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例乳腺黏液腺癌的预后分析

2011-09-05 02:10钟晓捷
海南医学 2011年20期
关键词:浸润性黏液腺癌

钟晓捷,汤 鹏,陈 茹

(海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海南 海口 570311)

黏液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又称乳腺胶样癌,具有在肿瘤内产生细胞外黏液的特征。其预后明显优于普通类型的乳腺癌。本文91例黏液腺癌占同组1971例女性乳腺癌的4.6%,其中单纯型61例,混合型30例,现就其临床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1993-2005年海南省人民医院经外科治疗的女性原发性黏液腺乳腺癌病例共91例,根据Geschickter等报道的诊断标准分为单纯型61例,混合型30例,混合型中伴浸润性导管癌22例、导管内癌4例、乳头状癌3例、小叶癌1例。分别对单纯型和混合型黏液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肿块大小、TNM分期、腋淋巴结状况及10年生存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诊至2010年6月,随诊率为100%,并作死因调查,TNM分期按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2002年修订版。

2 结果

2.1 发病年龄 发病年龄见表1,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54.1岁。单纯型平均54.6岁,混合型平均53.1岁。

表1 发病年龄

2.2 肿块大小与淋巴结转移 单纯型腋淋巴结阳性率占5.0%,与肿块大小无关。混合型腋淋巴结阳性率为48.3%,淋巴结转移率与肿块增大呈正相关,P<0.05,见表2。

2.3 治疗方式 单纯型仅单一手术治疗的占3例,混合型患者均手术+辅助治疗,混合型患者治疗方案均参考伴随癌的病理类型而定。单纯型及混合型所进行的内分泌治疗、化疗和其他方法的序贯与常见组织类型乳腺癌的治疗相似,见表3。

表2 肿块大小与腋淋巴结转移关系(个)

表3 治疗方式分布(例)

2.4 TNM分期与生存率 91例黏液性乳腺癌病例,其中2例未做腋清扫分期,89例分期情况如下:单纯型:Ⅰ期28例,Ⅱ期31例,Ⅲ期1例,合计60例。Ⅰ、Ⅱ、Ⅲ期病例单纯型分别占46.7%、51.6%、1.7%。混合型:Ⅰ期6例,Ⅱ期18例,Ⅲ期5例,合计29例,混合型分别占21%、62%、17%。随访10年以上64例,死亡13例,其中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1例单纯型因脑溢血死亡,1例混合型因原发性肺癌脑转移死亡)。单纯型36例死亡3例,10年生存率占91.7%,混合型28例死亡8例,10年生存率占71.4%。

3 讨论

乳腺黏液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一般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类型乳腺癌而将其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本文中单纯型黏液腺癌50岁以后发病者占45.9%,平均54.6岁,与文献报道常见于平均年龄55岁老年患者相一致[1]。但也有文献报道平均和中位年龄更高,尤以60岁以上妇女多见[2]。

本文黏液腺癌91例中,单纯型61例,占同组1971例女性乳腺癌的3.1%,与我国报道发病率在2%~3%相一致。本组混合型黏液腺癌30例中伴浸润性导管癌22例,导管内癌4例,乳头状癌3例,小叶癌1例,与文献报道混合型癌以伴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相一致[1]。

本组60例单纯型黏液腺癌做腋淋巴结清扫,淋巴结阳性仅3例,占5.0%,提示单纯型黏液腺癌生长慢,转移少,预后好,并且肿块大小与淋巴结转移无太大关系。而29例混合型腋淋巴结清扫者,淋巴结阳性14例,占48.3%,而且淋巴结转移者肿块均大于3 cm。混合型腋淋巴结阳性率与肿块增大呈正相关系。所以在临床对于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的治疗,应综合考虑病理分型及肿块大小来决定是否需行腋淋巴结清扫术[3]。本组患者随访10年以上为64例,单纯型10年随访36例,死亡3例,10年生存率为91.7%,明显高于相关文献报道83%[4],混合型10年随访28例,死亡8例,10年生存率为71.4%,与文献报道67%相近[5]。

本组患者除3例单纯手术切除外,其他均辅以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随访36例患者仅3例复发转移死亡,单纯型生长慢,以局部浸润为主。我们认为,对单纯型黏液腺癌可保乳者应首推保乳术,也可施行单纯切除或改良根治术。再根据受体状态和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全身治疗方案,对于混合型黏液腺癌,本组患者均予手术+辅助治疗本组28例患者随诊10年,8例死亡,10年生存率为71.4%,相对单纯型更易出现复发、转移,其恶性程度明显高于单纯型。尤以伴浸润性导管癌的混合型黏液癌为甚,临床特征及预后与浸润性导管癌相似[6]。总的来说,对于这类组织学特征较好的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应根据肿瘤大小和腋淋巴结状态推荐全身治疗方案,而进行内分泌治疗、化疗和其他方法的序贯与常见组织类型乳腺癌的治疗相似[7]。

[1]左文述,徐忠法,刘 奇,等.现代乳腺肿瘤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0.

[2]王念黎,温淑琼.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组织病理学及针吸细胞学改变[J].中华病理学,1999,28(5):105-107.

[3]张 强.228例乳腺黏液腺癌临床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7,13(4):301-303.

[4]张天泽.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404.

[5]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592-593.

[6]郁领稊,王文婉,高道利.乳腺黏液腺癌的临床分析[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2):114-117

[7]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2010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9.

猜你喜欢
浸润性黏液腺癌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