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装起搏器患者的意义

2011-08-30 04:21李翠娥陈竹君曲范红
当代医学 2011年28期
关键词:起搏器心房心室

李翠娥 陈竹君 曲范红

随着起搏器使用的增多,其类型和种类也不断增加。但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发生起搏功能异常和心律失常情况也会增加[1]。如何对此类并发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众多医生所关注的问题。我院在临床检查过程中使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效果较好,患者并发症检出率较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70例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在41~76岁之间,平均(57.19±10.22)岁。患者安装起搏器病因包括:病态的窦房结综合征37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27例,心房纤颤伴有大于3秒的心室停搏者4例,三分支阻滞2例。

70例患者安装起搏器类型包括:VVI型(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抑制型)36例,AAI型(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抑制型)32例,DDDR型(频率自适应起搏器)2例。各类型患者之间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70例患者在我院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测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先进行同步12导联的常规心电图描记。随后佩戴Marquetter Mar 3000型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仪为患者记录24小时的心电图。选择MV1、MV5、MaVF同步导联对患者进行记录。

分析患者起搏功能,不同起搏方式发生感知功能异常情况及两种检测方法对患者感知异常和心律失常的检测率。

1.3 数据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取95%可信区间,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0例患者共发生心律失常22例(31.43%),感知异常32例(45.71%)。其中2例心律失常、1例感知异常为常规心电图中检测出,19例心律失常、31例感知异常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中得出。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此外,我院还补充分析了不同起搏器患者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下发生感知异常和心律失常情况,其中VVI型经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共检出24例异常情况,AAI型检出27例,DDDR型检出2例,见表2。

表1 常规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异常情况的检测比较[n(%)]

3 讨论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监测方法,能够详细地对患者心脏功能、心肌缺血情况进行描述[2],现已经成为对植入起搏器的患者随访的最佳手段[3]。同时,使用此方法还能够对患者的起搏功能和当前状态进行分析,发现起搏器的起搏功能和感知功能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以辅助医生对患者的起搏器参数进行调整[4],将起搏器功能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

3.1 感知功能异常

感知功能异常中,包括心房过感知、心室过感知、心房感知不良和心室感知不良。

心房过感知:是由于机电位对患者的干扰造成的心房过感知,导致患者起搏器的起搏频率加快,周期不定[5]。部分患者多发生在弯腰活动时,临床多表现为心悸。临床可通过体外程控对患者心房感知灵敏度进行调整,患者心悸感觉一般均可消失或减少。本组70例患者共检出9例,占12.86%,经医生调整,患者症状均消失。

心室过感知:一般多由于患者心肌对机电干扰的错误感知或者对T波感知失误造成[6],起搏器的起搏间期多大于基础起搏间期。本组共检出15例,占21.43%。其中12例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3例患者有轻度不适情况。经过临床体外程控,将患者心室感知敏感度降低后,其症状消失。

心房感知不良和心室感知不良:感知不良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情况,患者发生后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感知不良在本组70例患者中共发生8例,每位患者发生次数均较少,其中心房感知不良表现为间歇p波消失。临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6例患者进行了心房、心室的灵敏度调控,情况消失。2例患者次数过少,故未接受调控。

表2 不同起搏方法患者发生感知异常和心律失常情况[n(%)]

3.2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包括多种形式。其主要是由于正常功能的起搏与患者自身心律相互作用、起搏器诱导、起搏器参数程控失调等原因导致。我院本次共检出22例,占31.43%。患者症状均较轻微。无严重心律失常。

总之,本研究表明,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的感知异常、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更高,远高于常规的心电图监测,可作为临床捕捉植入起搏器患者发生异常的重要手段。

[1] 徐文,吕立友,高中度,等.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8(5):77-79.

[2] 孙汝平,徐金义,高赟,等.动态心电图关于起搏器所致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J].中原医刊,2008,35(6):31-32.

[3] 邓晓莉,刘靖,白雪莲,等.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功能异常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人民军医,2007,50(9):539-540.

[4] 况瑜天,高爱香,俞铭燕,等.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随访价值[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9,15(2):126-128.

[5] 夏敏,周斌,李新东,等.永久起搏器安置后动态心电图随访监测的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10):714.

[6] 刘鸣,闻捷,王曼萍,等.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3):284-286.

猜你喜欢
起搏器心房心室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左心房
花开在心房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