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稳产优质的技术要点

2011-08-15 00:53杨小龙
食药用菌 2011年5期
关键词:装袋灭菌器金针菇

王 超 杨小龙

(1.无锡高精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2.无锡荣善食用菌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是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又是多学科融合、多环节配合、高投入、高产出、周期短、见效快的高科技农业项目之一。无锡高精科技农业有限公司与无锡荣善食用菌有限公司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携手开展产量稳定和品质提升的技术攻关,根据生产品种的农艺特性,从温、光、水、气4大要素控制金针菇的生产环境,采用再生法袋式栽培模式,形成了成熟的工厂化金针菇栽培技术,平均每袋单产达350克,日产白色金针菇14吨,可为市场周年、稳定提供高品质的白色金针菇。现将该生产技术要点进行简要介绍,供同行企业参考。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可简单分为菌包生产和出菇管理两个阶段。

1 菌包生产

菌包的质量是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其生产流程可细化为培养料处理→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7个阶段。菌包制作要求紧实度好,料面平整,高度一致,棉塞结实、大小合适,每个阶段的技术要点如下。

1.1 培养料处理 栽培料无霉变、虫蛀和掺假。玉米芯等需提前5小时浸湿,夏天为防止料酸败,要放入3%的石灰,松木屑需堆积发酵2个月以上,用前喷水淋湿让有害物质随水流失后再使用。

1.2 拌料 选用的栽培料配方:玉米芯35%,棉籽壳 20%,木屑10%,麸皮 30%,玉米粉3%,轻质碳酸钙1%,石灰1%。拌料时,先加棉籽壳、玉米芯和水,再加木屑和麸皮,最后加玉米粉、石灰等辅料,含水量保持60%~63%,拌料要均匀。

1.3 装袋 用装袋机装袋,栽培袋为长37厘米,宽17厘米的折角袋,每袋装湿料1千克,装好袋后再人工将料面压平,预留中心接种孔,袋口套上套环,塞上棉花,排入灭菌框 (每框12或16包)再放在灭菌车上,推入灭菌器内灭菌。

1.4 灭菌 采用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器,每台灭菌器排放5000包,灭菌器一端在装袋场地,另一端连接冷却室,进出分开,防止污染。高压灭菌需先把冷空气排出成真空状,温度达到121℃后,开始计时,维持3~4小时,保证菌包灭菌彻底。灭菌完毕后,待灭菌锅压力降到零后排尽余气,先将后端门 (接冷却室)打开,再将前门打开3~4厘米的缝隙,在排气扇的作用下,让灭菌锅剩余的蒸汽往外排出。

1.5 冷却 待灭菌锅内温度降低后,将栽培袋从后门推出,置于干净密封的室内冷却。待温度降到45℃以下后再移入冷库房强制冷却到常温。

1.6 接种 在接种过程中要保证 “快、准、净”,每袋接种量为40克。接种时,拔出料袋棉塞,将菌种搅拌后倒入洞穴中,袋面留少量菌种盖面,及时将棉塞塞紧。

1.7 发菌 接种好的菌包及时放入培养室,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为1500~2000毫克/升 (ppm),温度18~20℃,不需要光照。菌包排放整齐有序,菌包之间留有1厘米左右的空隙,以供呼吸和散热。接种后第7天开始每5天检查一次,及时挑拣出污染和不萌发的菌袋。发菌期24~28天。

2 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是将菌包运到出菇房中,高效生产金针菇的过程。出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其中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催蕾、开袋、修剪、吹枯、育蕾、抑制、育菇等。

2.1 催蕾 催蕾是白金针菇优质高产的基础,是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一定要根据金针菇的发育特点进行管理,满足其对环境的要求:催蕾室温度控制在12~15℃;早晚通风两次,每次10分钟左右;光线不能太强,仅需散射光,一般使用蓝色DEL光带,每天照射两次,每次1小时。

2.2 开袋 催蕾达到针尖菇占到料面的2/3以上,菇柄高度有3~4厘米,为开袋标准。如出现少量豆芽菇时可拔掉,后套袋重新催蕾;如不拔除,很难再催出新菇蕾,影响产量和质量。

2.3 修剪 选出符合标准的袋子,用消毒利刀沿离料面0.5~1厘米高度割下金针菇。然后用消毒剪刀剪去不齐、带菇帽的金针菇,放在架子的第4~5层,待翌日菇蕾发干时再吹风。

2.4 吹枯 将粗壮带有豆芽菇的菌袋靠近风扇,用手触摸,菇蕾发干微黄、顶部有绒绒的感觉,即达到了吹枯的标准。

2.5 育蕾 育蕾阶段,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在2000~2500毫克/升,温度13~15℃,以散射光间断性照射,进行光诱导,形成原基。

2.6 抑制 当再生新菇蕾长到3~4厘米高,顶端小菇盖似火柴头大小时为最佳抑制期,过早过晚都会影响产量和质量。抑制前用20×43(厘米)的折角聚乙烯袋套袋。套袋时袋子的顶沿与菇蕾顶部相平或稍低一些,以确保新生菇蕾有足够的氧气。

抑制阶段主要有风抑制、光抑制和温度抑制3种,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在原基形成阶段,通过风抑制,可使菇生长整齐,风抑制阶段,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00~4500毫克/升,减少通风量,使袋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照和温度抑制阶段,每天的光照时间不超过2小时,间歇性光照,温度保持4~6℃。

2.7 育菇 再生菇蕾经过抑制后菇柄整齐,菇盖大小适中,此时可进行育菇,育菇管理的重点就是拉袋子,不要一次拉得太高,做到套袋顶沿距菇盖3~4厘米。

3 采收包装

在菌盖尚未开伞,菌柄长约16厘米时及时采收,轻采轻放。采收时先把套袋脱掉放在统一的编织袋中,用手握住菇体根部旋转采下。摆放时注意不要头尾交叉乱摆,以免菇根的培养基散落到菇体上。不同级别菇分开包装,每袋2.5千克,每箱8袋。做好分级标志,尽快上市销售,运输途中需在0~3℃下冷藏。

猜你喜欢
装袋灭菌器金针菇
RBI在超期服役脉动真空灭菌器定检中的应用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板栗的塑料薄膜袋贮藏技术
金针菇转潮期管理七要点
野生与人工栽培的金针菇营养成分比较
STERRAD NX灭菌器灭菌取消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HIRAYAMA HVE-50型医用高压灭菌器“ErL”报警故障维修
线上称重器给食品装袋带来便捷
不熟的金针菇会造成中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