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排球课阶段教学方法

2011-10-16 11:39贾智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排球分层阶段

贾智丰

(东北石油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浅谈高校排球课阶段教学方法

贾智丰

(东北石油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竞技、娱乐、健身于一体,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长久以来的传统教学方法占据主流,突出技能训练,但是,学生课外参与这一项目的人较少,我们力图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分阶段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着手,是排球课的效果最大化.

排球;教学方法

排球作为普通高校一项必设选修课程,由于其技术比较细腻复杂,往往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教学方法是教学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教学活动的直接方法论基础.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及实现程度,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决定着教学过程的质量与效益.关于教学方法,首先我们应该从参与者谈起,也就是学生自身,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运动技能水平、智力水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对排球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出现了差异.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同一时间内让所有学生的排球技术有所提高,身体得到锻炼,体质得到增强,终身体育的意识得到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在一学期的排球课中,就纵向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法.其次,在整个排球训练教学中,大致会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入门阶段),中间阶段(基本技能阶段),最后阶段(熟练阶段),我们认为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文献查阅法,我们结合近年来广大学者的不断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是在这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合,针对学生学习到每个阶段,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初始阶段,我们采用领会教学法,而在中间阶段的技能训练采用目标教学法,最后在熟练阶段,采用“串联技术”教学方法.

1 排球分层教学法

在现代高校体育运动中,排球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排球,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学习排球课,一方面壮大了我们的排球队伍,为排球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在同时,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排球训练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运动基础、理论掌握水平都处在不同的水平,这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题,如果按照统一的课程计划教学,势必会造成一种部分人“吃不了”,部分人“吃不饱”的局面,因此我们推荐,在初始阶段,我们应该全面了解这些参与者的基本情况.最后,为每个人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就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分层教学是在因材施教原则指导下针对学生差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具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等特点,是一种符合当前高校体育培养目标的有效教学模式.首先,在授课前,教师要根据适当的措施,适当的途径,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学生划归到不同的层次;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征求学生的意见;最后,对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应该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1].

石艳霞[2]在南阳理工学院关于分层教学在排球训练中应用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分层教学法比起一般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势.首学,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层教学法把拥有共同爱好,运动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划到同一区域,更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他们学习交流起来有更多的话题和相似性,积极性更高.其次,分层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制定相应计划,目标时,关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初始阶段,对于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从开始阶段就能够让学生认识这是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提供一种保障.但这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自己必须对授课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按照了解情况进行合理分层,同时要向学生明确分层教学的目的,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分层教学的作用.

2 领会教学法在排球教学初始阶段的应用

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重视排球技术的教学,从垫、传、扣技术练起,学生生硬盲目地完成动作,刻板、机械地进行技术和战术的学习.但是现在,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已经朝着终身体育为主体的方向发展.而普通高校排球教学大部分为一个学期,怎样在一个学期里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排球,喜欢排球、爱上排球,把它作为一项终身体育爱好来培养,因此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认真琢磨.我们认为在学生刚接触这门课时,我们应该把体育课的着眼点从传统的强调动作的发展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兴趣.

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是,领会教学法不是从基本技术教起,而是首先对学生进行战术意识的培养,并把战术意识的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全面观察把握时机及时应变的能力.领会教学法是在学生对比赛过程有所了解,并有所实践后,教师才视学生的能力及不同需要,引导教学进入技巧演示阶段,开始教授学生各种动作的要领和合理运用技术的诀窍,在学生学习了技术动作后,教师通过反复的、结合实践的练习和比赛来巩固,从而促使他们完成相应的、有质量的、有效果的动作最终达到比赛中运用自如的目的[3].

目前已有学者对领会教学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邢红林、李素玲等[4]人经过为期一个学年的对照研究,发现领会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充分适应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实现了对竞技项目的教材化.领会教学法把战术意识学习置于首位,而把技巧的学习排在其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很重要的一条是让刚开始学习排球的同学,没有因传统教学法所带来的技术教学难度大,反而让同学们有了准备,因此在以后的训练中更容易克服困难,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势.这位中期进行高强度技能训练提供了支持作用.

3 目标教学法在排球中期训练的运用

在排球教学的中期,我们认为此时是进行大量的基础技能训练的最佳时机.由于在初始阶段,我们采用了领会教学法,学员们已经掌握了以些基本的排球战术常识,对于排球也有了一定的兴趣,对于自己的目标也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此刻我们应该加强排球的基本技能训练,此时我们推荐的方法是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是在借鉴吸收掌握学习模式长处的基础上,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创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内涵.“目标教学”模式不仅包括教学过程的模式,还包括了教学设计、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模式,形成了一定完整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能否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教学目标的设置有着直接的联系[5].下面是目标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设计[6]:

邓国良[7]人在关于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中得出,目标教学较传统教学方法,这提高教学过程序列化程度,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是一条古老的教学原则,但是,由于没有形成内在的机制,这一原则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而目标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更具体的去实施自己的计划,达到自己所定下的目标,针对每一个小的目标,学生达到之后,再进行下一个练习,而不用大家一起学习同一个技术,这与前面的分层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要积极进行强化补救.

4 熟练阶段的中串连技术的运用

在排球教学的最后阶段,学员们往往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排球技术和战术意识,但是离真正熟练掌握排球这项运动还有一点距离.这时候,我们要加强基本技能和战术意识的结合训练,也就是我们要说明的串连技术.

排球串连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它是把单个的垫球、传球、扣球、拦网技术,根据排球技术特点和攻防转换规律进行组合,成为战术组成的基本单位.排球串连技术通过不断变换技术组合的形式和节奏,有效发挥了学生学习排球技术动力系统的调节功能,促进了学生单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用,培养了学生战术配合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战术意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串联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配合和对抗两种类型.隔网两边的技术串连练习属于对抗性的串连形式,如扣拦串连;扣防串连;三对三连续抛球扣拦串连练习;教师随意抛球,获球一方组织战术进攻,另一方则拦网防守等而接同伴的各种来球则属于配合的串连形式,比如:三人或多人一组进行的纵向跑动传球或垫球;两人或三人一组打、垫、传练习;一传二传串连;二传扣球串连等[8].

通过串连技术的训练,同学们能更熟练、灵活的掌握基本技能,又能结合自己在战术意识.学生“用脑打球”,同时强调技术运用合理性及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是自己的排球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

为使现代高校排球教学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特征与趋势,改革延袭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新型教法模式,使排球教学过程逐步实现最优化是当前人们追求的热点问题.我们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改革传统教法,以探讨和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体系.当然仅仅做到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远远不够的[9].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探讨教法改革的新路子势在必行.

〔1〕〔2〕石艳霞.“分层教学”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实验[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4):126-128.

〔3〕〔4〕邢红林,李素玲等.领会教学法在高校排球专项课中运用的实验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1(3):67-69.

〔5〕〔7〕邓国良.“目标教学”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淮阴工学学报,2002,11(4):39-40.

〔6〕周生灵.目标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设计步骤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1):125-128.

〔8〕杨桦,李刚,等.串连技术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82-183.

〔9〕佘敏克.排球教学训练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6):40-42.

G807

A

1673-260X(2011)03-0131-02

猜你喜欢
排球分层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