可能被“累积”而导致病态心理乃至过激行为的发生。因此,采取可控的、合乎社会规范的方式宣泄受挫后的紧张心理,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当大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受挫以后,可以主动找老师、同学、知心朋友倾诉郁闷;或通过写信、写日记等方式进行自我疏导;而处于极度悲痛之中的大学 生也不妨在适当的场合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宣泄心中的苦闷与失败的悲伤;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诸如打球、登山、听音乐、看电影等文体活动,使不良情绪得以迁移;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宣泄紧张心理,解除心理困惑,恢复心理平衡。[6]总之,通过合理宣泄,大学生应该尽快摆脱受挫以后的消极心境,振奋精神,轻装上阵,用新的姿态去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1]王玉美.当前大学生应加强挫折教育[J].滨州师专学报,2002,(3):76-77.

[2]王丽雅,刘宁.大学生挫折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2):85-86.

[3]严红.大学生挫折教育论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1):114-116.

[4]肖加新.大学生挫折教育论略[J].邵阳学院学报,2003,(3):92-94.

[5]刘红娟.关于大学生进行批判教育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3,(3):10-13.

[6]黄勇.关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思考[J].德育论丛,2003,(4):75-76.

The Opinions to Frustration Education ofUniversity New Students

Gao Jia
(SchoolofHumanity Literature,Henan InstituteofScienceand Technology,Xinxiang,China,453003)

Undergraduates are a special community in our society,and observed to implement frustration education upon them by moreandmore people.Thisarticleanalyzes the typesof frustration including studing frustration,idea frustration,intercourse frustration;amativeness frustration and interal-external results in undergraduatesorder to present the basic approachs including properattribution,adversingeducation,optimizingenvironmentand rationalcatharsis.

university students;frustration education

G641

A

1671-2862(2011)02-0069-02

2011-02-10

高佳,女,辽宁营口人,硕士,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挫折使我更坚强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挫折
大学生之歌
生活需要挫折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