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EB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及临床分析

2011-08-15 00:45李玉芬
山东医药 2011年52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标本阳性

王 蕾,李玉芬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近几年来特殊病毒及变异病毒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增加,且病情特殊、发病严重、病死率增高。EB病毒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源,其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可造成全身多系统损伤,但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1,2],不易早期诊断。为提高认识,我们对呼吸道感染患儿采集咽拭子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查EB-DNA并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门诊及住院不明原因呼吸道感染的127例患儿,经EB-DNA监测阳性,确诊为EB病毒感染的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0~1岁12例、1~3岁23例、3~5岁18例、5~7岁10例、7~9岁3例、>9岁2例。

1.2 临床表现 68例EB病毒感染患儿除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咽痛、咽峡部充血、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等外,均有发热,其中高热30例(44.1%)、中度热38 例(55.8%),淋巴结肿大 9 例(13.2%),头痛 18 例(20.5%),惊厥 4 例(5.9%),眼睑浮肿 6 例(8.8%),腹泻 3 例(4.4%),皮肤出血点8 例(12.5%),肝肿大7 例(12.9%),脾肿大5例(7.3%)。另有皮疹10例(14.7%),多为猩红热样皮疹及斑丘疹,分布全身各部位。所有就诊患儿均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等常规化验及胸片正侧位检查。

1.3 FQ-PCR实验室检查 无菌咽拭子采集患儿咽喉分泌物、痰液标本放入试管中备用。检测仪器为罗氏公司Light Cycle全自动荧光定量PCR仪。采用EB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对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操作步骤包括细胞分离、DNA提取和PCR扩增分析。以病毒载量>50 copies/ml为阳性。

2 结果

2.1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血常规:外周白细胞>10×109/L 21例(30.9%)、<10×109/L 8例(12.5%),分类中异型淋巴细胞 >10%10例(12.5%)、单核细胞 >10%9 例(13.2%),血小板减少4例(5.9%);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60~210 U/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90~320 U/L)5例(7.3%);心肌酶谱:肌酸激素(CR)增高4例(5.9%)、乳酸脱氨酶增高19例(27.9%)。X光胸片检查23例,其中双肺纹理紊乱及部分斑点状阴影14例(20.6%)、肺门淋巴结肿大9例(13.2%)。FQ-PCR检查本组127例标本中EB-DNA阳性68例(53.3%)。

2.2 诊断 本组68例EB病毒感染阳性患儿,结合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临床表现,诊断上呼吸道感染19例、咽炎扁桃体炎7例、支气管炎肺炎1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7例、心肌炎3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病毒性脑炎1例、肾炎2例,大多数患儿有并发症。患儿从发病到确诊时间1~20 d、平均7 d。这些患儿从发病到确诊为EB病毒感染时为止均给予过口服或静点抗生素治疗,甚至是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但没有显著疗效,确诊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抗病毒治疗(更昔洛韦),多数患儿在2周内临床症状减轻,全部病例均好转、痊愈出院,预后良好。

3 讨论

EB病毒是疱疹病毒科γ亚科中惟一能引起人类感染的淋巴滤泡病毒,是目前临床常见病毒之一[3]。EB病毒也是儿童常见病毒性疾病的感染源,其临床表现变化多样、轻重不一,可引起多系统病变,以发热、咽喉炎典型症状及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及周围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临床特征,易于诊断[4]。但对非典型EB病毒感染或以循环、泌尿、呼吸、血液及神经系统为主要症状的患儿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患儿如在原发病基础上再感染EB病毒,可使其病情复杂并加重,致使延误治疗,出现并发症等。因此,在诊断过程应重视病原学诊断,凡对以呼吸道感染起病,伴有多系统临床表现的患儿应及时进行EB-DNA检测,以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分离EB病毒病原体做病毒培养的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所需时间长、阳性率低,一般在临床较少采用。许多医疗机构采用ELISA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特异性EB病毒抗体,但检出率较低且只能定性,而且由于方法的局限性常有假阳性发生,给临床确诊带来不便[5]。本院采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以咽拭子提取标本用FQ-PCR技术对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证实该生物学诊断技术取材方便、快捷、灵敏、准确率高,在辅助确诊EB病毒感染和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李中跃,楼金玕,陈洁.儿童EB病毒感染首发症状及其相关性疾病谱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0-21.

[2]罗燕,王春如,毛玮.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25-26.

[3]Epstein M,Achong B,Bart Y.Virus particles in cultured lympho2 blasma from Burkitt’s lymphoma[J].Lancet,1964,1(2):702-703.

[4]王群,谢正德.儿童EB病毒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0):706-708.

[5]庄国华,李标.EB病毒两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762-1764.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标本阳性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I 治疗与甲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