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化工在博弈中成熟

2011-10-11 06:43陈海强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聚丙烯聚乙烯

■文/陈海强

乙烯化工在博弈中成熟

■文/陈海强

2010年乙烯化工产品向着良性发展。2011年市场更趋于成熟,热点与亮点的纵横交替,博弈与僵持的点缀修饰,始终围绕平稳快发展理念运行。

2010年乙烯化工产品市场经历了彷徨、低迷、崛起、炫丽的历程,随着需求、经济等基础面的改善,以及资源供应方面等条件的完美配合,整个市场向着良性发展,这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引领石油化工市场走上一个崭新台阶。

2010良性发展

聚乙烯、聚丙烯V型走势

聚乙烯(PE)

2010年聚乙烯行情走势可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由于市场普遍对经济前景存在担忧,中国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并未带来行情的大幅上扬,反而新增装置带来的供

应压力彰显影响。市场表现出下行漫长、反弹短暂的特点。由于高压聚乙烯供应并未有新的增长,因此整个阶段来看,高压聚乙烯与线性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之间的价差逐渐拉大。高密度中新增产能则在中空/注塑上体现较强,价格始终被压制在聚乙烯各品种的最底部。

2010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信心增强,稳健的表现带来更强的经济支撑力。全球环境看,流动性增大的趋势加强,通胀压力合并经济支撑,聚乙烯市场追随全球商品市场走势进入上涨通道。夏季过后,季节性需求复苏也对聚乙烯行情走高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总体看,全球经济环境仍处在复苏状态,不确定性和市场敏感性都较高,行情波动剧烈,利空因素较容易在这个阶段对行情产生大幅扰动。由于10月直至11月上旬,国内聚乙烯市场进入一个急速拉升的通道,投机成分居多,大部分货源只在经销商手中流通,并没有到达终端用户。进入11月中旬,伴随爱尔兰次贷危机爆发和油价大跌的冲击,一度急升的市场缺乏利好消息指引,凸现了急跌降温行情。价格冲高回调了1000元~1500元不等,市场人气低迷,商家以让价抛货清库为主,下游厂家则退场观望为主。历经半个月的强烈震撼,处于箱体盘整状态。

聚丙烯(PP)

2010年上半年开始聚丙烯价格冲到高点后就转向下跌,随后报价虽略有反弹,但很快在原油连续下跌的打压下继续下滑。下游需求跟进不足的现状让市场价格上涨无力,逐渐增多的库存也使得商家销售压力加大。4月市场价格冲高回落,炒作上涨气氛在无需求拉动情况下难以延续,而过快的上涨在缺乏利好支撑的状况下也必然导致价格迅速回落。再加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使股市和商品市场大幅下滑,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成为聚丙烯市场的最大隐患,悲观心态一直笼罩市场。

PP下跌行情终于在2010年7月下旬结束,临近月底原油带动市场大幅窜涨,结束了近4个月的熊市。尤其是10月国内大部分地区市场强势升温,价格相应冲高1500元~2000元/吨,市场成交放大。进入11月上旬,受资源供应充裕和获利了结心态加重的拖累,市场迅速降温,价格回调了1500元,成交趋软。介于通货膨胀预期加剧和经济预期向好,以及因外盘高企和石化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另外广州石化减产和茂名石化装置检修,后续资源供应吃紧等因素考虑,12月上旬聚丙烯呈现触底反弹的小行情。但中间也不排除震荡调整格局,总体是强势震荡上行为主。

2010年国内市场价格走势图

2010年国内市场价格走势图

苯类市场起伏不一

纯苯

2010年纯苯以5-6月份为分水岭,整体体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上半年受经济刺激及其他一系列复苏政策的利好支撑,整体运行相对高位。1-5月初,走势呈现出从2009年底的复苏高点回落态势,区间在6000元~8000元/吨之内运行。5月中旬受欧盟债务危机的冲击,随油价、外盘大幅下挫深度盘整。其中中石化纯苯共下调7次计2000元/吨,月跌幅达到25%。随后行情回归至以前正常运行的轨道上来,相对温和的上涨、盘整,整个区间趋向于窄幅。6月中旬开始,行情小幅度盘整上行,整体走势较为缓和,区间在6000元~7200元/吨。本年度最高点在年初的8000元/吨左右,最低点在5月底6月初的5900元/吨左右。

甲苯、二甲苯

甲苯、二甲苯市场进入2010年,因为对市场需求旺季预期向好,4月份之前国内两苯市场呈现盘高态势,大多商家积极涌入,在推涨市场行情的同时亦推高了整体库存量。然而突如其来的欧元区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市场恐慌,国际原油进入5月不断跳水,大宗商品全线下跌,国内华东市场甲苯主流低端商谈下探至5850元/吨,较上半年高端价位7500元/吨跌幅达22%,溶剂二甲苯主流商谈低端至6050元/吨,较高端价位7500元/吨跌幅达19.3%。

5-8月虽适临需求旺季,但利空信息遍布,加之经济危机笼罩,市场整体呈现旺季难旺的局势。整体走势多僵持盘整。进入9月和10月因国内双节备货支撑,市场商谈顺势跟涨,但整体交投仍以僵持氛围居多,市场在一定价位止涨盘整。进入11月份市场商谈迎来10月后行情的“第二春”,受美元弱势和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油价连续冲高,以及外盘高位上行,国内两苯受多方利好刺激宽幅拉涨。

苯乙烯

2010年度,国内苯乙烯市场呈现一个“V”型走势。受原油、纯苯及SM外盘连续上涨带动,2010年初,国内市场开盘走涨。3月中上旬,各地市场超供压力及终端需求恢复缓慢,导致市场心态脆弱,商谈区间最低下探至9700元~9750元/吨。随着内外盘纯苯触底反弹,低仓位业内人士适度进场补仓,主流市场江苏价位重返万元关口。受此提振,各地市场普涨。5月中旬开始,受欧元区债务危机及美国经济数据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国内市场开始了为期近4个月之久的低位震荡行情。其间,欧美亚纯苯、苯乙烯市场暴跌不止、主流商谈区间屡创新低,并最终演变为恐慌性抛盘;国内主流商家则顺势而为,大举做空。

2010年7月15日前后,江苏市场最低触及7550元/吨的价位。稍后,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缓解,油价缓慢回升,市场心态慢慢复苏,国内商谈价位缓慢回升。11月份,美国宽松量化货币政策的出台导致美元贬值的预期增强,对美元失去信心的市场市场人士将资金从外汇市场转向石油期货市场,从而油价持续刷新25个月新高。受此影响,国内市场快速启动,全线反弹。

醇类产品相对低位

乙二醇

2010年第一季度处于传统的需求淡季,乙二醇市场保持一个高水平震荡。主要是乙烯、原油价格反弹,以及业者良好的心态,投机兴趣浓,尤其对中远期的船货兴趣明显,因此投机者入市大量采购,高点涨至8900元/吨。第二季度,欧洲债务危机四处蔓延,美元大幅升值使的国际原油价格直线下滑,国内乙二醇市场先涨后跌。6月份,跌势有所放缓,但是大局依然阴霾,市场上冲乏力,于是市场进入震荡盘整期。

2010年乙二醇市场价格一直处于相对低位,下游聚酯企业在限电结束后采购力度加大,节后持货方惜售待涨,台湾地区由于1/2号装置的停车合约或供应紧张,下游供不应求,虽然乙烯由于台塑开车和伊朗供应的增加导致市场大幅下跌,但是未能抑制市场的涨势。10月中旬,央行为了抑制通胀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基准利率25个基准点,而且此时郑州棉花期货持续上涨,PTA也由于供应紧张不断走高,MEG商家保持较好心态,11月初市场再次出现反弹迹象,12月份因国内石化企业多套装置,市场资源供应锐减,市场行情有望乘胜追击,再创新高。

二乙二醇

2010年度二乙二醇市场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二乙二醇上半年受制于高位库存,市场平淡如水,一直徘徊在低谷,5-6月份最低点到7500元~7600元/吨,因下游树脂行业处于淡季,市场货源居多且市场投机炒作热情降温,二甘醇不温不火拉涨乏力,低端走量为主。

二乙二醇2010年度真正的转折点在于7月份台塑装置连续两次起火,二甘醇供应量在7-9月份供应量大幅缩减。因台湾货在每月进口量占据市场30%左右份额,在台塑装置故障后,部分贸易商对后市供应堪忧,纷纷捂货不出,价格也是由此为基点连续刷新年内高点。市场震荡向上,下半年最高点触及11000元/吨,市场人士也在恐慌犹豫中不断跟进。

2011再上新台阶

2010年乙烯化工产品市场是一个盘整修复的时期,也慢慢的从金融危机的低迷中走了出来。随着需求、经济等基础面的改善,以及资源供应方面等条件的逐步恢复,整个市场向着良性发展,这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都将引领2011年市场走上一个崭新台阶,但是欧洲的金融危机和国内的通货膨胀,依然为2011年的石化产品市场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PE、PP市场波动上行

2011年经济环境将趋于稳定。对于聚乙烯行业而言,产能增长周期虽未结束,但增长速度放缓,供应压力不会太过明显,左右市场的主要因素将会转变。从油价方面来看,尽管油价会因为美元走软而继续上扬,但人民币汇率改革将继续,与美元同步推高原料价格的情况有可能缓和,而同样流动性过剩的中国市场会出现新的局面。

2010年1-10月份国内塑料制品产量

2011年预计持续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而农副产品的上涨对CPI影响过大,预计也会受到重点调控。由此被挤压到市场的资金会寻找新的投机热点,相对上游的化工原料可能会成为目标,聚乙烯相关的线性聚乙烯期货逐步壮大,但仍然不足以摆脱少数大规模资金的影响,预计会成为游资炒作热点。

资金因素会有很大可能成为2011年行情判断波动的关键。从聚乙烯行业结构来说,国产料主要由中石化和中石油以及其合资企业控制,产销渠道成熟,中间操作环节有限。但进口料随着对外贸易的开放和发展,活跃度将进一步提高,也意味着资金操作灵活性较大。如果资金投资因素对行情产生关键性影响,始发点将从进口料开始。2011年可能会形成风险偏大的波动性上涨走势。

聚丙烯市场由于新增产能集中投产,而需求增加跟不上供应增加速度,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供大于求局面,压制了价格快速上涨。2011年全球仍将面临通胀困扰,聚丙烯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油价格,而原油价格的走势仍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的走势。因此美元何时触底反弹成为决定大宗商品走势的关键。由于原油已经攀升至产油国和需求国都认为相对合理的价位,预计2011年的聚丙烯价格因原油支撑而走高的幅度要小于2010年。

与此同时,2011年新投产的大唐多伦、神华宁煤等聚丙烯装置的开车情况仍有不确定性,使得聚丙烯因供需情况导致溢价空间也存在变数。因此,2011年市场格局将是震荡上行局面。

苯类市场相对稳定

上半年纯苯、甲苯、二甲苯的走势仍呈现出窄幅盘整态势。一方面受通胀影响,亚洲外盘与原油的走势仍会在高位运行,对国内市场有较好的支撑。另一方面供应量在短期内会有上升,且一季度需求难放量,将一定程度上抑制涨幅。但下半年来自看,整体供需方面变化不大,供应量的上升,能够有相对应的下游需求进行消化。因此在排除掉其他外围因素的影响之后,国内纯苯、甲苯、二甲苯的走势仍能够保持大宗原料相对稳定的一个状态运行。

苯乙烯市场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危机过后的全球经济,尽管恢复的过程一波三折,但总体向好发展。美国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导致业内人士对2011年美元贬值、通胀的预期增强,从而原油可能维持高位徘徊,并由此带动大宗商品维持高位运行。从商家持货成本看,当前国内商家所接2010年12月和2011年1月船货成本价位基本在1300美元~1320美元CFR中国间。由此,综合各方面考虑,2011年度苯乙烯市场全年价位有望在万元以上运行,并突破2010年的市场高点。

醇类市场高频率波动

受国内聚酯产业高速增长的拉动,国内市场对乙二醇的消费量迅猛增长。据海关统计,2010年1-9月进口量为509.58万吨,比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36%。由此可见,2011年进口货物仍然是市场的主力军,市场主要力量还是在于港口的供需情况。另外国内外金融大坏境以及原油市场等风吹草动也势必影响乙二醇市场走势。从2010年前三季度看,经济数据不断增长,经济发展逐步加快的脚步仍是全球发展的主流。预计2011年全球走势依旧温和向好,2011年乙二醇市场会继续高频率波动为主。

2011年二乙二醇市场价格虽处于高端,但终端需求对高价抵触情绪较为明显,加之后期供应面将陆续跟上,下游需求将逐渐趋于淡季,供过于求局面也将显现。从高价二甘醇可以看得出,成交量萎缩明显,买家追高心态谨慎,基本随拿随用,且二甘醇和乙二醇差价明显,部分树脂工厂则选择替代品中和高成本,所以2011年市场在高成本和低需求的博弈中,难有突出表现,频繁震荡格局为主调。

2011年石化产品市场将是一个上升期,随着原油价格的盘整上升,石化价格也将震荡上行。但是随着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进一步促进,以及通货膨胀的上升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加之社会闲散资金的进入,使得2011年的石化市场将更加动荡,市场运作风险将大于2010年的石化市场。

通过对国家总体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及对 “十二五”规划的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准切的把握2011年经济形势、理解和解读政策、规避风险、寻找商机。介于诸多因素的支撑,2011年整个乙烯化工板块市场逐步趋于成熟,市场走势趋于合理和稳健,热点与亮点的纵横交替,博弈与僵持的点缀修饰,始终围绕平稳快发展、和谐高创新这个理念运行。

猜你喜欢
聚丙烯聚乙烯
聚乙烯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分析
2019年我国聚乙烯的进出口概况
等规聚丙烯增强β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结晶能力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功能型滚塑用聚乙烯材料的研究进展
废弃交联聚乙烯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聚丙烯成核剂的合成及表征
新型α-成核剂的制备及其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