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探析

2011-08-15 00:52张艳伟
关键词:院系助理高校学生

张艳伟

(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高校院系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探析

张艳伟

(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高校学生工作重心下移,院系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体。在院系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助理辅导员”联合教育管理机制,对于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联合教育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教育管理;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助理辅导员

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的基础工作。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高校学生工作重心下移,院系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体。院系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高校学生数量剧增,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层次素质不一,这些变化使院系学生教育管理单纯依靠辅导员的工作模式与之不相适应。探索适应新形势下院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院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同时每个班级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但许多高校达不到这个要求。辅导员管理的学生过多,往往会造成工作的深入性和有效性不足,这势必影响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对辅导员职责定位不明确,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加之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差,致使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工作缺乏动力,影响积极性的发挥,造成辅导员数量不仅不足,还经常流失。此外,目前许多高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侧重于管理而弱化教育和引导。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院系辅导员整天陷于事务性工作中无法自拔,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很难抽身研究学生成长中的规律性问题,满足学生深层次的需要。同时由于大多数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所学专业不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限,很难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学分制的实行使学生上课时间不再一样,学生以寝室为单位结成团体而忽视了整个班集体的存在,班级活动难以开展,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逐渐失去传统的工作载体。笔者认为,要加强院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解决目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就必须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联合管理。经过工作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高校院系应推行“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助理辅导员”联合教育管理机制。

二、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助理辅导员的概念及工作定位

年级辅导员:按年级设置的协调各班班主任、指导助理辅导员开展年级共性工作的管理人员。工作对象是所带年级各班班主任、助理辅导员及学生,从新生入学一直到毕业全程开展工作,同时负责院系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团建与学生日常管理、资助与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四项工作中的一项或两项。年级辅导员始终伴着班主任、助理辅导员工作,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班主任:院系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由院系专业教师担任,不坐班,与年级辅导员一样从新生入学一直到毕业全程开展工作。负责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指导学生,对学生科研、考研、就业进行指导和帮助,主要针对班级层面开展工作。

助理辅导员:协助年级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习顾问工作、集体活动的组织工作以及各种评优工作,协助处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在校高年级学生。由高年级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工作时限为1年,从新生入学开始进入角色。主要协助班主任针对班级学生个体开展工作,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指导和帮助。

三、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助理辅导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助理辅导员的工作目的都是相同的,即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但他们也有不同点,即工作层面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工作对象不完全相同。

大学新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较弱,中小学教育中应培养的学习能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推至大学完成,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失去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不会读书,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无法适应大学生活。班主任是学生高中至大学过渡阶段管理工作的承担者,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过渡期。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变的复杂,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也会增大,非常关注和重视自身的发展问题,希望将自身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但是学生对自我和社会不太了解,对未来的不确定使他们对前途感到迷茫,非常渴望有人能给他们以方向性、发展性、前瞻性、科学性的指导。此时班主任要根据专业特点专门对学生进行专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兴趣、爱好,指导学生往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路前进,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人才。此外,班主任在院系年级辅导员统一的工作思路、工作计划、工作措施指导下,与年级辅导员、助理辅导员一起通过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报告会、学术讲座、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助理辅导员是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学风和班风建设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助理辅导员与新生年龄相仿,属同辈群体易于沟通,给予学生的关怀、疏导、引导和教育更为直接、具体、有效,学生遇到的许多困惑都可以通过助理辅导员解决,弥补了班主任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对每个学生指导的缺陷。同时,通过年级辅导员的培训和指导,助理辅导员借助自身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此外,助理辅导员也改变了以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关系,通过协助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强化了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了自我教育管理能力,促进了助理辅导员的自我完善、自我成才。

年级辅导员直接领导所带年级班主任、助理辅导员开展工作,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其工作方法各有千秋,但要真正使其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就应根据年级学生主体不同,工作针对性也应有所不同。大一是大学生角色转变和适应期,学生以后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的感受,所以在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同时,年级辅导员必须与班主任、助理辅导员一起做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有一种家的感觉,能够很快地融入到班级、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来。在日常工作中,年级辅导员应多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各种不同爱好的学生都吸引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大二、大三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时期,年级辅导员主要精力应以抓班风促学风、后进生的转化以及学好专业技能为主。通过在本年级中开展学习兴趣小组、专业技能大赛、知识竞赛等,进而推动学生产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在开展活动的同时,针对部分后进生行为有些偏差、表现出现反复,年级辅导员应对后进学生的思想、行为及时发现并掌握其心理特征,督促班主任及时解决问题。大四是学生进行就业和升学的阶段。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考研成为大多毕业生的选择,许多毕业生盲目考研,缺乏指导。就业形势严峻也导致部分学生对就业产生了不正确的心态。有的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专业素养和社会工作能力不强,导致毕业时不敢走出校门。有的学生已经被用人单位录用,但却擅自改变主意不去就业,使招聘单位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也使院系的声誉受到影响。此阶段年级辅导员工作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考研指导上,如组织开展就业知识讲座、考研知识讲座与经验交流会、模拟招聘、诚信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理性考研,同时懂得推销自己的方法,掌握应聘技巧,调整就业心态。还应组织班主任做好学生就业后遗留下来的后续工作,真正做到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

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和助理辅导员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三者在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中,在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在工作中三者只要加强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定能解决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育人,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专项任务项目“高校院系学生工作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9Z042)

[1]王青山,曾祥飞.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助理的选拔与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5):154-155.

[2]陈国清,孟金红.论高校年级辅导员的设置与作用发挥[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2):36-38.

[3]朱凌云.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运行机制的设计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5):48-50.

[4]张叶云,魏道盛.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作机制问题探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61-64.

[5]陈军.浅谈如何做好我校院系学生工作[J].财经政法资讯,2003,(2):43-45.

猜你喜欢
院系助理高校学生
自在如风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助理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BEBEAUTY 助理健康生活 绽放非一般梦想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