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黑木耳秋耳代料栽培技术要点*

2011-08-15 00:53亢学平桂明杰周丽洁胡志强
食药用菌 2011年5期
关键词:耳片杂菌菌袋

王 鑫 亢学平 桂明杰 周丽洁 胡志强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近年来随着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北方黑木耳秋耳的栽培量越来越多。但因秋耳菌袋一般都在5~6月份的高温季节生产,杂菌感染率比春耳要高。为了降低感染率,秋耳栽培在品种选择、装袋、灭菌、接种等环节上都应与春耳有所区别。本文是对秋耳栽培关键技术经验的总结。

1 栽培品种选择与生产季节安排

秋天气温日渐降低,而黑木耳晚熟品种因困菌(即后熟)时间较长,采收上市的时间比较紧,倘若提前生产,则后熟期可能会遇上高温,从而使杂菌感染率提高。因此,秋耳生产最好选择早熟或中晚熟品种。

北方地区,中晚熟品种3月开始生产原种,5月制作栽培袋,早熟品种4月生产原种,6月制栽培袋,7月末至8月初下地摆袋。

2 选料、配方及拌料

2.1 选料与配方 配方①木屑86%、谷糠10%、黄豆粉2%、石膏1%、生石灰1%。配方②木屑86%、麦麸8%、玉米粉2%、黄豆粉2%、石膏1%、生石灰1%。木屑要求不结块,无霉变,粗细适宜,太粗容易扎破菌袋,太细易致装袋过紧而缺氧。麦麸要求新鲜、无霉变,不结块,若有轻微结块现象应过筛后使用,最好选择红皮粗麦麸。谷糠不能只用谷壳加工,因为其营养成分不足。应选择食用菌专用石膏,并查看保质期。

2.2 拌料 袋装黑木耳生长所需的营养来自于培养料,其产量与拌料的均匀度有直接关系。拌料必须均匀,手工拌料最好做到干拌3遍湿拌3遍,有条件的最好选择拌料机拌料。培养料含水量要求达到60%~65%,即以手握紧料,指缝间有水但不滴下为度。培养料加水后,要拌匀,堆闷1~2小时,让其浸润湿透,不能混有干料,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3 装袋

3.1 菌袋选择 因秋耳出耳时间较短,菌袋一般选用17×33~35(厘米)的聚乙烯折角袋,菌袋厚度一般不小于0.04毫米。菌袋质地应柔软,收缩能力强,厚薄均匀,无折痕,无沙眼。若菌袋的收缩性差,在灭菌后则易造成袋料分离,增加出耳时杂菌感染率,影响产量。

3.2 装袋 使用机器装袋,装料要松紧适当,高度不应超过21厘米。因秋耳生产时温度较高,杂菌较多,所以不宜拧口生产,而宜用棉塞或无棉盖体封口,棉塞与料面之间留有空隙,以免菌丝生长过程中缺氧或因棉塞受潮而被杂菌污染。

4 灭菌、冷却

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是引起秋耳发菌期和出耳期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压灭菌时,前几个小时火力一定要旺,蒸汽要足,使锅内温度在尽短的时间内达到75℃,然后放掉冷空气,之后尽快使温度达到100℃。秋耳灭菌达到100℃后最好维持10 h;灭菌袋装锅不要太紧,要留有一定空隙,保证蒸汽流畅,以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为了避免温度降得太快引起袋料分离,灭菌出料时要慢慢降温。

冷却室要干净清洁,在使用前5天应对其进行消毒。灭菌后的菌袋置于冷却室自然冷却。

5 接种

一般掌握料袋在灭菌后温度冷却至贴在脸上不烫脸 (30℃左右)时进行抢温接种,以减少操作过程中杂菌污染的机会。秋耳生产时外界温度高,杂菌活动频繁,所以应选用接种箱接种。具体程序是:在接种前先用来苏尔水溶液把毛巾蘸湿、拧干,使其保持湿润且不滴水,然后用毛巾擦拭接种箱。料袋冷却后放入接种箱内,原种瓶外表用75%酒精擦拭消毒后,放入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然后每立方米用40%甲醛溶液10毫升,或高锰酸钾5克,或菇宝熏4克消毒,同时打开紫外线灯照射0.5小时。接种前,双手戴一次性手套,用配好的来苏尔水溶液擦洗后直接伸入接种箱。而后点燃酒精灯,先把接种钩用75%酒精擦拭,擦拭从钩子头开始一直擦到末端,随后在酒精灯上烤一会,用凉后的钩子将原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原种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料袋表面,形成一薄层,以加速黑木耳菌丝萌发,抢先占领料面。

因秋耳杂菌感染率较高,所以下种要较春耳多些,一瓶500毫升原种约可接30个栽培袋,促其快速封面,降低杂菌感染率。

6 菌丝培养

培养室在利用之前先用石灰水粉刷墙壁,再用高锰酸钾水刷培养架的木板等部位,并将其移到阳光下曝晒,直到完全干燥。然后每立方米用硫磺15克,40%甲醛溶液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菇宝3~4克等,对培养室进行交叉消毒。

养菌时,根据黑木耳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掌握 “前高后低”的原则,刚接完种前3天,使温度保持28~30℃,可先不通风,使刚接种的菌丝迅速恢复生长,快速定植。第3~15天,温度保持在25~28℃,使菌丝快速萌发封面,减少杂菌污染机会。接种15天后,黑木耳菌丝生长已占优势,应加大早晚通风量,将温度降到22~24℃,此时虽然温度低些,但菌丝的自身代谢作用会使温度有所提高,使菌丝得以保持快速健壮生长。当菌丝快发到袋底部时,再把温度降至20℃,菌丝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健壮,可充分分解吸收养料。为了便于控制养菌时的温度,在菌袋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

因为秋耳生产的培养室温度会比春耳高,高温高湿容易产生杂菌,因此秋耳生产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要低于春耳,宜保持在45%~50%。在发菌后期,菌丝大量增加,水分消耗加剧,加上培养料蒸发失去一部分水分,这时,室内可适当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但切记培养室湿度不可太大,喷水时不要将水直接喷到菌袋上,只能向地面或者墙壁喷,以防弄湿棉塞而引起杂菌污染。在生长后期,也可以用水桶或者大盆接冷水放入培养室,以增加湿度并帮助降温。

7 催耳、分床

菌丝长满袋约需20天,之后可进行割口催耳,一般每袋可割15~18个1.5~2厘米大小的 “V”形口,深度为0.5厘米;也可进行小口催耳,即每袋打100~120个孔径为0.4~0.5厘米的小口,深度为0.6~0.8厘米。催耳分室内和室外两种。

7.1 室内催耳 由于秋耳催耳时气温较高,在进行室内催耳时要注意通风,避免高温烧菌。室内催耳的菌袋见其割口处菌丝恢复发白时应立即下地进行分床处理。

7.2 室外催耳 室外催耳首先要建床。建床要求:选择靠近水源远离畜舍的保湿平地,以半沙半土的地为好,床宽1~1.2米,高20厘米,长度不限。床两侧挖排水沟,做好耳床后浇重水一次,使床面吃透水分,再用1∶5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消毒,也可同时用石灰水消毒。秋耳室外催耳可不用塑料布,但一定要用草帘遮光,以免温度过高,伤害菌丝。草帘要事先用甲基托布津液浸泡,然后沥干水分,保持其潮湿但不滴水。

当耳基封住割口处时即可分床,秋耳分床时由于气温较高,为了使通风良好,分床时每个菌袋之间尽量加大距离,至少在10厘米以上,菌袋呈“品”形排列,每平方米摆放25袋左右。

8 出耳管理

出耳期主要是要做好水分管理。

8.1 耳基期 摆袋7~10天主要是增加喷水量,保持床面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0%。

8.2 耳芽期 10~15天保持床面空气相对湿度85%,床面始终见湿。

8.3 伸展期 15~20天加大空气相对湿度至90%以上,促使耳片迅速生长。当耳片伸展到1厘米时,可向耳片浇大水;耳片长到3~4厘米时,如果子实体生长缓慢,可停水3天,创造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环境条件,促进菌丝生长;然后连续浇水2~3天,使耳片彻底展开,促进子实体生长,要三干三湿,看耳管理;到耳片长到耳根收缩,将弹射孢子前,停水、晾晒准备采耳。

出耳管理应注意的是:秋耳出耳期一般白天气温较高,为了防止流耳和杂菌感染,应采取晴天白天不浇水、早晚浇水的方法;雨天不喷水,利用自然湿度出耳;阴天,根据耳片的干湿程度,灵活掌握喷水,使耳片湿润生长。

9 采收加工

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干缩时采收,采收前2~3天停水。采收时,左手握住栽培袋,右手握住耳片基部采下。避免留下耳基,影响下一潮耳。采后去掉附着在耳片基部的培养料,摊放在纱网做的晾晒架上晾晒。注意选择在大晴天采摘晾晒,不要经常翻动晾晒的木耳,以免耳片蜷缩,影响品质。

猜你喜欢
耳片杂菌菌袋
非比例多轴载荷耳片的疲劳分析方法
民用飞机耳片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耳片接头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茶树菇感染杂菌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生产食用菌 石灰用途广
交换生的计谋
固定菌袋插杆
含孔边套筒的厚截面复合材料接头耳片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