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解释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模式的新构建
——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视域》

2011-08-15 00:47
关键词:解释学视域马克思

李 明

(安徽大学政治学系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安徽合肥 230039)

中西方解释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模式的新构建
——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视域》

李 明

(安徽大学政治学系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安徽合肥 230039)

安徽大学吴学琴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视域》是当前国内学术界从解释学视域出发系统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学术力作。该部著作呈现出了“系统的理论阐述与精当的思想评析”、“匠心的类型提炼与独到的观点剖析”、“鲜明的创新意识与特有的学术价值”、“严谨周密的论证与清新流畅的表达”等4个主要特点。

马克思主义;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直以来,如何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根本上源于其自身的科学性、价值性、实践性的高度统一,但同时也离不开后人对其不断地进行创新性的解读,作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根本精神的解释,适应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的阐发。安徽大学吴学琴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视域》(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是近年来我国在有关解释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该部学术力作是作者在2004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形成的,其创作历时7年之久,通阅全书可发现该著作不仅对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解释学问题作了详尽的学术上的剖析与评价,而且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与评价继而力图创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学新模式,并通过新模式的构建来推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由此可见,整部著作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作者的学术功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追求、理论担当、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深情挚爱。纵览全书,笔者认为有以下4方面的特点。

一、系统的理论阐述与精当的思想评析

当前,国内学术界从解释学视域出发专门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更缺乏系统性研究的精品力作。吴教授的著作在某种程度上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全书正文由导论、上篇、下篇构成。在导论部分作者对该著作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研究的基本方法等进行了说明,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和创新,这并不是从马克思著作中解读出‘不同的马克思’,实际是在马克思的‘文本视域’和‘读者视域’的解释学融合中解读出马克思哲学的真精神,在时代的视野中创新马克思的哲学”[1]5。这其实也道出了本书的目的在于“能有效地阐析文本依据和问题视域的关系,即客观文本与意义彰显之间的关系,解决在马克思哲学中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脱节,实现‘回到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两者的有机统一,为实现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创新作出有益的探索”[1]5。为了能很好地完成在导论中所提出的研究目的,本书通过上篇共7章,在理论上系统阐释了西方解释学视域中马克思问题,重点对阿尔都塞、德里达、哈贝马斯、詹姆逊、塞麦克等人有关解读马克思的思想观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从而富有见地地总结出马克思在西方理解中存在“走进马克思”与“异质的马克思主义”两种大模式,其中又具体包含了“保卫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科学化的马克思”、“反自然主义的马克思”等9种方式。本书下篇共4章,前两章分别在理论上系统阐释了俄国化和中国化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问题,后两章基于前面9章内容的探索,分别围绕马克思哲学与解释学的文本解读的批判性、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从而最终提出我们在研究马克思时要超越西方和苏联解释学视域,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学模式。应该说作者通过上下两篇共11章的系统理论阐释,一步步进行逻辑延伸、理论推进与思想铺展,进而出色地完成了其所提出研究目的,并予以读者以丰富的理论启示。

通览全书,作者在系统地进行理论阐述的过程中也贯穿了对西方、前苏联和中国在内的有关马克思主义解释学视域中的众多思想的精当评价。例如对待西方思想家的马克思解读,作者敏锐地指出这种解读“以解释学的种种方法观照马克思的学说,强调其方法而非结论,重视其思路而非体系,赞赏其某些片段而非整体;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马克思哲学中某些成分的强调,意在对作为整体的马克思文本进行拆解,使其呈现内在的对抗性和自我消解性,马克思哲学的真理性随之被放逐了”[1]158。这番评析可谓一语中的。又例如对“苏联解读”模式的评析上,作者一方面科学地总结出“苏联解读”模式对马克思大众化、通俗化、系统化等方面的贡献,“另一方面又对其简单化、贫乏化、教条化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批评。对于中国化解释学视域问题,作者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两重视域融合的理论角度上,一方面,给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以高度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告诫人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要尊重不同视域的融合和解释学意义上的‘前见’”[1]116,不能出现一种形而上学、绝对真理式的主观专断。

二、匠心的类型提炼与独到的观点剖析

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曾借鉴解释学对马克思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驾驭这些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观点,深刻剖析其理论得失,这就需要深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研读的功底和对其植根在文本之中或隐或显的有关马克思的解释学问题的理论思想进行充分挖掘的能力,并且在有限的著作篇幅内对这些思想观点进行必要的、清晰的、精准的类型提炼,以便多方位地把握西方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这是相当有难度的一次学术探索。作者在通过对大量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本文耕犁的基础上,独具匠心地将西方解释学视域划分为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解释学视域,继而深入探讨了总问题视域与征候阅读中的有关马克思问题;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解释学视域,继而深入研究了解构与马克思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批判解释学视域,继而对交往行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解释学式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层探析;以詹姆逊为代表的元批评解释学视域,继而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构建问题以及诸如政治无意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等在内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实践问题;以塞麦克为代表的同质型解释学视域,继而就马克思哲学与解释学的共通性及交汇问题进行有效探索。

应该说对5种西方解释学视域的类型划分及其对各种相应视域中的马克思的研究成为全书的一大重要亮点,而且透过这个亮点,发现作者在剖析阿尔都塞、德里达、詹姆逊等人理论观点时所迸发出的思想闪光点。例如,作者在分析阿尔都塞阅读法的解释学意义时,敏锐地切中了阿尔都塞阅读法的实质。“在阿尔都塞那里,阅读马克思,不是阅读著作、概念、主题本身,而是阅读‘话语’,即实践中的思想的无意识结构与实践的语言体系,这是支配着马克思自觉思想观念背后的那种无意识的深层次的语言结构,是支配马克思的权力话语结构”[1]53。例如,作者在分析解构解释学与马克思文本的关系时,精准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德里达话语体系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只不过是德里达批判资本主义终结话语的一种工具”[1]72。在5种类型的理论阐发中,笔者认为作者有关詹姆逊的无批评解释学视域中马克思的剖析更具匠心,更为精彩。例如将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构建从符码化的生产方式的构建核心、永久历史化的构建策略、总体性辩证法的构建方法3个视角加以阐释。这说明了作者相当自如地把握了这位美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思想的内在逻辑与核心观点。在剖析詹姆逊的有关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关系的思想时,作者深刻指出,在詹姆逊构建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这一宏大的阐释框架内,实现了对文本解释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双重视角的统一,最终达到对文化文本的解神秘化”[1]116。不过,詹姆逊的解释学“更存在‘后现代境遇’的局限,未能透视意识形态背后存在是深层经济原因”[1]116。上述这些独特的观点剖析确实能给读者带来思想上的启迪。

三、鲜明的创新意识与特有的学术价值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也是鉴定一部理论著作有无学术价值的最为重要的依据。作者深知其理,因而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渗透着鲜明而自觉的创新意识。作者在以下4个方面对创新作出要求,并由于成功地达到预期的创新目的而使本书显示出特有的学术价值。

第一,思路创新,即从解释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进行理论构架,而不是仅仅围绕解释学或马克思主义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然后再把两者稍加综合阐述,而是“侧重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何通过批判性的整合将解释学引入马克思哲学”[1]8,这需要作者具备很强的学术驾驭能力。第二,理清“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脉络,充分展示出了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的异质性和同质性、多元性和一元性之间的关系,分清它与传统解读的差异,而这些对促进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研究与创新是非常有价值的。第三,从解释学问题的分析视角出发,探索了民族传统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现实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视域融合问题,这对读者很有学术启发价值。第四,客观地比较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与解释学的异同点,通过对两者的批判精神、实践观、历史观鞭辟入里的比照式分析,得出某些极有见地的观点。例如,作者在论述西方解释学对马克思解读与俄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读的区别时,所提出的观点可谓既有新意而又很中肯。“正是基于马克思哲学与西方解释学在文本解读的对象和批判精神、文本解读的实践性、文本解读的辩证性和文本解读的历史性的差异,可以断定西方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仅仅是西方多元解读中的一个派别,当然是具有反思的一个派别。俄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与西方解释学的理解并不是同质的,它们与马克思哲学在文本解读的对象、实践性、辩证性和历史性上根本一致,虽然在解读过程中也出现了教条主义、僵化主义等各种重大失误,但这样的理解失误不是异质的,而是同质的”[1]237。当然除了上述4个方面的创新而显示出来的特有的学术价值外,诸如在对“马克思在西方理解中的命运”的探讨中而提出“科学化的马克思”、“幽灵意象的马克思”、“批判型的马克思”、“元批判的马克思”、“反自然主义的马克思”也是颇有见解的。再例如在“第11章理解马克思”中有关针对如何超越西方以及前苏联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的局限性,继而探寻如何摆脱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研究困境时而提出的,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要把握“研究对象的生成性”、“方法的循环性”、“意义的流动性”、“科学定位”等4个原则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科研创新意识及其创新观点中所包含的学术价值。

四、严谨周密的论证与清新流畅的表达

思想不仅在于阐发,更在于论证,严谨周密的论证是一部优秀的理论性、学术性、思想性著作的内在要求。本书不仅对解释学视域中的有关马克思解读的各类理论观点进行了很好的阐释,同样也对很多重要思想观点进行了严密的论证。例如,本书对马克思文本研究的解释学转向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作者从后现代解释学背景、历史视域融合、个性化研究增长3个层面极具说服力地论证了马克思文本研究的解释学转向的客观性、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又如,作者通过反思解释学,对“回到马克思”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即“文本依据——社会背景——语境还原 ——整体理解 ——内在逻辑”[1]253进行全面详细且又启人心智的精彩论证。正是这一个个层层展开、环环相扣的思想论证为本书增添了一份重要的逻辑力量。

由于作者成功地驾驭了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能够准确而自如地将众多学术概念,尤其是西方哲学中的术语和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的简明朴实、清新流畅的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某些学术著作语言晦涩或枯燥的缺憾,也在无形中给读者带来了特有的阅读美感。

[1]吴学琴.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视域[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第一,思路创新,即从解释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进行理论构架,而不是仅仅围绕解释学或马克思主义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然后再把两者稍加综合阐述,而是“侧重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何通过批判性的整合将解释学引入马克思哲学”[1]8,这需要作者具备很强的学术驾驭能力。第二,理清“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脉络,充分展示出了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的异质性和同质性、多元性和一元性之间的关系,分清它与传统解读的差异,而这些对促进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研究与创新是非常有价值的。第三,从解释学问题的分析视角出发,探索了民族传统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现实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视域融合问题,这对读者很有学术启发价值。第四,客观地比较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与解释学的异同点,通过对两者的批判精神、实践观、历史观鞭辟入里的比照式分析,得出某些极有见地的观点。例如,作者在论述西方解释学对马克思解读与俄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读的区别时,所提出的观点可谓既有新意而又很中肯。“正是基于马克思哲学与西方解释学在文本解读的对象和批判精神、文本解读的实践性、文本解读的辩证性和文本解读的历史性的差异,可以断定西方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仅仅是西方多元解读中的一个派别,当然是具有反思的一个派别。俄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与西方解释学的理解并不是同质的,它们与马克思哲学在文本解读的对象、实践性、辩证性和历史性上根本一致,虽然在解读过程中也出现了教条主义、僵化主义等各种重大失误,但这样的理解失误不是异质的,而是同质的”[1]237。当然除了上述4个方面的创新而显示出来的特有的学术价值外,诸如在对“马克思在西方理解中的命运”的探讨中而提出“科学化的马克思”、“幽灵意象的马克思”、“批判型的马克思”、“元批判的马克思”、“反自然主义的马克思”也是颇有见解的。再例如在“第11章理解马克思”中有关针对如何超越西方以及前苏联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的局限性,继而探寻如何摆脱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研究困境时而提出的,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要把握“研究对象的生成性”、“方法的循环性”、“意义的流动性”、“科学定位”等4个原则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科研创新意识及其创新观点中所包含的学术价值。

四、严谨周密的论证与清新流畅的表达

思想不仅在于阐发,更在于论证,严谨周密的论证是一部优秀的理论性、学术性、思想性著作的内在要求。本书不仅对解释学视域中的有关马克思解读的各类理论观点进行了很好的阐释,同样也对很多重要思想观点进行了严密的论证。例如,本书对马克思文本研究的解释学转向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作者从后现代解释学背景、历史视域融合、个性化研究增长3个层面极具说服力地论证了马克思文本研究的解释学转向的客观性、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又如,作者通过反思解释学,对“回到马克思”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即“文本依据——社会背景——语境还原 ——整体理解 ——内在逻辑”[1]253进行全面详细且又启人心智的精彩论证。正是这一个个层层展开、环环相扣的思想论证为本书增添了一份重要的逻辑力量。

由于作者成功地驾驭了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能够准确而自如地将众多学术概念,尤其是西方哲学中的术语和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的简明朴实、清新流畅的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某些学术著作语言晦涩或枯燥的缺憾,也在无形中给读者带来了特有的阅读美感。

参考文献:

[1]吴学琴.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视域[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B017

A

1671-4970(2011)01-0010-03

2011-01-10

李明(1978—),男,安徽巢湖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猜你喜欢
解释学视域马克思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李永刚著《历史主义与解释学》推介
“生活转向”的解释学意图
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内在话语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