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教学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 00:52黄慧丽
关键词:新视野教程图式

黄慧丽

(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245041)

语篇教学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学中的应用

黄慧丽

(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245041)

本文简要介绍了语篇教学的相关知识,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一册的十个单元为例,阐述了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语篇教学贯穿其中提出了几点建议:导入有效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分析语篇结构,总结语篇模式;根据文章不同体裁进行语篇教学;结合图式学习理论,进行认知图式训练。

语篇教学;《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引言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推出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读写教程》(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教育部2007年7月以教育厅[2007]3号文件办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的精神,结合使用院校的反馈意见,在整体结构、选材和练习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提高。根据《课程要求》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努力”的要求,《读写教程》(第二版)增加和强化了能力型练习,新增的练习有课堂讨论题和篇章层次词汇理解题,强化的练习有完型填空、语篇分析、翻译和写作等。由此看出,该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多方面的语言训练的同时,也强调了语篇分析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始终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为大纲,注重局部分析而忽略了整体教学,内容肤浅,忽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收效甚微,而语篇教学更能适应从宏观入手,总体把握语言信息的要求,从而更能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繁荣课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能力。《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是编者遵循教育部的指导,依据新的课程要求,结合第一版实际使用中的反馈意见,推出的立体化大学英语教材。此套教材以其内容更具时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获得了越来越多高校的青睐。好的教材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介绍语篇教学的基础知识入手,并结合教学实践,选取《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的第一册的十个单元为例,探讨语篇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语篇教学

语篇(text)通常指一系列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1]它可以是讲话,也可以是篇章。语篇无论以何种方式出现,都必须合乎语法,并且语义连贯,包括与外界在语义和语用上的连贯,也包括语篇内部在语言上的连贯。

语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一篇篇的阅读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它不仅强调语言知识本身的传授,而且将语用知识、文体知识、目的语及文化背景知识等一并传授给学生。语篇教学是与启发式教学紧密相连的。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只扮演一个指导者的角色,不是单纯地、笼统地将文章信息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语篇分析,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结构形式表达其思想内容与读者进行语篇交流的,最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在语言交际方面使学生能用英语准确而又娴熟地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三、语篇教学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汉语环境中组织英语教学,教学方法经历了从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到交际法等一系列变化。虽然方法改变了,但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大都集中在词义与句法的教学上。语篇教学的探索,试图把英语教学的重点从词义与句法的微观层面,转向语篇整体理解的宏观层面。即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建立在词、句的基础上,转向建立在整个交际过程的基础上,以此实现有效的交际。在这个部分笔者将选取《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一册为例,具体探讨语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导入有效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阅读理解实际上是语言能力、背景知识和加工策略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只有联系一个材料所反映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状况、教育制度等文化知识,才能对该材料的主题、观点等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反馈。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的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涉及到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理解语篇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或提供获取背景知识的途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比如在Unit 3中可以让学生对道奇队有所了解,在教学Unit 4时则可以向学生介绍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几点提示,Unit 6中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约翰·加德纳的一些资料,在Unit 7中向学生展示一些泰晤士河的图片,介绍泰晤士河的人文地理,而在Unit 9的教学中则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世界各地的一些知名大学。这样,通过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分析语篇结构,总结语篇模式

语篇分析可分为微观结构分析与宏观结构分析。[2]其中宏观结构分析研究篇章的谋篇布局,即作者是以何种方式,结构表达其思想的。[3]教学主要指按照语篇分析的模式,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情节发展路线、段落推进层次、支撑细节的布局安排等分析作者所传达的信息及其信息构筑方式,并由此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语篇教学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文章的通篇的理解,要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如浏览(skimming),查阅(scanning)以及研读(study reading)等,帮助他们了解作者的观点,确定中心思想,得出结论等,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篇章模式可分为问题—解决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叙事模式、提问—回答模式和概括—具体模式。[4]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语篇的框架结构,总结语篇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Unit 1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叙事体文章。作者讲述了他在不同阶段学英语的经历——从初中到网上学习。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他都提到了由于某个原因而导致的某一个学习结果。从总体到细节,使因果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Unit 5中作者是以问题—解决模式来论证其思想的,本文首先介绍了艾滋病的形势,然后罗列了一些防治艾滋病的方法。

(三)根据文章不同体裁进行语篇教学

《读写教程》选材广泛,体裁多样,最常见的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就议论文而言,其语篇开头通常是提出问题,中间部分是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结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得出结论。在分析这类文章时,要理清论点,区分主要论点和次要论点,列出赞成的论据和反对的论据,分析论据和论证的逻辑关系,揭示文章内容对各个段落结构形式的决定作用。比如Unit 10为一篇议论文。一开始作者举出了祖母的例子来引出“正直三角原则”。在紧接着的第4自然段到第13自然段当中,作者用3个事例证明了“正直三角原则”,其中有两个原则是分别举例来证明的,最后得出结论:在生活中如果能坚持原则,抵制住放松道德标准的种种诱惑,那你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就记叙文而言,文章结构是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的过程顺序为主线展开的,段落篇章的关系是顺序关系。以Unit 2为例,这是一篇叙事体文章,故事的发展是按照时间顺序对桑迪在一个早晨所做的一系列事情进行描绘,文中使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单词,如:after、then、and等,并以大量的对话来展开情节。通过这些情节,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女儿和父母在生活方式、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都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此外常见的文章的体裁还有说明文和描写文,Unit 8 Section B就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运用平行结构阐述了四种提高创造力的方法。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说明文和记叙文、议论文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写作特色,树立初步的文体意识。

(四)结合图式学习理论,进行认知图式训练

图式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学家Immannel Kant提出。格式塔心理学家Bartlett认为“图式”就是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在他的著作《记忆》中,图式被定义为“对过去的反应和经验的积极组织”,反复的反应就会形成图式,形成的图式又影响着反映。图式是一种记忆结构,它既包括语言、文化、民俗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也包括已形成的神经反映模式。反映具有多层次性,大的图式中含有诸多小的图式,它们是相互联系交错的关系。根据图式理论,我们头脑中的知识被组成了相互联系的结构形式,这些结构形式是由我们所掌握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组成的。后来有人利用图式的概念来解释学习的过程,认为学习是把新的知识和大脑里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扩充原有的知识。现代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为现代语言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J·Piaget认为:人脑中的图式是随着时间在人的生活经历中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适应(accommodation)两种方式而逐渐丰富起来的。人们所感知到的信息和头脑中现存的图式发生相互作用,就是同化;而创造新图式来解释新情况或是修改现存图式以使其能够符合于新情况,就是适应。也就是说,人们的头脑中积累着许多图式,感知外界的信息时,就会调用这些图式来加以处理,来解释和吸收外界的信息。[5]

从认知论对理解心理过程的解释:人在理解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概念、已有的经历,即图式联系起来。运用图式理论分析阅读可以得知阅读是语篇中信息与读者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主动有效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读者获取信息的能力。语篇教学的积极意义,是设法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使之能够能动地构建语境,从而正确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意图。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认知图式训练,引导学生不断地总结各种语类结构特点以及各种情景语境下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使学生对各种语境下的语篇模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了这些基本模式后,对学生主动预测、建构语篇意义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每读一个语篇就能够获取尽可能完整的信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篇教学中,要求教师围绕篇章的中心思想,情节发展路线,从段落推进层次、作者的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进行分析,把语言知识及背景知识综合地输送给学生使其产生连锁反应,积极引导学生有兴趣地阅读。语篇教学还要求教师及时注意和发现最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意义的优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语篇教学模式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文的讲解、分析、推理和总结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如何学习,从而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实践证明,语篇分析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当然,英语教师做到在语篇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词语、句子水平的语言基础训练,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黄山学院校级教研课题,项目编号:2008hsujy043)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张焕香.语篇宏观结构的多方位研究综述[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2).

[3]黄朝俊.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1).

[4]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吕婷.英语学习策略教学中图式理论的应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6):152

猜你喜欢
新视野教程图式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融合计算思维的国外项目式创客教程分析——以微软micro:bit CS教程为例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挽碧制作教程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
高效渲染教程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新视野”号抵达太阳系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