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策略与写作水平之间的相关研究

2011-09-08 03:28杨琴琴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策略英语专业

杨琴琴

(山西大同大学外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英语写作策略与写作水平之间的相关研究

杨琴琴

(山西大同大学外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以22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探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应用策略与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写作过程中,高分组学生比低分组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写作策略,使用写作策略的频率更高、种类更多,所以其写作水平的提高幅度更大;而且二者在英语写作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英语写作策略;英语写作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重视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其研究重点已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研究范围从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到学生知识学习策略的分类,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英语写作策略这一影响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以22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索英语写作策略与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写作策略相关研究

学习策略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者为解决语言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过程,保持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力。当其它条件一定时,学习策略的差异对学习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为一种具体的学习策略,写作策略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有关写作策略的实证研究,并对其进行分类。

Arndt(1987)通过对6名中国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写作过程和作品进行实证研究,总结了8种写作应用策略:计划写作目标、计划宏观结构、调试思路和语言表达、重复关键词和词组、回读前文、自我评价式提问、修改内容、编辑语法和拼写。Wenden(1991)将写作策略划分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两大类,其中认知策略包括确立目标、构思信息、查阅资料和修改查证,是学习者在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转换时所使用的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尤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诸如选择、注意力等认知策略。Sasaki(2000)通过一项英语写作过程的实证研究提出8类写作策略,分别是计划、信息提取、思路产生、思路组织、翻译、重读、自我评价、其它。Mu(2005)综合对比了之前研究者们的写作策略实证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写作策略分类:修辞策略、元认知、认知、交际和社会情感策略。在其后续的实证研究中,Mu(2007)研究了中国学生汉英写作策略差异,发现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修辞策略上存在母语修辞策略的负迁移,而其他写作策略方面实现了母语正迁移。

近几年,国内在写作策略方面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杨淑娴(2002)就英语写作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吴丽林(2005)则从大学生英语专业GLL与ULL写作策略运用差异的角度对写作策略进行了探讨;刘志群(2006)对英语写作策略进行了更为全面细致的归类,包括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选词用句、反馈修改、文化意识、母语差异等写作各方面。这些关于写作策略的实证研究从不同角度关注了不同英语水平者写作策略上存在的差异,发现写作策略的运用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不过,研究者们对写作策略的分类仍然存在重复、界限不清、子策略归属不同等问题,这些都是我国学者在今后写作策略的研究中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英语写作应用策略与英语写作水平有什么关系?第二、在写作过程中,非英语专业学生主要使用何种写作策略?第三、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使用的写作策略有何异同?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山西大同大学非英语专业220名二年级本科学生,这些研究对象分别来自4个不同的理科专业(数学专业49人,计算机专业44人,心理专业78人,化学专业49人)。

(二)研究工具及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两种分析方法,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和写作水平测试,并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刘志群(2006)、姚香泓(2010)等对英语写作策略的研究及分类作为理论基础,然后通过研究对象所在学校公共英语课的课堂观察,设计了适合本次研究的英语写作应用策略调查问卷。问卷采用里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形式分级,问卷选项共设置13个问题。如果某一写作策略的平均值高于3,则表示该写作策略被学生运用得较多,反之则被学生运用得较少。

本研究数据于2010年5月完成,所有被试都填写了问卷,共收回问卷220份,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为94.54%。英语写作按照四级规定,35分钟内完成作文,满分为15分。在评卷中,两位任课教师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采取背靠背评分,凡两人对同一试卷评分出现超过0.5分差距,要进行商榷并最终给出意见统一的评分。阅卷中为保证评卷测试信度,隐藏了学生的个人信息。最后,使用SPSS15.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写作高分者与低分者写作策略使用情况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类学习者对每一种策略的使用情况。

三、结果及讨论

将被试的英语作文成绩和问卷选项人工输入,用SPSS15.0进行数据统计:首先,对问卷题目进行因子分析,再进行内部一致性测试,以便筛选出适合本次研究的英语写作策略的分类方法。然后,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研究英语写作策略与英语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数据结果分析高、低分组学生在写作时所使用英语写作策略的差异。

(一)问卷因子分析及内在一致性 经过分析问卷的13个题目,5个可代表本次研究英语写作策略使用情况的因子作为英语写作应用策略的分类标准。五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0的可接受值,且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39%。因此,此次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策略调查问卷效度比较好。笔者分别把这四个分类命名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形式操练策略。通过对这四类学习策略进行信度分析,它们的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s Alpha)分别为0.758,0.723,0.822,0.0.702。“Cronbach's Alpha的系数介于0.00和1.00之间,α系数越大,量表的内在一致性越强,测量结果就越可靠”。此问卷中各项写作策略的信度值都大于0.7,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较高。

(二)高、低分组学生英语写作策略差异 按照四级评分标准的五个等级,根据被试者的英语作文成绩,把得分为3-6的学生划分到低分组,得分1-14的学生划分到高分组,各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2.7%(50人)和18.2%(40人)。然后,使用T检验分别对高、低分组学生在使用英语写作策略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高分组学生运用各写作子策略的平均值几乎都高于低分组学生,说明高分组学生比低分组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更频繁地使用写作策略。在13个写作子策略中,高分组有8个写作策略的平均值高于3,而低分组只有4个写作策略的平均值高于3(构思主题句M=3.0100,构思具体内容M=3.2736,套用范文结构模式M=3.4914,注意开头、结尾段的设计M=3.5847,)而这4个策略是作文考试评分中的关键得分点。这一结果说明高分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更好地运用写作策略来提高写作质量,而低分组学生在写作中不使用或很少使用写作策略。这与尚晓华、王海华(2010)的研究结果相似。两组学生在写作中都很少或不使用元认知策略,即很少或不能在写作前宏观地思考作文的整体布局,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有意识地监控,并在写作后对自己的作文结果进行反思总结。一般情况下,善于运用元认知策略管理外语学习过程的学习者通常也是善于学习外语的学习者。这一结果说明,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还不能宏观地有意识地评价反思自己的英语写作,可能是因为在传统教授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已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课堂的讲授,故不善于自主学习。

(三)写作策略应用与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 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为P=0.365(Sig.=0.000),表明写作策略使用与写作水平呈正相关,即写作策略使用频率越高,写作水平越高,有意识、恰当地使用写作策略可以帮助提高写作水平,这与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吴丽林(2005)对优秀学习者和英语学习欠优秀者的写作策略分析结果,即“优秀学习者之所以能具有较高的写作效能,与他们灵活多样地运用诸多写作策略相关”。姜毅超等(2009)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策略结构的探索及测量中也发现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写作策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英语写作过程中,使用写作策略与英语作文水平成正相关。

表1 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写作策略独立样本T检验

四、结语

本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写作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形式操练策略;高分组学生比低分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频繁地运用写作策略,二者在写作策略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写作策略应用与写作水平呈正相关。因此,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写作策略的培训,针对学生写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1]Mu,Congjun.A taxonomy of ESLwriting strategies[J].Redesigning Pedagogy:Research,Policy,Practice,2005(5):7-10.

[2]Victori,M.EFLWriting Knowledgeand Strategies:An Interactive Study[D].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atAutonoma de Barcelona(Spain),1995:37-39.

[3]姜毅超,刘淑霞,李 杨.大学生英语写作策略结构的探索及测量[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2-15.

[4]景美霞.过程写作法在英语专业低年级的运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36.

[5]刘志群.英语写作策略分类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1):24-27.

[6]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 冯喜梅〕

A Study of Non-English Major English W riting Strategy and W riting Level

YANG Qin-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xiDatong Univ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nglish writing strategy use and writing level by observing 220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writing,and us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ticalmethods.The study shows: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igh-score and low-score groups in their use of English writing strategy,and high-score groups can much more frequently usemore writing strategies,and then their writing level can improvemore significantly.The present research aims to prov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nglish writing strategy use and writing level,and show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English writing strategy in English writing.

English writing strategy;English writing level;non-Englishmajor university students

H315

A

1674-0882(2011)01-0084-03

2010-10-28

杨琴琴(1982-),女,山西大同人,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元认知学习策略英语专业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
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调节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