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称谓语性别表征及其文化内涵

2011-08-15 00:53卢健
关键词:英汉汉语差异

卢健

(福建教育学院 外语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英汉称谓语性别表征及其文化内涵

卢健

(福建教育学院 外语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英汉两种语言的称谓语存在很大差异,而称谓语中的性别表征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两种语言称谓语差异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而称谓语中的性别表征是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种现象,也是家庭、社会、经济以及性别差异的自然产物。研究分析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了解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性别表征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文化内涵,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男性和女性的称谓差别。

一、亲属称谓语中的性别表征与成因

亲属称谓语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英语民族的亲属称谓语不采用父系或母系、直系或旁系,只标明辈分;而汉语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标的很清楚,而且同一辈分的长幼都非常明确。因此,英语称谓语简单而笼统,汉语的亲属称谓语细致而复杂。例如,在汉语中,有“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父”五种称呼,而英语统称为uncle;“伯母、婶母、姑妈、舅妈、姨妈”,英语统称为aunt;汉语有“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堂兄、堂姐、堂妹”,英语只有cousin一词;汉语有“大伯子、小叔子、内兄、内弟、姐夫、妹夫”,英语只有brother-in-law。称谓上的巨大反差折射出两种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些差异。

英汉语言的亲属称谓语存在很大差异,但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语性别表征却很相似。例如,英语中的father和mother有不同的语义色彩,Father给人的印象是一家之长,家庭的支柱,还可以指“有社会地位的长者”;而mother一词除了“母亲”这一语义外,还用来指“下层社会上了年纪的妇女”,或“老太太,老妇人”,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汉语中《说文》对父母的解释是,“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母,牧也,从女象裹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意思是,父亲在家庭内部是道德观念与思想行为的楷模,是“率教者”;母亲的职责是“养育孩子”。这说明母亲当时的从属地位和男尊女卑的观念。

再如,英汉语亲属称谓中男前女后的现象很普遍,也体现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伦理观念。如英语的husband and wife,father and mother,brother and sister等;汉语的“父母、公婆、夫妻、夫妇、儿女、弟妹、叔婶、兄嫂”等,如果倒过来说就很不习惯,甚至很别扭。当然,也有女性在前的,如英语的mother and son,汉语的“姐弟”、“母子”等。这是因为辈分排列时,两种语言都是以长辈为先,体现出对长者的尊重。

称谓语中性别表征方式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和文化的积淀,是一种自然现象。在研究这些表征时,不宜刻意挖掘或扩大其差异。例如,由于男女的社会角色和生理上的区别,在称谓上所形成的排序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要把husband and wife(夫妻)和father and mother(父母)等都当作对女性的歧视。

姓氏情况也是一样。汉语民族孩子随父姓,英语民族也是如此。此外,英语民族嫁出去的女儿随夫姓只是一种社会的组织形式,不要将其列入对女性歧视的范围。英语国家的组织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中国不同。在英欧实行父系、母系双边继嗣制时,血亲与姻亲的关系是不分内外和主次。所以在称谓上就没有分出哪些是父亲方面的,哪些是母亲方面的亲属了。而中国的宗法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确立于西周时代。它规定了单边父系嫡长子继嗣制,严格宗庙祭祀制,于是,亲属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等级森严。可见,汉语姓氏的随父性与古代中国的宗法社会有关。

二、社会称谓语中的性别表征与成因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需要社会称谓语来称呼对方。英汉民族的社会称谓语差异很大。汉语民族的社会称谓语同亲属称谓语有很密切的关系,但社会称谓语还涉及到社会等级、名分、亲疏等。中国人的社会称谓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这是汉语文化中亲属的泛化现象称谓。如人们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常用“大伯、叔叔、大哥、大嫂、小妹”等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这种情况在英语文化中是很少见的。这主要是因为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的原因。别说用亲属称谓称呼不熟悉的人,即使是家人也常常是直呼其名。

然而,不可否认,在英汉两种社会称谓语中,确实存在许多看起来是褒男贬女的用语。如,英语语义中,男性代表正面价值,而女性被认为是附属的、低下的。例如,master (有能力地位的人)-mistress(情妇)、man(重要人物、有身份地位的人)-woman(妇女、女佣、情妇)、governor(总督)-governess(女家教、保姆)等。甚至同一个词用在男性身上是中性或褒义,用在女性身上则是贬义:professional对男性来说是“从事专门职业的”,而对女性而言,意为“妓女”;easy对于男性意为“平易进人”,而对于女性意为“水性杨花”。汉语中对男性的社会称谓多有敬畏之意,“老爷、老板、老丈人、黄老、郭老、大丈夫、大胖小子、爷们儿、快乐的单身汉”。而对女性的称谓就有不尊敬、戏称、贬义和蔑视的味道:“老妈子、老妇人、小姐(其意有时还指从事色情的女性)、女招待、小丫头、小媳妇、老姑娘、寡妇、红颜祸水、妖精、三陪女、坐台女、卖笑的”等等。

这些社会称谓的性别表征方式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母系社会中,血缘关系按母系来辨认,因此女性的地位比较高,受到人们尊敬,处于支配地位。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男性体力上的优势,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取得支配权。女性越来越依附于男性,社会地位每况愈下,母系社会逐渐被父系社会所代替。“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在漫长的父系氏族社会发展中,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她们多数时候只得呆在家里,依靠丈夫的收入生活,丈夫是breadwinner(挣面包的人,当家人),妻子是housewife(家庭妇女),专职伺候丈夫、操持家务、养育孩子。

权势因素也导致社会称谓语的性别表征的差异。正如前面所述,男性在社会中居于“强势”地位,女性成为“弱势”社会群体。在英语中,同一个词对男性较宽容大度,对女性却含有贬损的意思。如tramp对男性来说是“流浪汉”,对女性来说是“娼妓”。汉语中,当人们说到“单身汉”时,可以用“快乐的”形容,当提到高龄未婚女子是,就称其为“老姑娘”,含有不同的情感成分,如有“可怜的”、“嫁不出去的”的含义。这种长期以来在文化、习俗上形成的“双重标准”产生了社会称谓语的不同表征。

有的学者认为一些表述女性地位、职业的词语是通过相应的阳性词加词缀构成的,认为这是贬抑女性或视女性为男性附属物的社会现象,如:actor-actress,hosthostess,poet-poetess,waiter-waitress,usher-usherette,man-woman,male-female,doctor-woman doctor,judgefemale judge等。其实加词缀即是一种构词法,也是一种来自实践的约定俗成的说法。例如,根据词源解释,actor来自拉丁语,最早出现在14世纪末,既指男性演员,又指女性演员;actress作为女演员的意思是出现在16世纪。由此可见,男性比女性更早从事这个职业,可以认为这是先后问题,不是歧视问题。男性词也有加词缀的,如widower,bridegroom等。

当然,在社会分工中,“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是性别角色,这是由于人们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由于男女的角色不同,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都不一样。一般来说,男性体格健壮、争强好胜;女性温柔娴淑、勤俭持家。由此,也产生许多差异现象。由于分工的不同,造成“女主内”、“男主外”这一事实,语言的泛化现象就自然生成了。例如,he,his,man等的泛化现象:“he”可作为one,somebody,nobody,none的替代词;man可泛指所有人。那么,是否一定要用he/she或 his/her,才表示对女性的尊重?美国著名的《独立宣言》中写道“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是否要改成all human beings are created equal?如果这样,不仅削弱了这句话的语气,而且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的实际也不吻合。

三、姓名称谓语中的性别表征与成因

姓名由“姓”和“名”两个部分组成,是社会组织的一种方式。“姓”代表着血统传承,是家族的徽号,“名”则是用来区别彼此的标识。英语和汉语的姓名文化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由于英语民族的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形成了国民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文化特征,在姓名称谓中不像汉语那么正式和拘谨。例如,英国人将自己的名排在前,姓排在后,即使辈分不同,也可直呼其名。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学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非常自由。这对于汉语文化是不可想象的。直呼老师名字,会被认为很不礼貌。从中国人的族谱、家谱中可以看出亲属姓名系统非常严谨。家族一般按照不同辈分取名。同一家族的人,虽不认识,但只要一报姓名,就知道自己是否同辈份。例如,福建省有“卢”姓家族,从三代取名来看,祖父母辈的是“允”子行,那么同辈分的名字都有“允”子,如“卢允福、卢允妹、卢允成”;父母辈就是“渊”字辈,如“卢渊霖、卢渊淮、卢渊桐”;子女辈就用“明”字行,如“卢明亮、卢明英、卢明福”。这一点与英语民族的命名方式不同。

英汉语言姓名称谓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由于是群婚,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孩子的姓一般都随母姓。汉语的姓中就有许多以“女”字旁组成的“姓”,如“姬、姚、姜、”等。当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姓氏从依随母系变为沿袭父系。在英语国家,男性不论婚否,可以在姓氏前加Mr.或其他头衔;女性婚前随父姓,婚后随夫姓,婚前用Miss,婚后用Mrs.加姓氏称呼,或不论婚否都用Ms.。这些姓氏称呼可视为社会组织或人际交往约定俗成的姓氏,而不是所谓的性别歧视。

不可否认,姓名称谓语中有性别歧视现象,但英语民族的女性取名为Mary,Rose,男性取名为Tom,Jack,这不是性别歧视的结果,而是女性生理特征的产物。汉语的女性名字也是选用阴柔之美的字眼,如“娜”、“娇”、“媚”、“妙”等。我们不能说这些是对女性的歧视,如果女性要取男性的名字或反过来,也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综上所述,英汉民族在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与姓名称谓语中的差异,与政治生活有关,也与各自的经济生活有关。在英汉民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英汉民族称谓语中的种种差异和不同的表征。这些表征差异反映出英汉民族的不同特性,承载各自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随着妇女的解放、人们观念的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称谓语中的性别差异和表征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作用的变化,称谓语的表征方式也在改变。当妇女当主席时,人们自然就不用chairman,而改用chairperson了。

责任编校 秋晨

猜你喜欢
英汉汉语差异
学汉语
相似与差异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