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步入震荡攀升期

2011-10-11 06:43吕东悦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油价库存原油

■文/吕东悦

油价步入震荡攀升期

■文/吕东悦

世界经济继续呈现复苏态势和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美元走软趋向,以及东亚地区局势紧张等,致使2010年四季度国际油价震荡攀升。

在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上行、中美制造业指数仍呈增长态势和美国石油库存全面降低,以及美元走软的推动下,2010年9月29日起,国际油价开始明显上涨。以此为发端,国际油价进入了震荡上升的通道,主要原油价格不仅逐渐站稳了80美元/桶的台阶,而且进入11月份后,开始冲击90美元/桶。12月22日在美国官方库存继续下降及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上调的推动下, WTI原油突破90美元/桶,创出26个月以来新高。

经济好转 推升油价

1.近来美国经济出现继续向好趋势。美国2010年10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5.1万,比预期增加6.0万。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2.5%,高于此前公布的增长2.0%。11月份美国零售业连续五个月增长、11月工业产出扭转下跌势头。12月1日美联储称,美国经济状况正在持续改善。为此,市场对2011年世界经济乐观前景表现出一定的燥动。

2.世界经济也呈现继续复苏的态势。欧元区2010年第三季度经济环比增长0.4%。德国2010年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3.9%。英国2010年10月份失业申请人数减少3700人,失业率为4.5%。尤其是中国经济依然强劲,增长有加快趋势,国内市场加热,石油需求不断放大。11月3日,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2010年增长预期由此前的9.5%上调至10%,2011年经济增长由此前的8.5%上调至8.7%。2010年9月份中国进口原油2329万吨,环比大幅提升11%,同比增长35%,创单月进口量历史最高纪录。11月原油进口量为2091万吨,环比大涨28%。中国作为国际市场石油的大买家,炒作油价上涨有明显的空间。

3.不安定因素增大。朝韩局势紧张,对国际油价有着明显的推动和支撑。

油价攀升 炒作相随

这轮油价上涨的启动开始,不论是美国官方举动,还是市场上的具体表现,都不乏操作与炒作。

1.美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明显在打压美元,从而推动以美元结算的大宗商品价格。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公布了6000亿美元购买公债计划。美联储同时还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不变。受此影响, 当周美元指数下降0.86。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美元走软趋向是四季度国际油价攀高的主要动因。11月1日起国际油价连续六个交易日上涨,且仅间隔一个交易日下滑。11月10日,便在美国石油库存全面意外下降的推动下再度攀升。

2.推高大宗商品价格,胁迫中国人民币升值以规避进口增支。面对中国外贸顺差持续较大,对国民经济稳健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十分突出的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要求日益强烈和强硬。2010年9月份开始人民币快速升值,由此前1美元兑换人民币6.80元左右升至10月15日6.65元。但此后便又普遍回升到6.66元人民币以上,不再升值。石油作为中国最大宗的进口商品,只有其价格明显上涨,才能使中国在人民币升值中得到实惠。相反,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而人民币趋于贬值,就必然带来中国进口支出增大。再有,目前中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而石油作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基础产品,价格上涨无疑不利于中国实现调控物价的目标。而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从而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从G20首尔峰会前后国际油价大起大落情况看,也有逼迫国际社会保持本国货币坚挺、认可美元贬值的企图。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于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在韩国首尔召开。此前,在美国市场原油价格带动下,国际油价持续上攻,不断创出年内新高。主要表现是, 11月8日国际油价持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后,11月9日出现下滑。但11月10日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则报告,美国石油库存全面意外大降,直接推动国际油价再度明显上涨。11月11日至12日,人民币兑美元也确实明显升至6.62元。但是,G20峰会主要国家对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多有指责,并没有允诺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保持本国货币坚挺,更没有明确要求人民币升值。峰会宣言提出,“各方应采取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随着11月12日G20峰会落幕,当日国际油价也应声大跌。此后,人民币兑美元也逐渐贬值至6.66元以上。

3.美国石油库存多次全面下降,对国际油价上涨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本轮油价上涨就是以2010年9月29日美国官方库存报告全面下降、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为起点的。11月17日美国能源情报署报告,美国石油库存再度全面降低,其中原油与汽油库存意外大幅下降。在此推动下,翌日国际油价便明显收高,结束了此前持续四个交易日的下跌。在纽约交易市场原油持仓量明显偏高,国际油价面临回落态势的压力下,12月8日起,美国官方连续三周报告,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度降低,对国际油价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与推动作用。12月22日美国能源情报署报告,美国原油库存下降530万桶。美国商务部公布,将其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上调至2.6%。当日WTI原油价格涨至90.48美元/桶,突破90美元/桶,创出26个月以来新高。

4.一些国际机构的言论也对油价攀升推波助澜。部分欧佩克国家上调了油价合理区间。2010年11月1日,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表示,油价介于每桶70~90美元之间,对消费者而言是适合的水平。将该国近两年来界定的理想油价区间每桶70~80美元上调,被市场看做是正面信号。11月4日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表示,每桶90美元的石油价格不会阻碍全球经济增长,与沙特的声明相呼应。11月2日国际能源机构(IEA)总干事田中伸男亦表示,油价需在70~90美元/桶,才能激励非传统石油投资。

再有,也不排除一些投资机构借此炒作牟利,在圣诞节前赚上一笔。2010年12月2日高盛集团提出, WTI原油价格2012年平均将达到110美元/桶,比所预测的2011年100美元/桶又增加10美元。此时,提出跨两个年度的油价,很难说不是炒作。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基金公司在年底前不愿打压油价,以防手中期货贬值,保持较好的年度业绩。

总之,近来油价震荡走高,基础是世界经济继续恢复的支撑,主要动力则来自美国,其中不乏炒作因素。

美国导向 油价走高

目前日本经济不尽如人意。2010年11月3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报告,2010年10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1.8%,是2009年2月以来最大跌幅。10月失业率上升至5.1%(9月为5%)。欧洲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美国经济也非全面转好, 11月份美国失业率升至9.8%,比10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为当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供应面看,2010年11月1日,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上调油价区间时强调,达到供需平衡的价格区间是每桶70~80美元。他希望油价保持在当前水准,若有需要将向市场提供更多石油。11月11日,沙特阿拉伯王子表示,沙特阿拉伯不会被美元贬值“困扰”,仍对每桶70~80美元区间的油价满意。也就是说,这一区间的油价并不影响其生产供应的积极性。尽管12月上旬主要原油价格已达到90美元/桶左右(12月6日WTI原油近月期货价达到89.39美元/桶),欧佩克仍维持限产水平不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前原油和油品库存都很充足,闲置产能也不少。事实上,目前供应并不存在问题。2010年以来,美国原油库存一直处于高位。截至12月17日美国原油库存仍高达3.4亿桶。ICAP船运机构统计,全球浮动原油存储量也在4000万桶以上。

但是世界经济毕竟在继续复苏当中。虽然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但却是在复苏基础上的增长,对石油需求的拉动十分明显,从而对国际油价的支撑与推动起着基础性作用。再有,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美国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仍然是牵引国际市场价格的主要动力。

美国再度推行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意在重振美国制造业,对应着奥巴马提出的2015年美国外贸出口翻一番的目标。2010年12月6日美联储主席贝南克暗示,可能购买更多公债以帮助激励经济复苏,即有可能推出第三轮货币宽松举措。从其货币政策取向看,美元贬值将是大的趋势,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亦在所难免。国际油价总体应是逐渐上涨,将登上90美元/桶的台阶。特别是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等西方国家推升油价,也值得警惕。但是,考虑到世界石油供应并不短缺,油价推涨中有一定的炒作成分,主要原油价格站稳90美元/桶的台阶,可能还要经过一定的震荡。

就2010年底前后看,受北半球寒冷天气的支撑及投机基金可能为2011年油价水平定位的推动,国际油价可能还有一定的上攻,国际油价总体水平将在90美元/桶上下。此后,市场借助某种题材,获利回吐也明显存在,油价亦存在回落的可能。

猜你喜欢
油价库存原油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房地产去库存中的金融支持探究
初探原油二元期权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低油价新观察(上):动荡的产油国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