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江山行不足——回忆在朝鲜的日子

2011-08-18 08:14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朝鲜

蔡 晨

朝鲜的旅游,让我发现了夜郎自大的心理,改变了狭隘局限的眼光。从这个意义来看,此行获益匪浅——我们身处多元的世界,实在需要更多的包容与理解啊。

2009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朝鲜进行核试验,中国投了赞成票,朝鲜的局势开始有些紧张,我很担心朝方因此会中断接待中国的旅游团。旅行社回答说一切皆有可能,完全看朝鲜政府的决定。记得是7月初的那几天,朝鲜鼓足气一连试射10多枚中短程导弹的时候,当时我正在朝鲜境内观光。回国以后,也没见叫停朝鲜旅游。去朝鲜需要一定的胆量,除非半岛局势实质性恶化,否则旅游观光还是应该照常进行。

——旅游日记

三年前的6月末。火车穿过中朝友谊大桥,进入了朝鲜新义州。和鸭绿江对面的丹东相比,新义州一边显得陈旧空旷,暗淡落寞。那边则是高楼林立,流光溢彩,反差很大。

新义州火车站的设施也显得老旧,只有朝鲜领袖的语录墙粉饰一新。我们在车站等候开往平壤的列车,其间哪里也不能去。

从新义州出发

我们被要求待在候车厅,与朝鲜旅客隔开。等待了难熬的3小时。我和西班牙驴友Thomas耐不住无聊溜了出去,发现月台围墙外就是热闹的车站广场。戴红领巾、穿白衣蓝裤的少年骑着自行车来来去去,妇女和老人在逛街走动。站台围墙内有一些男人在运送啤酒,都是“鸭绿江”牌的。朝鲜旅客们提着从中国采购的商品在等候火车。他们一眼就发现了我们,缘由是Thomas西方人的金发碧眼,引来了朝鲜人的指点。一名车站女职员闻讯跑出来,招呼着把我们赶回候车室。

下午1点,火车启动。我们被安置在最后一节车厢,通往其他车厢的门是锁住的。这节车厢前面坐了几个朝鲜游客,看起来他们衣着挺括,像是一些干部。

新义州到平壤220公里,要走6小时。直到下午7点才到达。朝鲜铁路设备老化,电力紧张,电力火车晚点很平常。所谓4日游,会有近一天或半天花在往返路上,实质上是3日游。从火车上看,朝鲜的国土或是平畴千里,或是山川秀美,后来去妙香山、板门店同样如此,风景十分美丽。视野所及,没有很高的山峰。所见到的每块田地都种植了水稻和高粱,连田垄都载满了秧苗。据说对粮食十分渴求,由此可见一斑。

曾经来过朝鲜的朱先生说,别看田垄都种满了作物,但因缺少化肥,一亩只有两三百斤的产量。而在浙江,一亩水稻产量多的可接近2000斤。一路上看到农民聚集在田里劳动,有的围成一圈政治学习。这里的农村是公社,机械化程度较低。因为是手工插秧,秧苗明显不规整。在朝鲜的三天,我只在开城见过少量的插秧机作业。田地劳作的基本全是人力,主要是妇女和孩子。导游说,朝鲜妇女承担的体力劳动甚至比男人还重。有些地区搞类似联产承包的试验,家庭或亲友组成一个耕种组,收成交给国家后,剩余部分自行处置。但据观察,还是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啊。

坐在我对面来自江苏的张先生,用发自内心的欣赏的心情,看待朝鲜的一切。看到农民在田间辛苦插秧,他由衷的赞美,“多么好的田园风光,这正是我向往的,完全没有工业化的喧嚣。”看到与铁路并行的公路上,几乎没有汽车他就赞叹,“多好啊。完全没有尾气,在国内每天都堵车,吸进的尾气相当于一气抽了10根香烟啊。”他抽了一口烟说。

我想朱先生和张先生代表了目前中国人看待朝鲜态度的两个侧面。一种是习惯于挑毛病和嘲弄,更极端的这类人喜欢妖魔化,把朝鲜发生的一切都理解成负面的。而另如张先生的一些人,认为朝鲜才是理想社会,最好一成不变。但是,他们都忽略了朝鲜老百姓完全具有改善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开饭了,亲身经历让我知道,所谓连游客都吃不饱饭,纯属是无稽之谈。我们的中饭是盒饭,每人一条炸明太鱼(是一种鳕鱼,就是杭州人也在吃的新鲜朝鲜鲞),炸鸡蛋,炒肉片,两样蔬菜,两块豆腐,当年的朝鲜新米饭。这不过是我们在朝鲜的几天中,所吃的最简单的一餐。

阅尽江山秀色

我们被安排入住的羊角岛饭店,是平壤为数不多的涉外宾馆,在大同江边的岛上,47层的建筑。一楼和地下层有礼品店,游泳池,保龄球、台球、乒乓球房,桑拿区旁边还有赌场,由澳门人特许经营,老板是赌王何鸿燊。饭店只接待外国游客,朝鲜人不可入内。在我看来,朝鲜把羊角岛辟为接待中国人的特区,并准许色情业存在,是很有点讽刺意味的。

据说赌场领班和经理来自澳门。20名员工来自沈阳。有3张21点赌台,但门可罗雀。一个在赌场上班的小伙子告诉我,赌场4年来一直没有实现盈利。因为生意清闲,晚上能看到来自澳门的林经理围着饭店里健身慢跑。

入住以后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主体思想塔。阳光明媚,乘电梯至塔顶,平壤城尽收眼底,大同江穿城而过,跨江大桥连接两岸,绿树覆盖的小山岗点缀于楼丛之中,地绿天蓝在目极之处相接,高楼林立于眼前。城市在高楼和绿色之间,没有川流不息拥堵不堪的人流、车流,多余的东西一概不见,一派美景嫣然。平壤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的感觉不错。一座纯净如水的城市,静如处子,整洁划一。一座未见富豪与乞丐的城市。

24日清晨,导游带我们去给金日成铜像献花。路上没有几辆汽车,更显道路宽广开阔,可以从眼前望尽天际。平壤如果没有红绿灯,不需要踩刹车,可能永远不会堵车。在类似公交专用道上跑的是有轨电车,都是两节车厢,外观比较老旧,走得很慢,但绝无广告,比走路可能快不了多少。多数时候里面的人很多,有点像杭州的公交车一样,看到因前方车辆修理时,上面的乘客倒也安闲,一言不发望着窗外。站台候车的人列队等车,没有看到焦虑的,秩序很好。不时有飞驰而过的宝马、奔驰,经常看到的是绿色的北京吉普,中国的车最多,还有中华、金杯、比亚迪、一汽大众、上海大众、长城等等。

来到纪念像前,铜像伟岸高达23米,目睹了平壤市民对已故金日成的崇敬之情,他们络绎不绝自发到铜像前鞠躬之后再去上班。问了导游一个问题:“朝鲜人戴的金日成像章是不是分级别的,级别越高,像章越精致越小吗?”导游笑了:“不同的像章只是不同年代制作的,与级别完全没关系。”

几乎没有见发胖的朝鲜男子,都是黑黑瘦瘦的,着装像我们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样,整洁,干净,中规中矩款式单调。面部表情都比较严肃,平静而有尊严。朝鲜的女子确实比较漂亮,导游说历来就有“南男北女”之说,南朝鲜出帅哥,北朝鲜出美女。我们接触到的服务员,那些女交警,无论是穿制服或是民族服装,都很漂亮。

归途搭乘的是高丽航空,虽然对被称作“铁棺材”的苏制图——154心怀恐惧,但空姐们缓解了大家的忧患,机上的朝鲜空姐,是那种最淳朴的漂亮,明眸皓齿,绰约靓丽,大方中藏着温婉,周到中不乏矜持。使用的应该是中国20年前的那类毫无欺骗的化妆品,天真未泯的气质扑面而来。我突然就感悟到了,有时候女人表面的落后和保守,反而是一种大美啊。平壤如同朝鲜女人不施粉黛,一样透彻着自然之美和大气之韵。

妙香山参观的国际友谊礼品馆,陈列了各国元首和友好人士赠送给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礼物。有很多珍贵物品巧夺天工,但是礼品馆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忘怀的是参观普贤寺。从地图上看妙香山各个山峰的名字,一定有众多的庙宇,非常繁盛的香火。我们游览的这个区域,这座始建于十二世纪佛寺供奉着普贤菩萨,庙宇的主殿和山门修葺一新,在大殿和偏殿,见到了两位身披袈裟的和尚。我们有的团友,陶醉于深山佛寺山水清幽的景色之余,怀疑这座庙是专门建来给游人看的,甚至怀疑连和尚也是假的。我相信佛,我也读经,我并不怀疑山里有真正的寺庙或僧人。但是,我相信方丈清壁法师是真的和尚。我见到他的时候,被他的气度所感染,他的眼神平和儒雅,有满足,有谦冲,更有慈悲。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我向佛前跪拜,他散发出来的气场,只有修养深厚的高僧大儒才能具备。

后来在游程中,第二天的晚餐是朝鲜火锅,第三天的午餐是高丽王室的铜盘套餐,纯铜的食用器皿,盛来狗肉汤和人参炖鸡,牛肉、鱼,炒饭、水果,(鸡是放养鸡),啤酒无限量。既丰盛,又有特色。我们还额外付钱点了朝鲜冷面。难得的是还享用了不掺添加剂的汽水,玻璃瓶装,恰是儿时的味道很爽口啊。有朋友说旅行社曾经提醒,朝鲜可能吃不饱,就自己带了两箱方便面来。其实丹东的旅行社对朝鲜旅游了如指掌,应该不会这么说,肯定是报名的内地旅行社,对朝鲜不熟悉以讹传讹,结果成了笑话。

我应澄清的思考

朝鲜半岛南北直线距离最长840公里(约合2,100朝鲜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360公里(约合900朝鲜里)。朝鲜人习惯了用“三千里锦绣江山”来赞誉她的国家。此番旅游我了却了一览三千里江山北半部的心愿。

在路途上我买了朝鲜金明哲的著书《金正日和朝鲜统一之日》,书中对先军政治的来由,进行了全面阐述。一并又翻了翻几期《今日朝鲜》画报,到达平壤的路途上,数次遇到几名身着制服,头戴筒帽,荷枪的朝鲜官兵,过来检查了护照,用探测器检查包裹。他们神情严肃,让人望而生畏。何以要先军?这次我有了体会,朝鲜一直处在战备状态,后来在旅游沿途,也看见很多军人,在车站、乡村、田间,他们身背武器,经常检查路人身份。朝鲜2000万人口,实行先军政治,军人有100万。

蓝黑和黄色是这个国家的基调。我看到的朝鲜男性,多穿着深蓝色的金日成装(类似中山)或黄色夹克式的金正日装,当然也有穿西服打领带的。女性以黑色套裙为主,短袜和皮鞋,不乏着长裙短衫民族服饰的。朝鲜人几乎都佩戴胸章,或是金日成头像,或是劳动党党徽,也有两个全佩戴的。据年过半百的吴先生说,看到他们就象回到了30多年前的中国,感觉得到生机勃勃的向上力量。

同行有的人,有体会一下当大款的想法,刚来时不免嘲笑朝鲜落后。我以为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态作祟罢了。果然一路行来,大家逐渐理解了朝鲜的国情国策,人民的精神状态,他们的选择与认同,自然与特有的背景有关,有自己的道理。回国后原先的想法多多少少都有所改变了。

假如对社会主义的形态加以细分的话,朝鲜是否应当属于配给制(或称之计划经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国小力弱,土地贫乏,资源有限,既要保证配给全民的生活资料,又要有所提高标准,所以就成为了非常困难的事。但是他们做到了吃饭、穿衣不花钱,教育、住房、医疗都免费。保证没有失业,没有贫富大分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此举谈何容易!

其实,朝鲜就其本质而言,与1949年以后的我国任何时期,都是完全不同的。但从当前的形态看,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又有形似之处。

先说朝鲜的经济改革吧,对经济特区设立、币制金融改革和城市建设,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2002年,朝鲜准备把新义州建成特区,宣布了在区内实行“三权分立”私有制。任命由荷兰籍中国人杨斌(祖籍浙江)担任首任特首,但是,由于涉嫌违法经营,杨斌获刑18年被捕入狱,一个令世人瞩目的计划就此搁置了。

平壤市1981年就动工兴建了高达105层“柳京大厦”,当时堪称世界第一高楼。后来因资金不足烂尾,封顶停建20年后,前几年已由澳门某公司接盘续建,竣工使用想必会成为举国的一件大事。

2009年,朝鲜又出惊人之举。为了遏制严重的通货膨胀,针对被肃清的高层党、军官员受到受贿、侵吞公款的指控,实施了币制改革,按照100∶1的比例,将旧币兑换成新币,兑换的额度为10万至15万朝元,以打击腐败分子和新生资产阶级。对左派而言,此举有利于达到增强国家经济能力,逐步弱化市场作用。

再说政治。古往今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意识。中国自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欧美国家的民主、自由、博爱等形态,就是他们的官方意识。西方也曾与苏联、中国发生过严重的思想意识形态冲突。现在,虽然国内不再强调意识形态一元化,但马、列、毛、邓仍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朝鲜不同于中国,在区区小国搞社会主义,迫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制裁,致使朝鲜半岛局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没有统领全国的意志,将很难在大国格局的夹缝中生存。

当然啦,统一意志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拿回国时逗留在平壤的机场说事吧,有同行者叹息,机场为什么这么小啊!我就不以为然,一个只有两千万人口的国家,要那么大的机场干嘛?我们西北的几个机场,不就是因为经济规模与效率原因,没有建成大型的吗!朝鲜就更没必要讲究排场。

人哪,出门在外的第一大忌,就是拿自家看惯的东西,去衡量所见所闻,难免就会造成视而不见,最后结果将会是一无所获的。

猜你喜欢
朝鲜
朝鲜·印象——朝鲜纪实掠影(二)
朝鲜·印象——朝鲜纪实掠影(一)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朝鲜通信使文献选编》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
传朝鲜有11个候补核基地
忆朝鲜东海岸的一场反情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