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与抑郁和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2011-09-05 02:10邓国南谢夏南
海南医学 2011年20期
关键词:标准分重症肠道

邓国南,谢夏南

(郁南县中医院,广东 郁南 5271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本研究主要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1]对IBS患者和非IBS肠道疾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探索抑郁和焦虑与IBS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8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门诊及内科住院的肠道疾病病例,IBS的诊断采用1999年的国际诊断标准(罗马Ⅱ标准)[2]。IBS病例64例,其中男23例,女41例,年龄16~62岁,平均48岁,高中以上学历26例,小学~初中学历25例,文盲13例;对照组非IBS的肠道疾病患者64例,其中男25例,女39例,年龄18~61岁,平均46岁,高中以上学历22例,小学~初中学历28例,文盲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所有观察对象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试,分别记录统计患者SDS和SAS得分。抑郁和焦虑判断:根据患者SDS和SAS得分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抑郁或焦虑。①抑郁判断:SDS标准分正常上限为53分,SDS标准分≥53分判断患者存在抑郁;②焦虑判断:焦虑评定的分界值为50分,SAS≥50分判断患者存在焦虑。比较IBS组和对照组存在抑郁或焦虑的患者占该组病例的比例。将64例IBS病例按自评量表得分分为SDS标准分≥53分组和SDS标准分<53分组、SAS得分≥50分组和SAS得分<50分组。分别比较SDS标准分≥53分与SDS标准分<53分及SAS得分≥50分与SAS得分<50分患者的重症病例比例及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 根据以下患者症状判断重症病例及疗效:(1)腹痛或腹部不适在排便后缓解;(2)排便频率异常(每天排便>3次或每周排便<3次);(3)粪便性状异常(块状/硬便或稀/水样便);(4)粪便排出过程异常(费力、急迫感、排便不净感);(5)黏液便。重症病例判断:同时出现以上症状3项以上者为重症病例,少于3项为轻症病例。疗效判断:应用胃肠解痉剂、止痛剂、止泻剂等治疗肠道疾病药物治疗,以上各项症状基本缓解为显效,否则为不显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参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被测试对象得分统计 IBS组SDS标准分≥53分者46例,对照组25例;IBS组SDS标准分<53分者18例,对照组39例。IBS组SAS得分≥50分者41例,对照组20例;IBS组SAS得分<50分者23例,对照组44例。

2.2 IBS患者存在抑郁病例与对照组比较 BS组SDS标准分≥53分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P<0.01),提示IBS患者存在抑郁病例的比例明显高于非IBS的肠道疾病患者,见表1。

表1 IBS组SDS标准分≥53分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

2.3 IBS患者存在焦虑的病例与对照组比较 IBS组SAS得分≥50分的患者占该组病例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P<0.01),IBS患者存在焦虑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IBS的肠道疾病患者,见表2。

表2 IBS组SAS得分≥50分的患者占该组病例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

2.4 IBS患者存在抑郁的病例与不存在抑郁的重症病例及疗效比较 64例IBS患者中,SDS标准分≥53分与SDS标准分<53分的重症病例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5;χ2=4.73,P<0.05),IBS存在抑郁的患者多数症状较重,一般治疗效果明显比不存在抑郁的患者差,见表3。

表3 IBS患者中SDS标准分≥53分的重症病例及疗效与SDS标准分<53分的患者比较

2.5 IBS患者存在焦虑的病例与不存在焦虑的重症病例及疗效比较 64例IBS患者中,SAS得分≥50分与SAS得分<50分的重症发病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P<0.05;χ2=4.52,P<0.05),IBS存在焦虑的患者多数症状较重,一般治疗效果明显比不存在焦虑的患者差(表4)。结果显示,IBS患者存在抑郁或焦虑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IBS肠道疾病患者;存在抑郁或焦虑的IBS患者多数症状较重,治疗效果明显比不存在抑郁或焦虑的患者差。

表4 IBS患者中SAS得分≥50分的重症病例及疗效与SAS得分<50分的患者比较

3 讨论

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近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受到医学界广泛的重视,但该病与什么因素关系密切目前还不太清楚。有报道显示急性肠道感染10.2%的人患IBS而大多数人不会[3],显示IBS虽与急性肠道感染有关,但不是很密切。

本研究发现,71.88%和64.06%的IBS患者存在抑郁或焦虑,非IBS的肠道疾病患者只有39.06%和31.25%存在抑郁或焦虑,说明精神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易感因素与IBS发病关系更加密切。有报道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与IBS的发病无关,精神心理因素在IBS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只有那些具备某些精神心理因素,如抑郁症素质或受过某种重大生活刺激的人,才容易患IBS[3-4]。IBS患者中50%~90%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5]。随着对IBS的发病机制的探讨,精神因素在IBS发病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患者的心理障碍,开始出自于患者对疾病的不理解和担忧,其中以焦虑、抑郁多见。

本研究还发现,IBS中存在抑郁或焦虑的患者肠道症状比不存在抑郁或焦虑的患者重,应用一般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差,可能是情绪障碍加重了肠道的症状,二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目前认为,IBS的发病与内脏感觉异常、结肠对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关系密切,中枢神经的状态在产生腹痛、腹泻等排便异常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能够影响IBS病人的症状。有学者推测肠道感染后免疫变化的信息可传达到中枢,影响中枢神经的状态;而一些影响中枢神经的因素,如抑郁、焦虑、重大精神刺激等,也可通过神经和免疫之间的联结机制来影响肠道的免疫反应,从而参与感染后IBS的发病机制[5]。有研究报告应用抗抑郁药治疗IBS能显著改善患者精神和躯体症状[6],认知治疗使抑郁和焦虑显著降低,症状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指数亦降低[7],说明抑郁和焦虑影响IBS的病情和应用一般治疗胃肠道疾病药物治疗的疗效。因此,使用抗抑郁或焦虑治疗可能会大大提高该病治疗效果。

本研究显示肠易激综合征与抑郁和焦虑显著相关,提示抑郁和焦虑可能是该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并影响该病的发展、病变程度及应用一般治疗胃肠道疾病药物治疗的疗效。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

[2]刘 建.消化疾病新视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2-37.

[3]王利华,方秀才,潘国宗.肠道感染与肠易激综合征[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2):90-93.

[4]尉秀清,陈旻湖,王锦辉,等.广州市居民肠易激综合征及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8):517-520.

[5]蔡亦蕴,施慎逊,徐三荣.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医学方面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0):793-795.

[6]薛振龙,晏云兴.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J].海南医学,2004,15(2):41-42.

[7]王伟岸,潘国宗,钱家鸣.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认知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3):156-159.

猜你喜欢
标准分重症肠道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CET评分标准改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