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支持应用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2011-08-30 04:21唐丽群加伦款宜谢玉萍
当代医学 2011年28期
关键词:病情高血压社区

唐丽群 加伦款宜 谢玉萍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慢性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特点,不仅可引起严重的脑、心、肾功能障碍,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1]。由于高血压病程漫长,需要终身治疗。患者长期受疾病影响,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将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考虑给予社区高血压患者全面的心理支持,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社区内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的高血压患者75例做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神智清楚,有正常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男43例,女32例。年龄(65.9±8.7)岁,病程(5.6±1.3)年,平均6.1年。病情分期:I级52例,Ⅱ级患者23例。

1.2 方法

1.2.1 心理评估

通过与患者本人交流,查阅患者病历等方式,分析不良心理主要表现及其原因。(1)沮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不了解,担心病情长期进展,会诱发或加重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二是对长期治疗的恐惧性。由于高血压需要终身维持治疗,而病情会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种种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终身性的,部分患者会丧失生活的信心。(2)焦虑。常见于中年患者。由于家庭和工作压力大,而自身的病情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生存压力所迫,得不到很好的调养,所以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3)孤独。主要见于老年患者。由于多已经退休或不从事重体力劳动,不再作为社会和家庭的主力而存在,本身会产生一定的失落感。另一方面,由于病情影响,体力下降,或自己跟不上其他健康同龄人的节奏,所以很少出门参加社交或体育锻炼,长期独自在家,会产生被遗忘的感觉。

1.2.2 心理支持

(1)健康指导。患者不良心理的产生,除了年龄和体质因素外,更大程度上来自疾病的影响。因此,对患者要做好关于高血压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高血压常识普及和心理疏导等[2]。其中心理指导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稳定情绪,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可能导致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病情发展的几率。二是培养积极情绪。长期相对积极的情绪,会对患者产生潜在的有利影响。我们不主张直接和患者交流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因为即使能了解患者的心理困惑,而提不出其解决方案,对患者来说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我们主要从生活方式出发,指导患者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加强和外界的交流,并请社区部门配合,请其参与一定的社区活动,走出自我封闭的小世界,增强其社会存在感和自我认同感。当然,对于不良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我们还是辅助直接的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声音,尊重患者的已经,宽慰和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患者信心。

(2)家庭支持。家庭成员是患者面对时间最多的群体。家庭成员的态度,可对患者产生直接的情绪影响。因此,我们发动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要改善对患者冷漠的态度。部分子女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大,对患者关怀照顾不够,认为仅仅在物质上满足患者就已经足够,对患者的意见没有给予认真考虑,患者在家庭中虽然物质生活能得到保证,但情感生活上基本属于被忽略的角色。另一方面要避免对患者过度关照。部分子女对患者非常有孝心,不仅物质上给予尽量满足,而且大事小事都不让患者动手,以免患者体力上受损,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但这样容易让患者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长期以往,也容易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强调平等相处,坦诚沟通。所谓平等相处,主要是指子女不要将患者看成患者,而是将其当做正常的家庭成员看待,家庭事务一起沟通交流,并适当尊重患者的意见。同时,根据患者的兴趣和病情,分派给患者一部分家务,增强患者的自我认同感。所谓坦诚沟通,主要是指双方觉得有不妥时,能够面对面的沟通,并共同提出解决方案,让患者感受到人格上的被尊重。

(3)社会支持。由于患者主要的生活范围在社区,因此社会支持主要在社区内展开。社区管理者可以创办宣传栏,对高血压做大体的介绍,让社区成员对其有基本的认识,并呼吁大家尊重高血压患者,以便患者能有一个较好的生活氛围。其次是促使患者加强与外界交流。例如,在举办社区活动时,可邀请患者参与筹备和表演,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对长期居家的患者,可请社区内时间充足的热心人士前去串门,鼓励其出门和大家一起活动。再就是社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关心,掌握社区患者的基本情况,定期上门家访,以及发放健康指导传单等,对患者的实际困难,给予及时的解决,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1.3 效果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3],于心理支持前和心理支持后半年进行评估,包括4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每个维度包括4个因子,共30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理支持前后,QOL-C30评分如表1所示。75例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无极端心理异常导致的意外发生。

3 讨论

高血压病情的发生和发展,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饮食,睡眠,运动,心理等。其中心理因素除了可以直接影响病情外,还可以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间接影响病情[4]。例如情绪长期焦虑,抑郁,可引起食欲下降和胃肠道功能下降,对患者的正常饮食会产生一定影响,而且还会引起患者失眠,睡眠质量降低等,导致患者血糖,血脂紊乱等。此外,消极心理还会让患者失去锻炼的兴趣,加快病情的发展,因此,心理支持对于稳定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表1 心理支持前后患者QOL-C30评分统计(75例)

对于患者的心理支持,我们认为主要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直接从患者入手,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调节能力,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和加强外界交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起到改善情绪的作用[5]。二是给予全面的心理支持。患者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毕竟有限,而且患者个人的心理调节,还需要外界的肯定和支持,因此,还要加强社会和家庭的情感支持,给予患者尊者,理解和支持,增强患者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存在感,使患者在相对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接受调养。

我们根据心理评估情况,给予患者全面的心理支持,从临床统计来看,心理支持前后,本研究显示,在进行心理治疗后,75例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表明生活质量有显著性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全面的心理支持,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考虑。

[1] 王会芳.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10,1(8):55-56.

[2] 陈丽军,沈敏.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5,9,3:179.

[3] 王莹,王金萍.老年高血压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9):861.

[4] 孟琼,万崇华,罗家洪.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的应用概况[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21(4):147-148.

[5] 彭明益,李永新,薛晓斌,等.广州市某社区居民高血压调查及管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1,7(13):1-2.

猜你喜欢
病情高血压社区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全国高血压日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