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规划到空间规划的探索——以《成都市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总体规划》为例

2011-09-13 12:41李源渊
四川建筑 2011年6期
关键词:商贸新城功能区

李源渊,陈 果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2010年,成都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确定了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和一批区(市县)管战略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是成都市市级战略功能区之一,重点发展以国际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兼具城市与产业双重功能。以往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相互脱离,呈现出“两层皮”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随着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升级的加快,两者之间联系要求越来越紧密。本次功能区总体规划将两者进行结合,从产业规划研究入手,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协调。

1 概况

成都市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是成都市确定的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之一,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北面,以四环路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包括金牛区、新都区和成华区部分用地,总面积约为64 km2(图1)。

图1 功能区区位分析

2 产业发展分析

2.1 发展背景与趋势

从全国批发贸易发展趋势来看,批发贸易总体上仍然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在中期将依然保持繁荣(图2),但是传统批发贸易在长期将被弱化,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将兴起,而将促进与之相对应的物流配送、金融等高端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

图2 国内批发贸易发展趋势(万亿人民币)

从2000年至2009年,成都市商品市场向着进一步专业化发展(图3),数量和摊位数量增长幅度远远低于营业面积和成交额增长幅度,市场聚集化发展态势明显(图4)。

图3 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发展变化情况

图4 商品市场集中程度变化

2.2 发展条件与基础

成都市提出建设西部商贸中心和中调战略,建成中西部贸易总部最为密集、交易服务最为完善、市场要素最为完备的国际区域性商贸中心,为功能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成都西部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制造、会展、旅游和金融等关联产业以及强大的下游消费市场,为建设商贸中心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同时,成都市北部商贸业基础非常雄厚,在现状商品市场规模及成品成交额数据统计中,占据了成都市半壁江山,其中商品市场数量和规模居全市乃至全省之首。因此,区域有条件、有机遇成为成都市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载体。

2.3 宏观发展思路

结合商贸业发展趋势、成都市发展基础以及北部新城发展条件,确定功能区产业发展的宏观思路:

(1)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前瞻性的发展新型业态和高端功能;

(2)以抓住龙头企业为要务,促进市场主体的建设和发展;

(3)依托四川产业和市场基础,提高产业集聚度和辐射力;

(4)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共同推进。

2.4 产业体系构建

围绕现代商贸核心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图5)。

图5 产业体系关系图

3 与城市功能互补融合

北部新城位于南北方向的城市主轴上,将承担大量的城市职能。包括北部副中心和其服务范围内的新城将在疏解中心城区吸引力的“反磁力”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有效缓解中心城区过多的职能负担,应注重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并重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融合,通过功能互补,构建一个集贸易、商务办公、展示、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配套完善的北部新城。

4 目标定位

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目标定位应综合现代商贸产业与北部新城特点,确定战略目标为建设商贸高地,宜居新城。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定位进行分解。

(1)产业:创新型商贸示范和聚集区域;

(2)服务:国际区域性综合商贸中心;

(3)功能:以现代商贸为引擎的多功能新城。

5 空间结构与布局分析

功能区内应全面布局现代商贸业,同时注重城市服务功能的协调发展。

功能区内的主导业态以生产型企业营销总部、国际采购商和大型采购中心、贸易公司、综合商社、电子商务、现代零售业、实体市场、期货交易(割)和财经指数等现代商贸业及贸易服务业为主。同时规划完善的居住配套、商业配套,公共服务、文化娱乐等城市服务功能。

5.1 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通过对功能区的区位、自然生态、交通条件及各产业发展需求的分析,确定各业态的在空间上的布局区域:

(1)生产型企业营销总部、国际采购商和大型企业采购中心、电子商务。该类业态在空间布局上应选择交通便利、靠近中心城区、周边配套和整体环境较成熟区域。

(2)贸易公司和综合商社。一部分选择在功能区内交通便利、靠近中心城、周边配套和整体环境较成熟区域,另一部分中小型贸易公司可选择在临近实体市场区域内。

(3)现代零售业。现代零售业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三环路以北,人民北路北延线两侧区域,依托中心城基础设施和人气。另一种是选择在毗河沿岸区域,利用优良的生态资源。

(4)实体批发市场。主要布局在四环路以北,交通便利,与物流园区连接紧密的区域,与高端楼宇商贸区和商业区有一定间隔。

(5)财经指数、期货交易(割)。该类业态对空间依赖性小,大部分数据分析和发布功能在商贸楼宇区内实现。

(6)城市服务功能。居住、商业等配套功能应结合产业组团周边布局,同时利用优良的交通和生态资源,布局文化娱乐、会议博览等公共设施,在毗河以北形成城市北部副中心,四环路以南,人民北路北延线两侧形成区域公共中心。

5.2 产业布局结构(图6)

5.2.1 “南商北贸”的总体格局

遵循产业发展的空间选择,结合现代商贸业的发展特点,四环路以北主要发展以实体市场为主的展示贸易,同时配套相应的贸易服务产业,四环路以南主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楼宇经济,形成“南商北贸”的产业总体格局。

图6 产业布局结构图

5.2.2 组团发展,动态生长

产业布局呈组团发展,单个组团以现代商贸为核心,并不断完善其居住、商业和商务配套,形成功能完善的产业组团,再辐射带动周边产业组团分化生长,形成组团动态生长的模式。

5.2.3 极核共享

围绕各产业组团形成极核,建立共享式的贸易服务平台,实现设施与服务的共享。

5.3 功能区用地布局规划

根据功能区产业布局需求及产业布局结构,将功能区内集中布局的各产业在空间上落实,同时考虑配备完善的城市居住、商业和游憩等功能,形成功能区用地布局规划(图7)。

图7 用地布局规划图

6 功能区联动与支撑

金融、物流、会展、现代制造等贸易关联产业也是功能区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成都市其它区域已规划有相关功能,为集约利用土地,本功能区内不再布局相关功能,通过加强与其它功能区进行联动,协调发展。

6.1 联动其它产业功能区

通过产业环串联市域范围内各战略性产业功能区,又通过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提升功能区服务能级,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发展。

通过服务环,快速连接客货门户区域,提升功能区的生产组织和商务服务功能(图8)。

6.2 联动物流园区(图9)

铁路运输方面由青白江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承载跨区域性的大宗货物吞吐。

公路运输方面依托西部公路物流枢纽(北区新都物流中心和南区龙泉物流中心)实现高效的城市与城际配送。

航空运输方面依托双流航空物流园区和规划第二机场物流园区。

图8 成都市战略规划图

图9 与相关物流枢纽联系

通过货运大道、围城路和四环路等物流通道联系物流功能区。

6.3 联动交通枢纽

通过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包括机场、火车站、公路客运站)之间实现便捷联系与转换,打造半小时交通圈(图10)。

图10 与交通枢纽关系示意

6.4 联动金融会展相关服务(图11)

依托“两环十二射”规划高速路网和地铁等轨道交通线,加强与金融会展等相关功能区之间联系(图12)。

6.5 联动制造基地

在次区域层面,通过四环路、成绵高速、成彭高速、成灌高速、货运大道等加强与周边工业集中发展区(点)之间联系(图13)。

图11 与金融会展功能区联系

图12 道路、轨道交通联系示意图

图13 与周边产业基地联系

7 结束语

《成都市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与功能区的产业规划保持同步,通过对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功能区及区域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业态,同时对各产业布局要求进行分析,指导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为功能区的产业发展留出足够的承载空间,在此基础上,通过城市空间规划对功能区内各资源进行平衡,保证城市健康、稳定和协调的发展。

成都市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结合自身的特点,试图找到一条最合理也是最现实的产业与空间相结合的综合新城发展道路和模式,同时也需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1]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总体规划[R].2010

猜你喜欢
商贸新城功能区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画像即墨商贸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长江新城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