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英语新词汇的社会文化意蕴

2011-08-15 00:51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新词汇词汇人类

谷 亮

(淮阴师范学院语言与文化研究所,江苏淮安223300)

0 引言

语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并在词汇中得到迅速而集中的反映。近年来,科技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为描述、解释新的科学进展、新的发明创造,大量的新词汇就必然应运而生。虽然这些词汇多为科学专业术语,但其中一些已经转化演变为人们熟悉的普通用词。人们为了表达新概念、新事物,就需要以各种方式创造大量词汇,以适应描述、解释新的科学进展、新的发明创造的需求。

二十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自从人类成功地登上月球后,英语中出现了“moonwalk(月球漫步)”,“soft landing(软着陆)”,“space- walk(太空行走)”,“space age(太空时代)”,“antimatter(反物质)”等大量新词汇,并迅速为人们接受并使用。新词新语还涉及当今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社会现象与时弊,也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诸多层面,如人生价值、生活方式、爱情友情、就业消费等。如“policewoman(女警察)”,“instant noodle(方便面)”,“blended family(由一对夫妇及其子女和各自过去的婚生子女所构成的混合家庭)”,“hippies(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yippies(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易皮士)”,“yuppies(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雅皮士)”,“part-time job(兼职)”等等。

1 英语新词汇折射的大众社会心态

法国最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强调指出:“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的窗口。”从一种语言可以窥探到它所属文化的思维方法、价值系统及伦理观念。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它们能够最大限度、最直接、最敏感、最迅速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文化镜像[1]。百度百科对社会心态的定义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例如,对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动向、经济动向、某一重大事件等所表现出的社会心理状态,反映了人们某种非同寻常的情绪、态度和社会风气等。从词汇角度不但可以窥视社会现象,而且可以了解人们的文化心理。新词汇折射出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心态。

1.1 追求简单、便捷的社会心理

英语中有“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言贵简洁)”一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当美国人生活节奏加快,“fast food(快餐食品)”便应运而生,其快餐连锁店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麦当劳快餐连锁店,供应的快餐食品有:汉堡包、烤牛肉、牛排、火腿、三明治、肯德鸡、油炸土豆片、烘馅饼、冰淇淋以及各种碳酸饮料等,进而形成了“快餐文化”这种内容用“快餐”形式包装起来,供应给消费者的消费。实质上,它是文化通俗化、快速化的体现,是以大众消费为前提,以尽可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要为目的的文化表现形式。而美国汽车内的饮食文化更是推陈出新,开在“motorway(高速公路)”边的“drive-in restaurant(汽车餐厅)”早在20世纪前期就在美国风行一时,食客不用离开汽车,只需要点好食物,“carhop”就会送餐到车。现在“drivein”逐渐被“drive-through”(得来速:免下车购餐专用道)所取代,就餐者把车停在快餐店特设的“drive-through”窗口,从叫餐、付款、配餐到送餐均在一个窗口内进行,平均时间不到188秒2。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在语言研究中提出了语言经济原则,这是因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总是希望用最简练的语言符号表达最丰富的语义信息,特别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更是如此,经济性原则已成为人们选择取舍词汇及表达方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VIP(very important person)、SOS(Save Our Souls)、D.J.(Disk jockey)、MTV(musicTV)等都是用尽量少的语素或词构成的短语来传达很复杂的原型短语所表达的丰富的信息,容易上口,大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这正符合语言经济性的原则。

1.2 喜欢创新、追求标新立异的心态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趋新求异是人们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在语言方面,人们总是不满足于旧有的词汇,而追求新词带来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比如,“veg”是vegetable的简略形式。“Vegetable”是蔬菜,它静静地呆在原地不动,不能自由活动。青年人中“veg”的意思就是“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想,完完全全地放松休息”。例句:I'm so glad that the week is almost over!I've had too much work to do.So I'm staying home and vegging this weekend.I won't do anything not even think about my deadlines next week.(我真高兴这个星期总算快过完了,我得做的事儿实在太多。所以这个周末我准备待在家静静地休息,我什么也不干,甚至连下星期那些截止日期都不去想。)英语中的“hippies(嬉皮士)”一词用于指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的一批年轻人,反抗习俗,追求新颖,留起长发大胡子,穿着色彩鲜艳的衣着或不寻常的衣饰。人们不仅仅只是用新的词汇来替代旧的词语,还会壮大某个词。水门事件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gate)的名称,如“伊朗门”、“拉链门”、“虐囚门”等。后来“……门”又被引申到更广的范围,现在已不仅仅局限在政治上,而是代指任何新发生的一些丑闻或新闻(不一定是丑闻),这些新闻只要是一些挺具新闻效应、能引起广泛公众关注和兴趣的事件,都被用上“……门”的叫法。比如。“电话门”是意甲球队尤文图斯队打假球事件,由于球队的电话被录音成为证据曝光,被大肆报道,故称“电话门”事件,这并不是一个政治事件,仅仅是一个具有新闻效应的体育事件而已。再如,发生在校园的“校园门”事件、娱乐圈的“艳照门”事件、食品业的“奶粉激素门”事件等,可见现在的“……门”已经广泛运用到何等程度。人们创造性地把“门”用于越来越多的方面,追求表达方式的新颖。

1.3 追求财富的心态

英语中的“gold rush(淘金)”指淘金者们打捞起河里或湖里的淤泥后,在淘盘将淤泥洗涤,以便找出淤泥里的天然金沙。这源于十九世纪初,美国的西进运动,在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的消息被证实后,美国沸腾,圣弗朗西斯科最先感受到淘金热的冲击,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停下自己的事情,前去淘金,反映出人们对财富的向往与追求。现在人们用“淘金”指在繁复的事物中寻找出有益的、适宜自己的事物,“金”不再单指黄金,而是泛指一切财富。

2 英语新词汇的文化意蕴

2.1 对大自然的关注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要生存发展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人工降雨”,还能乘坐“神舟六号”走向太空。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人类。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事实正是如此,“黑洞(the black hole)”、“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酸雨(Acid Rain)”、“核泄漏(nuclear leakage)”等使得人类已经饱尝了自己种下的苦果,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比如,“绿领(greencollar)”指从事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农业科研、护林绿化等行业以及那些喜欢把户外、山野作为梦想的人们,其中尤其指那些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动的人。国际社会也不断采取措施,“Kyoto Protocol《京都议定书》”由此产生,它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制定的一项协议,目的在于制止全球变暖,最初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签署,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2.2 蕴含和谐发展的理念

人类已经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要想一直拥有美好的家园,必须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是唯一出路。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正式讨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前发展,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Green food(绿色食品)”、“low-carbon(低碳)”反映了人类已经踏上可持续发展的征途。“绿色(green)”本来属于颜色的一种,但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赋予了它无污染的含义,因此出现了“绿色冰箱”、“绿色食品”、“绿色革命”、“绿色建材”、“绿色营销”、“绿色奥运”等词。现在,“绿色”象征着与人类生存质量、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如英语中有“biofuel”(绿色“生物燃料”)。2003年,英国在其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及“低碳”。“低碳”从此备受人类的关注,与“低碳”有关的词语层出不穷,如“low-carbon life(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些词语反映了人类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

3 结语

语言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的各个方面。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它反映社会最灵敏。社会瞬息万变,不断涌现新事物,人们的头脑中自然就会产生新思想、新概念,语言中就有新词语来记载、表达。新词语是时代的产物,它们必然表现出芸芸众生的思想、观念和复杂的社会心态。因此我们通过各个时代的不同阶段产生的英语新词语,不难分析出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尚、大众心理、社会心态。康顿和尤瑟夫(Condon&Youself)认为:语言作为工具(此处主要指词汇),源自于一个群体文化的经历和需求,一些词可能被遗弃了,另一些可能被改造了,还有一些可能得到了增补,从某种意义上讲,及时反映了社会深刻的文化内涵。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08.

[2]许美珍.英语新词的时代特色[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2):76-79.

[3]刘莹.论英汉翻译中的“明晰化”与信息对等[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0(2):48-51.

[4]马璐.从与时俱进看新词新语[J].财经界,2008(2):118-119.

猜你喜欢
新词汇词汇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人类第一杀手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新词汇研究及其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新词语应用法则初探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